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青黴病和綠霉病

柑橘青黴病和綠霉病

綠霉病中央出現赤霉病柑桔青、綠霉病的症狀基本相同,都只能為害果實,引起果腐。 腐爛的速度較慢,在17-21℃下,全果腐爛要半個月,不粘包果紙,有一股發霉氣味。 在貯藏庫中,青黴菌侵入果皮後,能分泌一種揮發性物質,將健果果皮損傷,引起接觸傳染。

為害症狀

青黴菌和綠黴菌侵染柑橘果實後,都先出現柔軟,褐色,水漬狀,略凹陷皺縮的圓形病斑。2~3天后,病部長出白色霉層,隨後在其中部產生青色或綠色粉狀霉層(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在病斑周圍仍有一圈白色霉層帶,病健交界處仍為水漬狀環紋。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深入果肉,終致全果腐爛。乾燥時則成僵果。

綠霉病中央出現赤霉病綠霉病中央出現赤霉病

症狀表現

柑桔青、綠霉病的症狀基本相同,都只能為害果實,引起果腐。受害果實初期為水漬狀軟腐,病部組織濕潤柔軟,用手指按壓病部果皮容易破裂。2-3日後病部產生白色霉狀物,隨後在白色霉狀物中部產生青色或藍綠色粉狀物。以後病部不斷擴大,致全果腐爛,腐爛部分深入果肉內部。但兩病的症狀也有些不同,區別如下:青黴病產生的粉狀物藍色,白色霉狀物很窄,僅1-2毫米。腐爛的速度較慢,在17-21℃下,全果腐爛要半個月,不粘包果紙,有一股發霉氣味。 綠霉病產生的粉狀物藍綠色,白色霉狀物帶較寬,約8-18毫米,腐爛速度較快,在17-21℃下全果腐爛約要一星期,緊粘包果紙,有芬香氣味。

為害症狀為害症狀

病原形態特徵

青黴病的病原為義大利青黴(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分生孢子梗無色,頂端有2-5個分枝,呈掃帚狀。綠霉病的病原為指狀青黴(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分生孢子梗無色,頂端有1-2個分枝。均屬於半知菌亞門。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青黴菌和綠黴菌分布很廣,常腐生在各種有機物上。可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氣流或接觸傳播,由傷口侵入,引起腐爛,並不斷蔓延。發病的最適溫度為18~27℃,最適濕度為95%~98%。在採摘和貯運過程中損傷果皮,或採摘時果實已過度成熟,均易發病。

發生規律

此病主要為害柑桔果實;青黴菌及綠黴菌可以在各種有機物質上營腐生生長,並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擴散到空氣中,靠氣流傳播,病菌萌發後必須通過果皮上的傷口才能侵入危害,引起果腐。以後在病部又能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在貯藏庫中,青黴菌侵入果皮後,能分泌一種揮發性物質,將健果果皮損傷,引起接觸傳染。
綠霉病菌對溫度的要求比青黴菌略高,所以柑桔在貯藏初期多發生青黴病。到貯藏後期,庫內溫度增高,綠霉病則發生較多。

防治方法

(1)採收不要在雨後或晨露未乾時進行,從採收到搬運、分級、打蠟包裝和貯藏的整個過程,均應避免機械損傷,特別不能粒果剪蒂、果柄留得過長和剪傷果皮。
(2)擬貯藏的果實採下時應立即用藥液浸果(時間1分鐘左右),要集中處理的,也應在當天進行。藥劑可用50%萬利得乳油2 000~2 500倍液、25%戴挫霉乳油1 000~1 500倍液、45%撲霉靈乳油2 000倍液、40%百可得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45%特克多懸浮劑45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在上述每10千克藥液中加入1克2,4一D,有促進果柄剪口癒合,保持果蒂新鮮,提高防效的作用。
(3)採收和貯運用具及貯藏庫用硫磺(每立方米空間10克)密閉熏蒸消毒24小時。
(4)有條件的貯藏時將溫濕度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甜橙的適宜溫度為1~3℃,溫州蜜柑和椪柑為7~11%,適宜的相對濕度均為80%~85%,並注意換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