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對孟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一語的辨正,宋朱熹以來對孟子該句多有誣枉之解,今哲學界、法學界詮征此語亦多誣枉,此句絕非雲“善”(道德)“法”(法律)需共行並進,乃雲無論善意、法度實皆得依賴人為、人行而得實現或實行,修辭及上下文足證。亦辨正孔子的“德治說”指官吏者、在上位者首先自己得講德,辨正西方的“法治說”(是rule of law,勿偷換為rule by law)指官吏、政府在公議公意之“法”的框架內、規定內有限性、正義性活動或運行,辨正某“德治法治”說或“治國方略”說對中西哲思的歪曲。(已完成,發表數文申證)
②對“仁”字演變的辨正,主要是對“仁”的本字“ ”(上身下心,即說文所謂“ ”[忎])如何演變到“仁”作出考析,推定左右結構的“仁”由上下結構的“忎”演變而來且系簡寫、速寫之結果:將上部“千”之橫筆(“人”形腰間加橫線或環線指軀體)與下部“心”的“V”形上之橫筆簡化出,又將“千”之豎筆與“心”字“V”形之左下行筆簡化出並連寫(“V”右上行筆如尾勾,略去),簡寫、速寫的結果即是左“亻”右“二”,此即“仁”字。此考證利用了戰國簡帛文等字型,相關字形可體現這種演變痕跡。至於楚簡“身+心”的“ ”即“忎”、“仁”,則是已有學者的研究結論,甲骨文、金文無“仁”字亦有學者已考證之。(已完成,參加學術會議發表,已公開發布)
③對孔子“父子相為隱,直在其中矣”何語義、唐律以來中國古代法制或律典中的“親屬得相容隱”何內容、“親屬得相容隱”與“乾名犯義”兩律制何區別、“親屬得相容隱”和漢律“親親得相首匿”(東漢何休《公羊傳解詁》)何區別、柏拉圖或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是否贊成Euthyphro“告父殺人”為絕對虔敬、公正及何理由的系列辨正,以“不顯”及“知而不言(隱默)”訓正“隱”,以“視”及“辨別是非”訓正“直”,以“容許什麼樣親屬對犯案人什麼樣行為保持沉默不發”訓正唐律以來的“親屬得相容隱”律條,破解經學、哲學、法學界一大學術疑案及系列誣枉,亦同時辨正鄧曉芒等論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中國古代律學、法制的系列謬說。(已完成,發表數文申證)
④對北宋江民表(江望)人性的整理與辨正,通過《諸儒鳴道集》這一唯一傳世宋刻孤本(上海圖書館藏)所錄遭宋庭禁毀的江民表《心性說》這一傳世珍件,剖解了江民表人性說對孟子性善論及抬孟之宋儒道學化人性論的深刻批判——習性、本性系兩不同範疇,孔子沒後孟子等論性的謬誤在於“指習性而為性”。江作為居士雖持“正性無性”佛學觀,但“指習性為性”的性善論批判與先秦荀子已有極似:江主張“性空”,荀子主張“性朴”;江主張“積習成性”、“習與性成”,荀子主張“化性起偽”、“善者偽也”,即江認為本性為無而習性可善可惡、有善有惡,荀則認為本性為朴而習性可善可惡、有善有惡,兩人皆正確區別了本性與習性的差別。江民表《心性說》和荀子《性不善》系中國學術史上孟子性善論批判之雙璧,也是與黃老道家化漢儒、宋儒及六朝隋唐玄學“性命、理氣”論迥異的學思進路。——此問題結合17、18世紀日本“古學派”思想家太宰春台等對孟子、宋儒“苟且教導言”之性理說的哲學批判展開研究,剖析了17、18世紀日本思想家與戴震等不謀而合的知識回歸與思想突破。(已完成,公開發布過部分)
⑤專治《荀子》,在四川劉著存1923年、日本金谷治1950年、兒玉六郎1974年、廣東周熾成2002年質疑荀子持“性惡”論基礎上,對《荀子》“性惡論”及荀子天道人性、人情論作系統辨正,詳細考證及復原文獻,實證荀子是“性朴論”者、《性惡篇》所有“性惡”字眼系“性不善”之篡訛(訛於王充時代之前,約為西漢晚期),揭示了荀子“血氣心知”、“材性知能”學說下關於“材質—性能”、“朴—偽”之人性觀的高度真確性以及對孔子“性近習遠”的準確繼承和正確衍進,挖掘了民國學者王恩洋、傅斯年等對荀學體系、荀學地位的精到評價(王評價荀學早已達到近現代歐洲學思水平,傅評荀學實為孔學真正嫡傳),系顛覆二千餘年之學術史論及破解荀子“性惡”論學術疑案的一大突破,對於復原荀子的學說文本、思想體系有重要價值,為荀子辨誣,為荀子弘光,彰顯“孔子—荀子”這一失落了的儒家思想學脈或理論演進軌跡,是漢劉向、唐楊倞校理《荀子》後的又一大學術推進。(博士論文一部分,未發表)
⑥對“陰、陽、易”三字及孔子天道論、易道論的辨正,訓定“陰”字本義汽匯雲集,“陽”字本義日升光照,“易”字本義雲蔽日而雨落,然後參照帛書《周易》載孔子言等重述孔子思想的根基——天道論——的基本內涵或學說體系,對陳鼓應“《繫辭》出自道家或參入道家言”等論作出相關辨正,對儒家易道哲學羼道家哲學而衍漢魏哲思、唐宋哲思作出厘析,再現原始儒家哲思的最頂端——陰陽大化之自然天道論——之系統原貌,再現先秦東亞自然哲學的要義,揭示中國醫學、中國哲學的基本核心——自然世界“日水相運萬物生息”、人體世界“血氣心知形神生息”之學說原貌,是對周秦儒家思想發展或儒家思想脈絡的重大溯原性考釋,儒家原始“天道論—人性論”研究獲得正本清源的學術突破。(博士論文一部分,未發表)
⑦對《樂記》“樂”論的辨正,考證“樂”(楽)字的起源,否定羅振玉隸定甲骨文“樂”,修正漢許慎《說文解字》訓“樂”,訓定建木懸鈴架鼓尤其建鼓為“樂”字之源起(從“麼”從“糹”之字亦由此獲得訓正,正從鈴及串鈴、掛鈴之絲線或綏旒而衍),揭開“樂”活動、“樂”概念的原始真相;考釋“樂”範疇的“器物—行為—精神”三大內涵,考釋“樂”文字指稱人精神狀態時的“神思之動—興奮歡喜—平靜和悅”三大內涵,校正漢、唐、清經學家釋精神之“樂”;另辨正《樂記》“聲—音—樂”三範疇及其差別,辨正《樂記》奏、歌、舞及“聲容—情志”交感互動的藝術哲思,辨正古典儒家樂論哲思中的“和”範疇及尚“和”學說的生活淵源或歷史淵源,並對音樂史論界爭論二十多年來的“音心對映論”作系統釐正。(已完成,未發表)
其他禮楽刑政純學術問題未成文及未思考成熟,容繼續學習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