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與性成

中國古代關於人性的形成與發展的理論,又稱性習論。

基本信息

正文

“習與性成”,傳說是商代伊尹告誡他的年輕君主太甲的一句話。清初的王夫之把它解釋為:一種習形成的時候,一種性也就和它一起形成了。所謂習,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定措施和一定教導條件下的有意的學習;二是指習染,即一個人在生活實踐中、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和所獲得的智慧型上的增長。一個人有所習,就是在他的做事能力、知識、技能、性格以及在社會事務中所起的作用等智慧型方面有所增益或其他的改變。所謂性即人性,也就是人的性能,是指他能做什麼事、有什麼技能、有哪種專業知識、在社會事務中能起什麼作用、性格如何等等。人的性,只從抽象概念方面思辨是不容易說清的,只有從他們具體性能方面的具體表現去分析考察才能取得恰當的了解。
人性可以分為“生性”和“習性”兩種。人經過一定的自然生長發展過程形成的性,可以稱為生性,即人的自然本性;人出生以後經由學習而來的習成的性,可以稱為習性,即人的獲得本性。人的生性只有很少的幾種,而習性則是大量的,並且因社會的繼續向前發展其發展的可能性是無限的。人的生性和習性的關係頗近似於人的心理發展中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關係。應當提出的是,習與性成是說習與性一起形成,但並不是說人的性的形成要完全靠外因。就習的兩層含義中,習染確有較多靠外因的被動成分,學習卻一般是主動的、有意的,不全靠外因,就是習染也不一定全靠外因,只是習與性成的說法確實偏重外因。
習與性成是一個具有高度科學性的論斷,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極為可貴的心理學思想。自伊尹提出後,對後代人的影響十分久遠,直至近代。其間,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命題;並說“少成若天性,習性成自然”。在秦漢之際,習與性成的理論相當流行,後來漸漸講的少了。到了明清之際,這個理論又受到了重視。明代王廷相的心理學思想顯然是受“習與性成”的思想影響並且主要是從“習與性成”的理論出發的。王夫之則專門對“習與性成”這個論斷作了較詳細的闡述。他說,“習與性成者,習成而性與成也!”也就是說,習與性成的意義是指出習的形成是和性的形成聯繫在一起的。又說“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這裡,雖然他把習完全拋開是不對的,但卻指出了習與性成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他用日生日成的比喻說明人的性能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定終身的,而是在從生到老的發展變化中逐漸增益變化的。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