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年底,該自然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78戶通自來水,有7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5.63 %)。有448戶通電,有18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0.63%和40.6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2戶(分別占總數的18.3%和18.3%)。
到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6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0萬元,占總收入的37.31%;畜牧業收入 87.00萬元,占總收入的34.7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570頭,肉牛76頭,肉羊790頭);林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2.41%;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7.45%;工資性收入63萬元,占總收入的 8.03%。
農民人均純收入1153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1人(占勞動力的56.25%),在省內務工45人,到省外務工36人。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488戶,共鄉村人口2195人,其中男性1095人,女性1100人。其中農業人口2195人,勞動力1207人。該村以僳族為主(僳族、怒族混居地),其中僳族2059人, 怒族136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95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2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46公里。
該村建有公廁9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46戶,占農戶總數的 32.59%。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土地承包契約3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2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200個。有固定資產 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 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新型合作醫療、 村級換屆 、低保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擁有教師1人,在校學生20人,距離遠福中學2.4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21人,其中小學生307人,中學生114人。
該村農戶住房以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村公共設施差,無垃圾坑、公廁,村容村貌有待整治。
2、進各村民小組道路為人馬驛道,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3、沒有農田引水溝渠及人畜飲水損毀,急需新建及修復。。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600元。
1、大力發展經濟林果和中藥材種植,力爭達到蘋果40畝、草果50畝,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
2、積極發展山羊、生豬為主的養殖,力爭年出欄山羊250隻、生豬400頭以上。
3、大力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力爭每年達到3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