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查理·金斯萊Charles Kingsley(1819~1875)是19世紀英國作家、詩人。他的童年大半在英國西部沿岸的漁村度過。1843年以優等成績畢業於劍橋大學。畢業後當了牧師,曾參與發起基督教社會主義改革運動,後任劍橋大學現代史教授。他寫了多部揭露英國小工場中殘酷剝削工人的小說。
生平
查爾斯主要是在德文郡的赫爾斯頓中學受的教育。童年時他就養成了困擾了他一生的口吃病。1838年,他到了劍橋,把很多時間都花在划船、打獵、釣魚、拳擊上,過著放蕩的生活。最後他想成為一名基督徒的決心使他摒棄了這種生活。在劍橋,他在古典文學的榮譽學位的考試中得了第一,數學得了第二。金斯萊後來當了教區長,並一直留在那裡。金斯萊避開了牛津運動和福音派教徒,而採納了F·D·莫利斯提倡的神學。莫利斯認為人是按上帝的印象創造出來的,只要人願意,他就可以做到符合上帝的印象。金斯萊和莫利斯圈子裡的人專心致力於改進社會環境,以致得了個綽號叫“強壯的基督徒”。金斯萊厭惡這樣的稱號,寧願稱自己是“好戰的基督徒”。金斯萊和托馬斯·休斯一群人一起創辦了一份雜誌《民眾政治》。他以帕森·洛特的名字給雜誌投稿。同時,在他自己的教區里,查爾斯竭力為窮人提供教育,關心窮人幸福。他最早的兩本小說《酵母》(Yeast,1848)。《奧爾頓·洛克》(Alton Locke,1850)描述了貧窮等社會弊病。
這些作品奠定了他的文學家的地位。以後一段時間裡,他一心寫詩歌,並開始了有關自然歷史的創作。《海濱奇觀》(The Wanders of the Shore,1855)由他和孩子們一起去托貝海濱渡假而產生靈感,生動描繪了目光敏銳的觀察家在岩石灘上和近水海域所觀察到的一切。《海濱奇觀》顯然是寫給成年人看的,但卻深受維多利亞時代兒童的喜愛。
同年,金斯萊又發表了《西去!》(WestwardHo!)。這是一部以伊莉莎白時代為背景的歷險小說。他創作這部小說的原因,部分是為了表示他對克里米亞戰爭的熱情支持。不僅成年人而且兒童都饒有興趣地閱讀這部小說。1856年,他第一部專為兒童撰寫的《古希臘英雄們》(The Heroes)出版,這是一部為家人創作的複述希臘神話的故事集。
1860年,金斯萊被授予牛津大學的欽定教授,部分是由於阿爾伯特親王的影響。他當過皇家牧師,經常出入於溫莎王家。當他還是劍橋大學的學生時,金斯萊就曾給威爾斯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七世)當過家庭教師,並一直保持友好關係。正是在這段時間,他著手寫下了《水孩子》,作品於1863年出版。
金斯萊最後較重要的長篇小說是《痕跡》(Hereward the Wake)。敘述了11世紀的被放逐者和反叛者抵抗諾曼第人的故事,於1865年出版,深受兒童的喜愛。金斯萊的最後一部兒童作品《豪太太和懷女士》(Madam How and Lady Why,1870)敘說的是一些神學原理;“豪太太”指大自然,“懷女士”是她的女教師,解釋了自然現象發生的原因。1869年金斯萊成為切斯特教區的牧師會會員,1873年又被選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牧師會會員。應朋友特立尼達總督的邀請,金斯萊訪問了西印度群島。1874年又訪問了美國,發表了演說,被視為貴賓。但他的健康狀況九年來一直不佳,由於這次旅行,他的病情惡化,回到埃弗斯利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