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大少爺靠祖傳家產過活,揮霍浪費,追求新奇玩意兒,最後上當受騙,差點兒連家也保不住,幸虧他的朋友們幫他奪了回來。因為作者對動物的生態十分熟悉,因此童話中的鼴鼠、河鼠、癩蛤蟆等等角色寫得既是“人”又是“動物”,河鼠的善良、助人為樂;鼴鼠的溫順憨厚;獾的慈祥和藹以及癩蛤蟆的魯莽、愚蠢卻又坦率、慷慨,都在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歲喪母,隨後喪父,幾兄弟都由親戚收養。中學畢業後,他沒有錢繼續讀大學,20歲進英格蘭銀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銀行里被一瘋漢用槍擊傷而退休。他喜歡自然和文學,業餘研究動物和寫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氣的作家。在他的獨生兒子AIastair六歲時,他為兒子編講故事,兒子聽得入了迷,暑假也不肯到外地去過,他只好答套用寫信的方式把故事繼續寫給他看。1907年他寫給兒子的一紮信,就是這部《柳林風聲》的基礎。
格雷厄姆的這本書,曾經引起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注意,他曾寫信告訴作者,他把《柳林風聲》一口氣讀了3遍。格雷厄姆酷愛大自然,在他的筆下,對自然的描寫及其流暢、豐富。《柳林風聲》在1908年出版,被譽為英國散文體作品的典範。1920年AIastalr死了。1932年,肯尼斯·格雷厄姆去世。除《柳林風聲》外,他還留下兩本書:《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1895)和《做夢的日子》(Dream Days,1898),深為英美不同年齡的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