柳青精選集

《柳青精選集》,作者:柳青 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於2006年出版,“世紀文學60家”書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紀華文創作的精華,展示具有經典意義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適於典藏的精品書目。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柳青精選集

《創業史》是柳青小說創作所達到的最高成就,也是他個人創作生涯的終結。正是這部作品,決定了上一世紀他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流作家的地位。當時的長篇小說,在文壇上有“三‘紅’一‘創’”之說,“三紅”指《紅岩》、《紅日》、《紅旗譜》;“一‘創’”則指《創業史》。四部長篇,各有特色,各見短長,但綜合看,《創業史》成就最高。因此,柳青不僅是陝西最有影響的作家,而且也是全國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

“世紀文學60家”書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紀華文創作的精華,展示具有經典意義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適於典藏的精品書目。她凝聚了數十位專家的心血,寄託著數以萬計的熱愛中國現當代文學讀者的殷切希望。我們期望她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淘洗,像那些支持這項事業的朋友們所祝願的那樣:“世紀文學60家”將作為各大圖書館的館藏經典,高等學校文科考生和文學愛好者的必讀書目為世人所矚目。

作者簡介

柳青,(1916-1978),原名劉蘊華,陝西吳堡人。1936年發表處女作《待車》。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創業史》(第一部)。主要作品還用長篇小說《種穀記》、《鋼牆鐵壁》,散文特寫集《皇甫村的三年》等。

目錄

流派開山之作

創業史

題敘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下卷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一部的結局

創作要目

書摘

一九二九年,就是陝西飢餓史上有名的民國十八年。陰曆十月間,下了第一場雪。這時,從渭北高原漫下來拖兒帶女的饑民,已經充滿了下堡村的街道。村裡的廟宇、祠堂、碾房、磨棚,全被那些操著外鄉口音的逃難者,不分男女塞滿了。

雪後的幾天,下堡村的人,每天早晨都帶著鑊頭和鐵鍬,去掩埋夜間倒斃在路上的無名屍首。

莊稼人啊!在那個年頭遇到災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樣,哪裡有一點抵抗的能力呢?

這下堡村倒好!在渭河以南,是沿著秦嶺山腳幾百里產稻區的一個村莊。

面對著黑壓壓的終南山,下堡村坐落在黃土高原的崖底下。大約八百戶人家的草棚和瓦房,節節排排地擺在四季綠水的湯河北岸上。住在那些草棚和瓦房裡的莊稼人,從北原上的旱地里,也沒撈到什麼收穫。不過,他們夏天在湯河南岸的稻地里,收割過青稞;秋天,他們又從湯河上上下下的許多獨木橋上,一擔一擔挑過來沉甸甸的稻捆子。人們說:就是這點收成,吸引來無數的受難者。

每天從早到晚,衣衫襤褸的饑民們,凍得縮著肩膀,守候在莊稼院的街門口。

他們不知在什麼地方路旁折下來樹枝,挾在胳膊底下,防著惡狗。他們訴述著大體上類似的不幸,哀告救命。有的說著說著,大滴大滴的熱淚,就從那枯黃的瘦臉上滾下來了,尋問:有願意收養小孩的人嗎?這情景,看了令人心酸。多少人,一見他們就躲開走了。聽了那些話,莊稼人難受地回到家裡,怎么能吃得下去飯呢?

但是前佃戶、湯河南岸稻地里的梁三,為人特別心硬。他見天從早到晚,手裡捏著只有一巴掌長、買不起嘴子的煙鍋,在饑民里找人似的滿村奔跑。這梁三,四十歲上下,高大漢子,穿著多年沒拆洗過的棉襖,袖口上,吊著破布條和爛棉花絮子。他頭上包的一塊頭巾,那個骯髒,也像從煤灰里揀出來的。外表雖然這樣,人們從他走步的帶勁和行動的敏捷上,一眼就可看出:那強壯的體魄里,蘊藏著充沛的精力。下堡村的人對梁三在饑民群里鑽來鑽去,越來越發生了懷疑。

幾天以後,人們終於看出梁三活動的規律了:他總是緊追著饑民裡頭帶小孩的或不帶小孩的中年婦女跑。有人推測:熬光棍熬急了的梁三,恐怕要做出缺德的事情吧?但是,梁三不管旁人怎樣看,他只管他一本正經地聽著逃荒女人們在莊稼院門口訴述不幸,並且在腦子裡思量著那些話,獨自點著頭,顯得異常認真、嚴肅。

有一天,梁三從湯河南岸過來時,競變成了另一個人:剃了頭,颳了有胡楂的臉;在他的頭上,他哥梁大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