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纏皮蟲

柑桔纏皮蟲

柑桔纏皮蟲,鞘翅目吉丁蟲科。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

基本信息

別名:柑桔溜皮蟲(浙江)、吉丁蟲溜皮蟲

分類地位:鞘翅目吉丁蟲科

分布:大陸都有發生。中國主要分布浙江福建四川廣東廣西

寄主:只限於柑橘類

形態特徵

成蟲長9.5-10.5毫米,寬2.5-3.0毫米,全體黑色;面呈現綠色;部具縱行皺紋。前板有較粗的橫列皺紋。翅鞘上密布細小刻點,並有不規則的白色細毛,形成花斑。觸角鋸齒狀,11節。復黃褐色,腎狀形。
:饅頭形,直徑0.17毫米,初產時乳白色,漸變黃色,孵化前變為黑色。
幼蟲:老熟時,體長26毫米左右,體扁平,白色。胴部13節。前胸特別膨大,黃色,中央有一條縱帶,中央隆起,各節前狹後寬,腹部末端有黑褐色鉗形突起1對。
:紡錘形,體長9-12毫米,寬約3.7毫米,先為乳白色,羽化前呈黃褐色。

為害特點

成蟲食嫩葉,幼蟲為害枝、乾,蛀成迂迴彎曲的蛀道,引起樹皮大片爆裂,或沿技、乾螺鏇為害,切割韌皮部,最後蛀入木質部,中斷養分與水分的輸送,葉黃、枝枯,樹勢衰弱或全析株死。老熟幼蟲在蛹室內化蛹,裸蛹。吉丁蟲有以下4種:柑橘爆皮蟲和六點吉丁蟲蛀害樹幹和主枝,被害處剝裂;柑橘溜皮蟲為害枝條;四黃斑吉丁蟲幼蟲為害桃樹,成蟲取食柑橘葉片。

生活史及主要習性

一年1代,以幼蟲在樹枝木質部越冬。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上旬開始羽化,5月下旬開始出洞,6月上旬為出洞盛期,遲者可到7月出洞。成蟲出洞後5-6天交尾。交尾後1-2天產卵。卵產於樹枝表皮外,常有綠色物覆蓋。卵期15-24天,平均19.4天。由於成蟲出現期有早有晚,故其產卵、孵化,幼蟲活動期不齊。初孵幼蟲取食皮層處表面有泡沫狀流膠。以後沿枝啃食形成螺鏇形蟲道,久之早期受害處表皮開裂形成明顯的溜道。
夏天羽化的成蟲於5-6月產卵,幼蟲危害時間較長,喜在小枝條上危害。蟲道形式複雜,常纏成螺鏇狀。幼蟲在7月上旬危害甚烈,7月下旬前後潛入木質部,翌年5-6月羽化為成蟲,秋天羽化的成蟲。7-8月間產卵,幼蟲危害時間較短,溜道形式簡單,常呈鉤狀;幼蟲於10月上旬鑽入木質部,次年6-7月羽化為成蟲。

防治方法

1、剪除蟲枝銷毀於成蟲出洞前。
2、刺殺幼蟲:用小刀在有泡沫狀流膠液處,刮殺初孵幼蟲。或在已入木質部幼蟲的最後一個螺鏇彎道內尋找半月形的進口孔處,順螺鏇紋方向轉45度角,距進孔口約1厘米處,用尖鑽刺殺幼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