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老峰

果老峰

果老峰位於山西榆社、祁縣兩縣交界處,是佛家在中原最早的弘法地之一,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果老峰地處中原要衝,其位置地貌和歷史淵源造就了果老峰含蓄、質樸而又渾厚的性格。

果老峰,位於山西榆社祁縣兩縣交界處。
相傳果老峰是赫赫有名的唐八仙之一張果老修行之處。悠閒散漫的張果老倒騎毛驢四處雲遊,一路行行止止,如閒雲野鶴一般十分愜意。這一日來到榆社地界,忽然發現與廣闊的汾河平原相接的這一帶太行群山樹林蔭翳,鳥獸成群,勝似仙境,便停驢駐足,留戀不前,欲盤桓數日,再行北上。這一盤桓不要緊,竟流連忘返,欲罷不能,張果老乾脆就在此修仙養道,住了下來。至今在山頂的巨石上還有一排驢蹄印,一個飲驢槽和一片長年積水不斷的“驢打滾”石凹,傳說這些都是張果老的毛驢留下的。
早已浸潤了濃厚道教文化的果老峰處處透著道家的飄逸和灑脫,於千年之久的不露聲色中奉行著自己“師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教義,也許這正是其“有仙不名”的真正原因。
然而果老峰又不僅僅是道家唯我獨尊的所在,而是兼收並蓄了佛道文化的樂土。果老峰是佛家在中原最早的弘法地之一,早在十六國時就有僧侶在此建寺造塔,向外傳播佛教。
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張果老峰佛塔即以其精絕的工藝令人嘆服,共4層高3.53米的方形石塔由整塊麥礬石鑿成,每層龕內菩薩、弟子、侍像雕刻精細,紋理逼真,衣薄似綾,栩栩如生,反映了北齊時佛教東漸於此已盛極一時的境況。原來在果老峰的山腳下還有更早的宮觀寺廟,只可惜早已湮沒於滄桑歲月之中,只有少數石窟及摩崖造像尚存於野。
頗有門戶之爭的佛道兩教於此同處一地實屬罕見,而究其原因,還要上溯到一千七百年以前。地處中原的果老峰以其幽深美景成為道教的靈山勝境並不為奇,而到世紀之初佛教東漸後,這裡也逐漸成為異族控制的區域,特別是石勒在此建立羯族政權後,為統一胡漢思想,開始大興佛教。而絕少民族偏見、重視民族團結的石勒為爭取最廣泛的支持者,主張佛道並舉也就成為可能。這樣,民族、文化、宗教的融合使得果老峰也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果老峰地處中原要衝,她的歷史似乎從來就應該是一部戰爭史,但事實偏偏不是這樣,果老峰的歷史恰恰是一部出世避禍史。被道家視為靈山修仙養道之所的果老峰到十六國時,又有僧人於此皈依佛主出世安生,縱然山外戰事連連,山內仍是青煙裊裊。甚至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及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都是最安全的避禍之所,山腳下的兩個小山村就是榆社黨史上著名的“官石崖會議”及“好地方溝會議”舊址,果老峰還是祁縣抗日民主政府的臨時駐地,形勢緊迫時,他們就來到這山高林密與世隔絕的地方暫避一時。
這樣的位置地貌和歷史淵源造就了果老峰含蓄、質樸而又渾厚的性格,如同她身邊榆社、祁縣、武鄉的老區人民,自然、包容、不事張揚。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騷客欲歌詠其美妙絕倫,然一旦置身於此,便將所有激情化為無形,看來這樣一個清靜高遠的環境,確實是佛道信徒修行的最佳場所,以至於今天仍延續著其佛道文化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