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某日某月》劇照](/img/3/5b3/wZwpmL1QTO1ETO3kT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k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92年,一場大雨令香港停電,熱愛觀星的子月與反叛的旭日在海邊相遇,暗生情愫。未幾,旭日卻被父親送到寄宿學校,數月後更要移民外國。 二人為了能夠聯繫上彼此,想盡了各種辦法 。
一九九二年五月八日早上,香港豪雨連連,部分地區因為水浸而停電,持續到夜晚。停電造成觀星良機,同好此道的旭日 (原島大地飾演)及子月 (湯怡飾演)因此遇上。兩人都是中學生,但背景殊異。旭日生活富泰,父親 (呂頌賢飾演)是律師,即將舉家移民。子月與母親 (邵美琪飾演)相依為命,住公屋,母親開的士養家。
未成年的旭日身穿校服,開了父親的跑車去邀約子月,不巧碰上子月母親。後果是旭日被父親送到赤柱的寄宿學校,要待至一年後移民為止。小情侶如太陽及月亮,注定永不相見,但他們得到一些好心的成年人,例如子月做兼職的文具店老闆 (鄭丹瑞飾演)、旭日的班主任 (陳茵媺飾演)、熱愛科學的校工 (夏韶聲飾演)協助,令這段男生在赤柱、女生在華富的“中距離”戀情得以延續,但旭日始終要走,這段戀情能否敵得過長距離戀情的分手宿命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湯怡 | 子月 | |
原島大地 | 旭日 | |
呂頌賢 | 周作民 | 簡介 周旭日的父親,城中著名大狀 |
邵美琪 | 王健儀 | 簡介 子月的母親,以駕駛的士維生 |
陳茵媺 | 魯老師 | 簡介 旭日的班主任兼英文科老師 |
夏韶聲 | 袁振合 | 簡介 聖約書亞書院的校工 |
鄭丹瑞 | 明叔 | 簡介 求知書局的老闆 |
雷頌德 | 丁舍監 | 簡介 聖約書亞書院的宿舍舍監 |
談善言 | 紫晴 | 簡介 旭日同班同學 |
岑珈其 | 小明 | 簡介 旭日同班同學 |
蘇致豪 | 泰哥 | 簡介 旭日同班同學 |
許賢 | 鋒仔 | 簡介 旭日同班同學 |
職員表
出品人 | 楊受成、周焯華 |
製作人 | 利雅博、唐才智 |
監製 | 邵劍秋、彭立威 |
導演 | 劉偉恆 |
編劇 | 劉偉恆、王沛然 |
攝影 | 吳匡華 |
配樂 | 黃艾倫、翁瑋盈 |
剪輯 | 葉婉婷 |
服裝設計 | 陳蘊汶 |
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參考資料
註:該片劇情主要集中在男女主角二人
幕後製作
劉偉恆導演對1992年有著深厚的情意結。首部作品《王家欣》發生在1992年,《某日某月》同樣是發生在1992年,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香港,人們都經歷過移民、留學等事情,異地戀亦因而衍生出來。情人相愛卻不能相見,在等待的過程中靠書信往來,這些在現今世代很難再經歷的情懷,劉偉恆導演都很想透過鏡頭,重塑出來,於是便與編構王沛然共同構思了《某日某月》的劇情。導演更特別將男女的名字改為「旭日」及「子月」,借名字比喻二人的愛情經歷,就像太陽與月亮一樣,他們只會在黃昏或日出之時相遇,短暫得很,但卻突顯了這份純愛的珍貴 。
音樂原聲
歌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備註 |
《還是覺得你最好》 | 劉卓輝 | 米米CLUB | 張學友 | 主題曲 |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幕後團隊為求重塑昔日的舊香港老店,呈現了許多1992年時期的中巴、郵筒、Call機等道具。
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備註 |
中國內地 | 2018年4月17日 | 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 |
中國香港 | 2018年5月10日 |
影片評價
《某日某月》和一般豆芽夢的影片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就是裏頭的大人,差不多全是善心人。這種兩小無猜的電影,很少離得開“大人不了解少年”,再高章一點,更加會寫出“少年長大了,會變成他們當年痛恨的大人”。筆者未曾在任何豆芽夢的影片中,見到有一個母親能夠像子月母親那樣通情達理,心地善良,對女兒有要求卻不會讓她丟臉。
《某日某月》就是缺少了那種少年對大人,亦即是對全世界的反叛及不滿。世界太合理,大人太無私,此外,也少了《王家欣》令人心頭一酸的遺憾。不過,筆者仍然樂意見到劉偉恆拍攝這種純愛題材,因為導演這兩部作品都顯示了他能拍出娛樂性高,又不會粗製濫造的優質商業片 。 (《大公報》評)
九十年代應該是劉偉恆導演最喜歡又熟悉的年代。《某日某月》洋溢著九十年代的情懷;張學友的情歌、用一元抽明星閃卡、耳不離walkman、call機不離身等待情人的綿綿情話等等。在導演心目中,年輕人的戀愛美麗又痴情,愛幻想、好浪漫、性格衝動、幼稚、不顧一切,彷佛都是年輕人的專利。他們不知愁滋味,而現實世界的殘酷,則由大人承擔。導演劉偉恆筆下的子月和旭日很清新,原島大地和湯怡的演出也恰到好處,不過一眾綠葉演員的演技,更令觀眾感到揪心和動容。(祁佳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