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名片
該村建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當時由常姓一家從山西遷來,看到溝水潺潺,溝旁柳樹成行,遂安家於此,故取名為柳行溝。柳行溝村早期有11姓人家,分別是常、孟、亓、孫、王、李、楊、汪、鄧、畢。常姓人口居多。現汪姓,鄧姓已無後人。
行政區劃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方下保·柳行溝。”1948年劃為魯西區。1954年成立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隸屬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稱辦事處。1985年11月撤處建鎮至今,柳行溝村隸屬方下鎮。
發展歷史
革命戰爭時期,柳行溝村是中共組織活動的重要地點。1931年村里一些人秘密參加革命活動。1933年村民孫啟明、常鳳舞等人先後加入黨組織。柳行溝村在縣農會的幫助下成立了萊蕪十區區農會,會址設在柳行溝村。村民孫立英為幹事長,常殿明、常鳳舞為幹事。
是年,中共柳行溝村黨支部誕生,常鳳舞任書記。
1938年村人孟憲章由縣委委員孫啟明介紹參加了革命。而後他被縣委黨組織派往延安抗大學習。
是年9月,區委根據縣委“建立地方武裝,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指示,從各村選拔政治可靠,精明強幹的青壯年百人建立區中隊。柳行溝村人孫啟明之子孫子紹任指導員。
1939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三日拂曉,100多名日偽軍包圍了柳行溝村,將本村500多人趕到了村中場上,追查八路軍和縣委工作人員孫啟明。柳行溝人不屈不撓,守口如瓶。敵人陰謀未逞,放火燒了孫啟明家的10餘間房屋,捕去了13名百姓,後保釋回來。
1940年1月,二區青救團配合縣獨立營,在柳行溝村東南伏擊泰安開往萊蕪的汽車。激戰半小時,日冠被迫退回泰安。在這次大伏擊戰中,青救團員劉學賢、王化勝等4名同志壯烈犧牲。由於革命者的帶動和影響,柳行溝村人的革命積極性很高,鬥地主,分田分地,打鬼子,堅壁清野,異常活躍。
1946年“大動參”前後,村里約有40餘人當兵奔戰場,8人為國捐軀,被追認為烈士。
1949年新中國誕生,人民從此安居樂業。村長常鳳來帶領全村人在寒天雪地的日子裡建成了柳行溝村有史以來第一個大水壩。
村人雖多精於耕作,但亦不乏有小手工作坊,有這樣一首歌謠:“柳行溝南北長,家家戶戶開紙坊。”這首歌謠一直傳到20世紀60年代末,足見當時草紙製造業的興盛。
柳行溝村還以條編加工而聞名。造紙業一消失隨之出現了條編。有人利用晚上編幾個果筐,換點油鹽。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的富民政策喚起了勤勞的柳行溝人,他們紛紛行動起來,每到紫穗槐條子收割時節,人們便四處奔忙,搞條編生意,更加紅火。
柳行溝人在“農業學大寨”的號召下,掀起了轟轟烈烈地深翻整平土地的高潮。丘陵變平原,層層梯田,土細如面,地平如鏡,里凹外凸倒流水,農業生產有了飛速發展。
柳行溝村人回響“以農為主,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偉大號召,在村東南墓地建起了約60畝的蘋果園。大隊部建立副業,有鑄造、麵粉房。後又購置了三台水磨石機,建立了水磨石廠。購置50拖拉機一台,用以耕地、運輸,經濟蓬勃發展。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里實行了承包責任制。做到了人盡其才,地盡其力,從而解決了溫飽問題。1996年黃淮海開發工程活動,柳行溝村民在村支部的帶動下,用三年時間,把村莊土地建成了田成方、樹成網、溝暢通、路平坦、旱能灌、澇能排、穩產、高產、高標準的開發田。是年,被省委人事廳命名為村鎮建設“明星村”。
1998年村里投資10萬餘萬元,購置了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大型玉米聯合收割機、秸桿還田機、50馬力拖拉機、犁鏵、深耕離合合墒器和犁底施肥器各1部。莊稼收穫季節,派出收割機、拖拉機到各縣幫助收割、耕耙。是年,該村被省機械廳命名為“西進東征”先進單位。
1998年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話村之-;2000年獲得“全國計畫生育獎”;2001年由山東省民政廳授予山東省“模範村民委員會”。
柳行溝村人向來重視教育,崇尚文明。民國年間建立私塾1處,1944年村立國小1處。解放後,村人在村廟裡重立學校。1976年拆除了殿廟,利用其磚石瓦塊和木材,修建了柳行溝聯中。1997年村人制定了教學獎勵措施,對村校教師所教學科成績名列鎮前十名者獎勵200元現金。是年,村投資8000餘元建起了“區級規範化幼稚園”。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村共100餘人考上了各類大中專院校。
柳行溝村人的文化生活十分豐富。入社以來,村里辦識字班、夜校,同時出錢捐物,購置戲裝、樂器,組成20餘人的莊戶小戲班,曾演過《穆桂英掛師》、《牆頭記》等,深受鄉人喜愛的戲劇。每逢演出,四鄰八鄉扶老攜幼趕來看戲。
今天的柳行溝村,各行各業興盛,道路四通八達,村民安居樂業。柳行溝村正昂首闊步,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人文自然
柳行溝村地處丘陵,南低北高。村西有一條南北向大溝,跨溝有兩座石橋,沿溝兩旁樹木茂密成蔭。有座石橋,據碑文記載,建於明朝末年,距今約300年之多,橋名為“太平橋”。今天雖然橋上的裝飾物已消失殆盡,但橋身依舊堅固。橋東側偏北有一口古井,據說約有300年了。井水清澈透底,香甜可口。且水位極淺,伸手可取,無論多么乾旱,水位從不下降。井的西側曾立有石碑,刻有“重修太平橋”字樣,這次重修約在清康熙年間。石碑在1957年被洪水捲走。沿橋東行200米即是觀音廟。觀音廟約建於明末,清同治年間重修。廟高15米左右。寬8米左右,長10米左右。正殿四梁八柱,前後出廈。二檐一脊,排山掛角,檐梢上飾有哈巴狗、張口獸。殿前是二龍戲珠磚疊成,其後面相對有“致公廟”和“龍王廟”。觀音廟正西10米處是“關帝廟”。其框架與觀音廟相似。距今約200餘年了。關帝廟西南約5米處是土地廟,現除了觀音廟上的許多石塊和個別窗戶外,其它都已毀壞。柳行溝村北建有容約13萬方水的三連壩,壩水清澈透明。村里自1984年實施村莊規劃以來,街道筆直,四通八達。房屋沿街一線,高低相等。田園道路,路路相通。路旁銀杏樹、國槐樹、綠樹成蔭,田園、村莊一體化。
柳行溝村人傑地靈。清同治年間亓書麟考取庠生,被譽為文秀才,清末孫廷芳考取武秀才。清同治年間,萊蕪知縣向村人孟繼曾贈匾一面,題詞是“忠心篤敬”。當時他為四鄰八鄉的人們排過憂解過難。因而聲望很高,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