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柔術起源於公元2000年前古老的印度,通過中國進入日本,在那裡古代的武士們將它發揚光大,創造出“柔術”,意為“以柔克剛”之術。一種傳說是:在垂仁天皇時期,野見宿彌和當麻蹴速二人進行了一次有名的格鬥。他們的格鬥是用搏擊和角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此後,一些人總結了格鬥中搏擊方面的經驗,發展成為柔術,進而演變成為柔道這種體育運動形式。另一種說法是:柔術起源於中國唐代拳術,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體術、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競技項目的總稱。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學過武術的陳元斌於十七世紀上半葉東渡日本,在江戶城南國正寺,傳授中國武術,致使柔術在日本廣泛開展起來。
歷史由來
最早對柔術的定義出現在日本的古籍《拳法秘書》中: 今世所謂之柔術也,於《武備志》中稱之為手搏。在日本開始有此事,是近世有陳元斌者,來中國寓居江戶淺府的國正寺,另有浪人福野七郎右術門、磯貝次郎左門、三浦與次右衛門者,同寓居該寺住在一起。元斌說:大明有擒人之術,我雖不懂此術,然常見之。上述三浪人聞其術,便自己鑽研磨練,後便能善其術。盡柔之和語始於上述三人傳之四方。
此術之理是持之以柔,不與對手爭先,不急於求勝。要修虛靜之心,見物不妄動,遇事在沉著冷靜而不浮躁。能做到沉著,則需要用調息法。
國昌寺文書中也有關柔術的歷史記錄,陳元斌於日本寬永三年至四年(1626-1627)居於江戶西久保國昌寺。在該寺文書舊記錄中,記載了陳元斌當時傳授柔術的經過。後國昌寺遭火滅,很多文稿手跡均被焚,劫後留存有關柔術舊記錄。
《拳法秘書》將元斌拳法同道家哲學結合,使其系統理論化,從而構成獨特而鮮明的“拳道”思想體系(陰柔之氣)之道家拳法。這在具有傳統“禪儒”思想“禪武”天下(陽剛之氣)的江戶時代,是劃時代的革命理論。
《拳法秘書》的“拳道”系統理論,在當時東亞漢字文化圈的武文化中,亦是位列前茅的。即使在清代早期,拳法的文字理論化,亦要到十八世紀七十年代。
大明擒人之術衍生的柔術,其取名最可能來自東亞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兵書《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強調要“活著(捉)朝天,而其柔也”。“活捉”就星擒之意,“朝天”就是摔跌之意,“柔”就緊柔制剛之意也。
以柔制剛只是戰術性技法,而《拳法秘書》的“持之以柔”,則緊規律性的柔之“道”,去指導以柔制剛的“術”。因此,《拳法秘書》很可能是在陳元斌的《老子經通考》出書之後寫成,因為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是尊儒抑道,陳氏之書特為日本人了解老子思想而作。
根據日本佚名作者的《拳法秘書》中,提到“近世有陳元斌”,史料登實應是德川家光時期(寬永三年五月入謁家光),而提到“今世所謂柔術”,則是德川家綱時期。著書的年月可能在陳氏的《老子經通考》成書(1670)之後和日本哲學大師貝原益軒的《和事始》(1683)引用《拳法秘書》之前,推斷似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大約早於清代乾隆年間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一個世紀。
流派發展
在柔術的流派中, 據記載,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年)六月創始的竹內流派;接著在豐臣末期(約1590年)興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時代(1623年)以後,又出現了夢想流派、制剛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當流派、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1886年,一場比賽中,柔術門派獲得了重大的勝利,從而帶來了它的決定性發展。它成為了日本體育課程的一部分,而且從那裡傳播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到了1902年,法國憲兵們在他們巴黎的訓練學院中學習柔道。然而又花費了幾乎半個世紀,柔道才進入到國際競賽中。現代柔道由於追求的是以一本制勝的凌厲的摔倒效果,因此側重於摔和投,對於地面戰,關節技和各種纏鬥鎖製法並不重視。
