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林語堂剛到美國定居時,鄰居問他的女兒們:中國人頭上為什麼戴著碗?中國有椅子嗎?問小孩子,你吸鴉片煙嗎?你用鼓棒吃飯嗎?你為什麼不裹小腳?
然而,僅僅三年之後,1938年的美國年度暢銷書,便是一個中國人教他們如何像傳統中國一樣,去過一種真正有情調的美好生活,那就是《生活的藝術》。
這本書位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接連再版四十餘次,並為十餘種文字所翻譯。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於快樂的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意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
“中國人愛好此生命,愛好此塵世,無意捨棄此現實的生命而追求渺茫的天堂。……上則為君王,下則為乞丐,或為盜賊,或為僧尼,其居常則養生送死,嫁娶疾病,早曦晚霞,煙雨明月,勝時佳節,酒肆茶寮,翻雲覆雨,變幻莫測,勞形役性,不得安息。”
品茗、行酒令、觀山、玩水、看雲、鑒石、吟風、弄月,這就是生活的藝術。讀書,睡覺,寫作,用一根柴火熬爛一整個蹄髈,也是生活的藝術。
林語堂在書中談了莊子的淡泊,贊了陶淵明的閒適,誦了《歸去來辭》,講了《聖經》的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林語堂將中國人曠懷達觀,陶情遣興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皆訴諸筆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生活的藝術》初版之時,中國人追求的依舊是優雅閒適的生活,彼時追求效率的美國人為這種閒情雅趣而傾倒,注重效率的西方人驚嘆於東方閒適之美。
時隔幾十年,以高效為追求的中國人已漸漸不懂欣賞與享受生活。在“生活的藝術”面前,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流失已久的那份曠達、性靈與從容。
【媒體評論】
·讀完這本書,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見中國人,便向他們行個鞠躬禮。
——PeterPrecott(著名書評家)
·全世界大多數外國人只知道中國有兩大文人:一位是德配天仙的孔夫子,一位是學貫中西的林語堂。而《生活的藝術》正是林語堂在華人世界最重要的代表作。
——《聯合報》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