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剛

查道剛

查道剛,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2002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熟練掌握心血管內科急重症救治技術,專長於冠心病、高血壓病的診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性別:男

查道剛 查道剛

出生年月:1967年8月專業技術職務: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專業:內科學(心血管病)

導師層次:碩士生導師

導師類別:學術型 專業學位型

最後學歷:2002年,第一軍醫大學,心血管病學博士學位

醫療特長 專長於冠心病、高血壓病的診治。

學術任職 《臨床超聲醫學雜誌》編委

教育科研

科研情況

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的對比超聲研究”,處國內領先水平。《臨床超聲醫學雜誌》編委。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參與國家、軍隊及廣東省醫學課題研究10餘項,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20餘篇。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

代表論文

1、聲學造影診斷無血流限制性冠脈狹窄的新方法,2004年,中國超聲醫學雜誌

2、聚氧化乙烯對大鼠腹主動脈血流量及下肢循環阻力的影響(通訊作者),2009年,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3、套用速度向量成像及定量組織速度成像技術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臨床研究(通訊作者),2009年,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學術簡介

一、心肌聲學造影的方法學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肌內微血管對冠狀循環的影響在心肌的血供中起重要作用。冠狀微循環是冠心病研究領域的熱點課題。聲學造影(又稱對比超聲)是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影像新技術。其原理是經周圍靜脈注入含有微氣泡的聲學造影劑,由於微氣泡通過組織時完全保持在血管內,微泡的大小及變形性與紅細胞相當,可視作紅細胞流動的示蹤劑,從而可以實現在跳動的心臟上評價冠脈微循環。本人長期從事心肌聲學造影的方法學研究,處國內領先水平。成功開發了兩代左心聲學造影劑,相關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有效地推動了國內心肌聲學造影的進展。今後,利用聲學造影技術進一步開展冠心病的病理生理現象研究仍有重要意義。

二、對比超聲分子靶向研究:靶向性超聲微泡技術是依靠微泡表面固有的特性或通過對微泡進行特殊處理,使微泡能滯留在特殊的組織和器官的一種新技術。在組織和器官“炎症”、血栓形成、血管新生、器官移植和腫瘤等諸多方面,超聲分子成像均展示了一些十分誘人的前景。本人承擔並完成了有關超聲分子成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聲學造影在炎症診斷中的套用基礎研究”,參與國家“863”課題“靶向超聲微泡的研發”,成功構建了靶向超聲造影劑。2009-2010年在美國OHSU大學進行血管新生與炎症關係的分子成像研究。相關研究處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