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1929-2008),美國社會學家、政治學家,1958年在哈佛
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集體行為的歷史和動力、城市化的過程和民族國家的形成。一生出版了51部學術著作,發表了600多篇論文。曾任教於德拉瓦大學、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貢獻
蒂利早年的研究集中於歐洲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蒂利的研究結論指出,民族國家這種形式之所以最終勝過所有其他國家組織形式,根本在於民族國家能夠有效的汲取、動員國家內的各項資源,保證其在國家間的競爭(絕大多數時間是以戰爭的形式競爭)中獲勝或至少不被徹底打敗。
與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同時進行的,是傳統國家向現代國家的轉型。蒂利發現,傳統國家為了應對戰爭所進行的準備工作,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並進而促使傳統國家從封建化的間接統治轉向中央集權化的直接統治。一方面,戰爭促使國家對內的權力擴張,其目的在於擴大國家的資源汲取和動員能力,於是對此更為有效的直接統治成為國家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國家在汲取社會資源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與社會發生著結構性的衝突。與國家的中央集權化相對應,內部社會各個階層也通過向抗議性的集體行動和與統治者的討價還價,重新締結著社會契約,並由此催生了普選權等現代公民權利的雛形。
以現代民族國家的研究為切入點,蒂利敏銳的注意到現代國家形成過程中抗議政治的重大意義。傳統的涂爾幹社會學將騷亂、罷工、起義和革命等非制度化的抗議政治歸結為社會失范,並試圖將此類社會現象解釋為社會的瓦解。蒂利的理論徹底扭轉了涂爾幹社會學對抗議政治中組織和動員等集體行動邏輯的漠視和敷衍解釋。蒂利的研究表明,是組織的瓦解而非社會的瓦解,促進了罷工等集體行動的出現。進而,蒂利認為以組織和動員為核心的集體行動,與制度化的非抗議政治同樣是推動結構變遷的主要動力之一。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蒂利重構了法國大革命與英國憲政道路的非制度政治的一面。在中國最近十幾年的知識語境中,法國大革命代表著革命烏托邦的血腥和進一步退兩步式的專制復辟,而英國的憲政道路則代表著一條相對平和、穩健的漸進式路徑。但在還原了法國道路和英國道路的歷史情境後,蒂利的研究則表明,法國大革命留給法國國家的不僅僅是雅閣賓式的血腥和拿破崙的篡權,還有中央集權的行政管理體制、選舉和代議制等一系列以公民權為基礎的直接統治方式。從而一掃路易王朝時代的封建弊病,為法國搭好了現代民族國家的框架。同樣的,英國看似擯棄了暴力革命的發展路徑其實遠非一路坦途。雖然光榮革命奠定了英國資產階級議會制的基礎,社會卻依舊存在著持久“權利鬥爭”。這種鬥爭導致了19世紀英國歷史上最令人動容的工人階級運動史,英國的工人階級通過集會、遊行等抗議政治的典型方式,最終促成了英國普選權的擴大和工黨的壯大,成為歐洲社會民主運動的先驅。
蒂利在歷史社會學領域別具一格的研究,改變了傳統社會學對抗議政治的偏見,更重要的是,蒂利指出了抗議政治背後對制度化政治的促進和社會變遷的巨大推動力。回顧過去三十年來社會運動網路藉全球化之力的迅速擴展,非民主國家的民主轉型和鞏固過程中,以非暴力政治為基調的抗議政治幾乎成為左右一國轉型的決定性力量。蒂利對抗議政治豐富的研究成果,就更值得後來者懷念和關注。
著作
社會運動,1768—2004(美)查爾斯·蒂利 / 胡位鈞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年1月
歐洲的抗爭與民主 Contention and democracy in Europe(美)查爾斯·蒂利 / 陳周旺 /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8年7月 /
民主(美)蒂利(Tilly,C.) / 魏洪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06 /
身份、邊界與社會聯繫 [美]查爾斯·蒂利 / 謝岳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8 /
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美]查爾斯·蒂利 / 魏洪鐘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7-05-01 /
信任與統治 (美) 蒂利 / 胡位鈞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0-06 /
集體暴力的政治(美)查爾斯·蒂利 / 謝岳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逝世
2008年4月29日,美國歷史社會學家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因淋巴癌病逝於紐約布朗克斯,享年78歲。而半個月前,蒂利因其在“社會運動、抗議政治以及現代國家”方面的開創性貢獻,獲得了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頒發的第二屆艾伯特·赫希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