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壽煁

林壽煁

林壽煁(1920—1986),字煁寶,福州市晉安區鼓山後嶼村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省分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會員會員。

基本信息

簡介

林壽煁作品集 林壽煁作品集

林壽煁為壽山石雕“東門流派”的正宗傳人,自幼受祖父林元珠、父親林友清的薰陶,熱愛壽山石雕,1932年,林壽煁隨父學習壽山石雕的工藝,1940年出師,在一家圖章店當技工,曾雕成一件《梅鶴》,被認為“出手不凡”。長成後又吸取“西門流派”的“薄意技藝”,融“東”、“西”流派於一爐,自創一格。

林壽煁工薄意、浮雕,善刻松竹、花鳥等石雕作品善作多層次布局,意境縱深。1954年,林壽煁同郭功森等人在後嶼成立“壽山石雕合作小組”,他用虎崗石雕刻《鵝燕薄意筆筒》【又稱為《八鵝八燕筆筒》】,春柳葉綠,群燕飛逐,八鵝戲水,生動活潑,參加“省展”後被選送蘇聯巡迴展覽,後為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收藏。他還雕有《二十三鵝十二燕筆筒》參加省民間美術觀摩展覽,獲一等獎,被譽稱為“壽山石雕雕鵝第一手”,為福州壽山石雕的“三絕”。1956年他又創作《松鶴》參加福建省民間藝術展覽會,獲二等獎。1957年,他又雕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獲福州市名牌獎,送埃及展出。同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藝人”稱號,並受聘在福州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專業創作。

1958年,林壽煁首創壽山石與漆品結合鑲嵌法,鑲嵌花鳥掛屏。他的《茶花盆》獲省工藝美術新產品展的個人創作獎,《荷花盂》獲省個人創作獎,1959年獲全省工藝美術展覽新產品創作獎。1960年他探索牛角雕,創作插鏡式的牛角透雕《柳蟬》,成為工藝美術電影紀錄片《藝苑花圃》中重要的內容。不久他又有壽山石雕《稻香千里》被省手工業管理局工藝學美術館收藏為“鎮館之寶”。

1961年《群仙祝壽》獲省藝術創作獎。1962年,他曾用壽山石、象牙、牛角等材料,雕製成《喜上眉梢》的喜鵲和梅花等,惟妙惟肖,之後他又創造“鑲嵌法”,以各色壽山石片分別“浮雕”,然後鑲嵌在漆器的圍屏上,特別驚凡超眾,光彩奪目,為壽山石雕開拓一條嶄新的途徑。1975年,林壽煁等5人組成《長征組雕》創作小組。他用高浮雕與圓雕相結合的手法,負責創雕《遵義》,於同年“八·一”節展出,後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此外他還有《九龍石章》、《巧色文具》、《杏花筆筒》、《茶花端硯》、《竹雞鎮紙》、《蟹簍水盂》、《蘆蟹印泥》、《茶葉金魚筆洗》、《博古墨床》、《壽帶菊花筆架》、《蠶鈕石章》、《雲仙舟》等作品,皆巧借天然石相,生動逼真,有的獲省“創新獎”,有的參加北京故宮的“壽山石展”,都有極高的評價。

1979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1982年、1984年,先後應邀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現場獻技。1984年,他利用3塊田黃石分別刻成“田黃石薄意”作品《秋山行旅》、《歲寒三友》、《柳鵝》,獲全國第四屆工藝美術百花獎最高獎-金杯獎。林壽煁的壽山石雕工藝,不但師承傳統技法,而且還作大膽創作。林壽煁還有許多壽山石雕作品,諸如《稻香千里》、《鵝杏柳燕》、《天塹變通途》、《成昆鐵路過彝家》、《南昌起義紀念館》等,皆有現代新鮮的生活氣息,享譽國內外。因此他曾多次被邀赴香港、新加坡等地,作雕刻技藝的表演。

林壽煁 林壽煁

1986年9月,林壽煁逝世,年66歲。

人物生平

壽煁童年時,就開始受到祖、父輩高超的壽山石雕藝術的薰陶,醉心其中,以至放棄上學的機會。十三歲時就正式跟父親學藝,二十一歲出師,受聘到一家圖章鋪當技工,他出手不凡,第一件作品便是以宋代林逋為題材雕成的“梅鶴”,贏得好評。

