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林道修,男,瓊劇旦角。
1930年,年僅6歲的林道修和爺爺從泰國回到文昌譚牛老家。1942年,林道修剛滿18歲,他身材苗條,有著妙齡女子般靈秀的眉眼。喜歡瓊劇的他高興時候也唱,憂傷時候也唱,有婉轉悱惻的纏綿,也有珠玉落銀盤的清脆響亮。此時的他雖未曾登台演唱,卻已經在村莊中流傳美名。1945年日本投降,活躍在南洋的瓊劇名角紛紛回瓊組織戲班,海南瓊劇迎來戰後第一次復興的局面。瓊劇著名丑角林鴻鶴,早聞道修唱名,這一年他將道修從鄉下帶到海口,加入專業戲班,道修從此邁出了男扮女旦的第一步。
人物經歷
這期間,瓊劇名伶匯聚瓊島,王秀明、韓文華、王鳳梅、潘輝星、陳烈三、陳麗梅等,他們已經是戰時當紅的瓊劇明星了。此時的道修只能在他們身邊扮演丫鬟角色,自己沒有戲時只能躲在幕後,從縫隙中細心觀察他們的表演,暗地裡把前輩們的演技記在心裡。那時期瓊劇常演通宵戲,先輩們有意培養這位好苗子,經常安排他擔綱上半夜的女主角。他演吳發風編寫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糟糠之妻》、《愛情與黃金》、《愛河潮》、《紅淚影》、《空谷蘭》等等,每一個女性角色都被他唱得盪氣迴腸,演得情深意切,林道修剛一出道,就受到戰後瓊北戲迷熱情的追捧,此一情景,連帶他出來的恩師都深感意外。
解放前夕,林道修已經是名滿瓊州的瓊劇名家,成為當然的劇團台柱子。1950年,海南島解放。林道修正好是26歲的美好年華。他參加了瓊劇名伶陳秀明、韓文華、陳烈三、陳麗梅等人在海口組建的新群星劇團,他在解放的新氣象中,隆重出演了瓊劇《荷池映美》、《春水澆桃花》、《空谷蘭》、《樊梨花》、《荔枝換紅桃》的女旦角色,名聲大震。他用姣好的身段,變化豐富的表情和婉轉靈動的眼神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而道修善於運用“水袖”的流動和飄逸來表情達意,更使他的表演藝術升騰到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那袖口上一公尺長的潔白柔軟的白綢在道修的“玉手”中隨劇中意境顫動,人們的眼追隨著他的手中之袖,凝神細看,心隨之歡躍或悲傷。他獨特韻味的“走路嘆”、“橫步”、“疊步”等各種優美的“三疊步”,走得滿台生風,道修的美真是令人心生憐愛。
1969年,林道修被打入“牛欄”,後被驅趕到屯昌楓木幹校勞動改造時,愛女又在幹校不幸溺水身亡。被迫離開了舞台的“戲痴”林道修,此時真是嘗盡了人生的悲涼。1974年,他被平反回原單位廣東瓊劇院二團,原本是該團副團長的他此時被安排製作道具、守電話機、看守工地等,直到1978年重返舞台,此時他已54歲了。1985年林道修再次到瓊山大致坡演出,扮演《秦香蓮》中秦香蓮這一角色,此時他已年過六旬,表演中多了幾分老道和滄桑,比之年輕時演的“秦香蓮”,更要催人淚下。觀眾用最熱烈的喝彩聲獻給在台上演繹苦難人生的林道修,大致坡中學的師生們更是將一面繡有“海南梅蘭芳”幾個大字的錦旗送給自己心中的藝術家。
逝世:2000年10月7日,農曆庚辰年九月初十日。
學藝:生活為師
王鳳梅(1898-1976)、陳麗梅(1907-1980)和王廣花(1909-1972)這三位本是男兒身的知名旦角,都曾與林道修同台演出,也是他學藝的主要對象。因為演出之前的排練環節,正是林道修學習的最佳時機。
有道是,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道修先生深諳此道。他在舞台上把女性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除了受名師影響,還十分留意日常生活中女性的神情、動作和語言,是一個以生活為師的瓊劇藝術家。
演藝:推陳出新
在林道修家代表瓊劇《秦香蓮》中的“闖宮”一出,戲中林道修生動地表現了“秦香蓮”無助、憤怒、哀怨的情感,在痛斥“陳世美”忘恩負義,拋妻棄子時,其獨創的“三足墊”和“八丁步”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三足墊”和“八丁步”是林道修結合了前輩藝人的“疊步”、“橫步”和“走路嘆”等台步,融會貫通,又別出心裁,獨樹一幟,形成自己優美、別致的韻味。三足墊和八丁步是連在一起的,後者是前者的延伸,腳步越來越急,在《秦香蓮》中表達了女主角悲傷、忿恨的情緒,再加上苦板和嘆板等唱腔,因此能催人淚下。
“三足墊”和“八丁步”在林道修的其它代表作《苦鳳鶯憐》和《糟糠之妻》中也有運用,其中《苦鳳鶯憐》還是夫妻同台演出,劇中王勞卿扮演的角色是林道修的“嬸嬸”。
瓊劇理論專家周慶輝認為,林道修的表演動作十分規範,戲劇界有“欲右先左,欲前先後”的說法,意思是腳步要邁向右,會先傾向左,要想向前,則需先向後伸腳。道修先生都把握得很到位,將女性的動作演繹得圓融和柔美。
除了動作極像女性,林道修的聲音也很有特色,像“秦香蓮”悽苦的聲腔,本身就帶有控訴薄情郎“陳世美”的力量,很容易使觀眾或聽眾的心理產生共鳴,讓人同情弱女子的不幸遭遇。
“林道修演活了中國古代女性的善良和溫柔,他在《牛郎織女》、《秦香蓮》等多部戲中巧用高腔,以聲傳情,常在細微之處見功夫,又無後人可以超越。”著名瓊劇表演藝術家陳育明對林道修的評價很高。
據王勞卿回憶,林道修專心、敬業是出了名的,本來就沉默寡言,到了即將上台時更是一言不發,別人跟他打招呼,他只會點點頭,心思全部用在醞釀劇中人的情感和動作上了。
在解放後至“文革”前,林道修跟隨文藝隊送戲下基層時,由於任務繁重,經常帶病演出,實在不行就打針支撐,松濤水庫等重點工地、城鎮的街頭巷尾和鄉村的田間地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傳藝:身教為主
林道修向後學授藝,身教勝於言傳。作為團長,他在排練過程中會先做示範,但沒有專門教授的弟子。他本來就不愛說話,更不愛說教,全靠對方的領悟和琢磨。”
在與林道修搭檔過的瓊劇演員中,名生梁家梁和胡俊傑最是懷念他。特別是梁家梁,始終將自己的成名歸功於林道修的幫帶。原來,1956年10月,聲名赫赫的前輩韓文華和林道修在海口上演《林攀桂》,戲票賣出整整十場,但演過三場之後,韓文華突然病倒。有人便舉薦當時年僅22歲、小有名氣的梁家梁頂替,但梁家梁想到韓文華是大腕,替他上場壓力太大,心裡一直沒有底。好在林道修給他以鼓勵,讓他大膽演出。最終,梁家梁版的“林攀桂”征服了廣大戲迷,梁家梁幾乎是一夜之間紅遍了海口。
梁家梁還記得,林道修曾給自己立過規矩:演戲當天下午不赴宴;每次出演悲情人物只吃三分飽;化妝前後絕不會客和說笑話。林道修的敬業精神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