此後,柔術流傳到巴西形成了巴西柔術。巴西柔術是從實戰中發展起來的技術,強調有效的擊倒並控制對手,特彆強調寢技。它的所有技術核心都是基於“槓桿原理”,而不是力量。像拳擊和散打等用拳和腿的技術,力量大會占很大的優勢,但在柔術這種地面技術中,在倒地後則很難發揮力量優勢來制服對手。在實戰中,巴西柔術是一種非常著名的格鬥技巧,同時也是一種十分年輕的格鬥技巧。自從在1993年第一次終極格鬥大賽(UFC)上,巴西柔術家族的霍易斯.格雷西獲得冠軍,巴西柔術才開始引起世人的關注。(終極格鬥大賽,是使不同門派的武術家進行無限制規則的比賽。)在比賽中,儘管霍易斯.格雷西體重最輕,他還是接著又贏得了三次終極格鬥大賽的冠軍,並且是在終極格鬥大賽歷史上惟一一位在一晚上連續贏得四場比賽的選手。
柔術姿勢
柔術首重姿勢,無姿勢則如傀儡之登場。雖亦布亦趨,旅進旅退,索然無復生氣矣。是故百會提則頭挺,牙關起而項強,耳聽八方,眼光四射。兩肩墜而心胸守,十趾翹則足力生。步武注重後枝,運功先提五肚(月斗),
卸大椎以通中氣,兜前足以故膀胱。小腹須防,尾閭務夾。此則全身之姿勢,習柔術者不可不知也。至若舉重若輕,膽前在後,安如磐石,矯若游龍,出沒無端,隨機應變。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神而明知存乎其人矣。
柔術運用
人身兩手足而已,然善運用者則通身皆手眼矣。習柔術者,平居手舞足蹈習與性成,大敵在前,無不以一當十,縱橫跳耀,不可捉摸,此其故何,知運用之法,約為四端。
一、以靜待動夫動則氣浮,靜則神定。以靜待動,彼則竭而我盈,所謂先發制人,未有不反為人所制也。
二、以柔濟剛災炎者滅,燒匕者缺。齒以剛折,舌以柔存。彼身可合圍,力能扛鼎,而我一挑半剔已挫折有餘矣。
三、以速御遲秦中逐鹿,捷足先得,況兩雄相角,勝負轉瞬間乎。惟電閃風行,靜如處女,出如脫兔,是非笨伯所能當也。
四、以虛擊實將欲取之,必姑與之。欲將與之,必姑棄之。出不急以攻無備,此柔術不二法門也。虛與委蛇,俾應接不暇,而吾技進矣。夫柔術錯綜變化,自非筆墨所能形容,而能動中機宜,箭無虛發吾知其必有合也。
姿勢
1、足部姿勢
(1)足部大約相距二尺為步。直馬、弓箭步、丁八步、角馬、寄足馬、丁字馬、平馬、八字步、橫塌馬、反弓馬者隨技手之變通焉。
(2)位置之大小,如人行步前足兜,是為直馬、丁八馬。再退一足位為角馬、丁字步。又退平是為八字馬或橫馬。
(3)直進步提前足跨一步,同時後足進立如弓箭步。前足力四分,後足力八分。
(4)直退步提後足退一步,同時前足退立如弓箭馬。前足力三分,後足力七分。
(5)踏足步提後足跨前一步,同時兩足兜轉丁八馬,如弓箭步。
(6)退足步提前足退後一步,同時兩足如前法。
(7)平馬步提前足退平,向左向右隨技手之變法。
(8)換馬步提前足收平如立正,同時後足跨出如寄足步。
(9)翻轉步如右足在前,移位於左角一步,同時左轉翻後。左足在前移位於右角一步,同時右轉翻前,右足在前閃角向左畔,踏角翻右畔,再閃角向前,收左足立正。
(10)寄足步丁字馬。前足力三分,後足力七分。兩股吞平前足寄。
(11)弓箭步八字馬。前足力四分,後足力六分。兩股吞平前足兜。如反弓馬者,前後之力對反而。
(12)踏轉步如右足在前,踏左足一步,同時右轉翻後。
(13)踏轉步如右足在前,盤踏向後,跨左足動作。在盤踏左足向前,夸右足動作,即踏馬步。
(14)疊進步如右足在前,跨左足一步,同時跨右足動作,即雙進。
(15)疊退步如右足在前,退後一步,同時退右足動作,即雙退。
(16)走馬步跨左角一步,同時跨右角,向右動作。
(17)鉤角法:提右足鉤人前足,直退鉤之令仆。如敵人先鉤於我者,同時跨後足一步擋之。
(18)榻腳法:提右足榻人右足後,並擋以倒之。
(19)掃腿法:提右足掃人前足,使猝不及防。
(20)拔腿法即截腳,提左足拔人右足後,並雙批之。
2、閃屈姿勢
(1)躂腳法:全身坐力在後足,提前足吊至膀胱下,躂出與臍平。
(2)駿腳法:提前足,駿躂敵人之膝蓋或足後。
(3)閃身屈觀來勢正銳,閃左右以避其鋒。
(4)力士擋用右手栓人足膝,左手並擋之。
(5)屈馬擋即落地折筍,進屈右足擋人膝蓋,左手掀之。
(6)雙擒屈向左屈之,左手擒人之右手,同時右手鉤人足後。
(7)開弓屈退左右足屈之,以避敵人飛躂也。
(8)坐蓮屈退左足榻坐後,呈轉雙扭躂,即坐禪步。
(9)穿腳法即海底針,提左足穿人股下,並盤左轉向後,裟鞭。
(10)倒剪法提左足躂人股下並倒左側盤剪,反剪鉤躂。
(11)屈馬駿即向天獅,進右足屈之而駿敵人右擊手。屈馬擒者,進右足左手擒上,右手扭人之膝令仆。
(12)指地屈,如敵人用足穿我股下,同時壓之,即蟾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