解放前的舊中國,民生凋敝,經濟蕭條,靠手藝難求溫飽,更談不上藝術的創作和研究,生活迫使青年時的林壽煁一再改行,他務農、做小買賣,也當過兵。

解放後“土地改革”中壽煁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又開始拿起雕刻刀,從事自己所熱愛的這門藝術。1954年林壽煁同郭功森、周寶庭師兄弟三人回響人民政府號召,在後嶼鄉發起成立了福州第一個壽山石雕合作小組,共十八人組成。同年他雕成“八鵝八燕筆筒”,被選送省里展出後,又被國家選送到蘇聯和東歐等許多國家巡迴展出,為蘇聯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所收藏,即為祖國爭得榮譽。然後他又進而雕出“十三鵝十二燕筆筒”參加本省民間美術觀摩展覽,被評為一等獎,作品收藏於福建省博物館。我國著名女畫家郁風稱讚他為“壽山石刻鵝第一手”,他所刻的鵝,細緻、準確、生動,飛、鳴、宿、食,無不惟肖,人們把他雕的鵝、陳敬祥的雕雞、黃恆頌的雕豬,並稱為福州壽山石雕動物“三妙”。1957年他出於對黨的文藝方針的深刻體會和深厚感情,雕成了一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盒”,獲本市名牌貨獎狀,並被國家選送埃及展出。同年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藝人”稱號,並分配他到福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開始從事本門藝術的專業創作。

1958年,他雕的“荷花盂”獲得省工藝美術新產品展的個人創作獎。同年,首創了壽山石與漆器結合的鑲嵌法,所作鑲嵌花鳥掛聯,陳設在首都人民大會堂,是我省工藝美術一件有代表性的榮譽作品。

六十年代初期,他還探索了牛角雕。曾作了一件插鏡式的牛角透雕“柳蟬”,以其獨創的技藝,精美的造型,被福建電影製片廠攝入工藝美術紀錄片《藝苑花圃》中。他又進而用牙、木、角、石、漆等不同材料相結合,製成鑲嵌博古掛聯,這一系列突破性的嘗試,獲得成功,體現了他勇於創新的精神。從六十年代初期到“文革”前夕的五六年中,是林壽煁創作的高峰期,不斷湧現力作,“群仙祝壽”獲得了省藝術創作獎;“稻香千里”則富有詩意,他在一塊長方形稱為

“其艮”的壽山石上,把石頭的黃色部分刻成稻穀,白色部分刻成翔鶴與流雲,這一巧妙的構圖,使一塊有限的石頭能展現一片無際的稻田,稻穗黃熟,顆粒飽滿,遠入雲間,一派豐收景象。這件作品被省手工業管理局工藝美術品陳列館作為“鎮館之寶”加以收藏。

在“文革”動亂期間,林壽堪的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失去創作機會,留下一頁空白。1975年,福州軍區和省委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四十周年,支持市雕刻廠成立“長征組雕”創作小組,由林壽煁和其他五位作者組成,他們一起到過遵義、瀘定橋和延安等地蒐集創作素材。中國革命的偉大鬥爭和中國工農紅軍的英雄業績激勵著他。《長征組雕》是由七件大塊壽山石組成的系列工藝美術作品,其中重要的一件《遵義》就是壽煁的成功之作,他利用一塊紅、黃、白三色相間的“高山”石料,以高浮雕與圓浮雕相結合的手法,突出地表現了遵義會議會址。他力求將革命政治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創作實踐。壽山石雕《長征組雕》展出後影響很大。一九七六年十月十七日,《人民日報》報導了這條訊息,中央各大報和各省報也都轉載了。現在,這七件《長征組雕》名作,都收藏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

一九七七年為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他又專程來到江西南昌,瞻仰了“八一”起義紀念館,隨後立即創作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巨製。作品呈插屏式,在一大塊厚度不到五厘米的石材上,用散點透視法構圖布局,以高浮雕手法刻成,有紀念館主體建築,天空及雲彩,並用傳統透雕手法來表現地面花木,畫面上再現了紀念館的巍峨雄姿,紅旗招展,彩雲飄浮,一派莊嚴肅穆的氣象。使觀者肅然起敬。此後他又參加了《紅色閩西》的組雕創作

1978年他完成一套“巧色”文具(十件)。由《杏花筆筒》、《荷花端硯》、《竹雞鎮紙》、《蟹簍水盂》、《蘆蟹印泥盒》、《荷葉金魚筆洗》、《博古墨床》、《壽帶菊花筆架》和一對“薄意”石章組成。古雅而精美,巧借天然石彩,肖形象物,生動逼真,雕技精湛。其中的“荷葉金魚筆洗”注入清水後,所刻兩尾紅色金魚倏然欲動,妙不可言。全套作品獲“省第二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作品觀摩展覽創新獎”。省人民政府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於1979年4月,榮授他以工藝美術師(工藝師)稱號

1982年他創作了“九龍石章”,每個章上刻一種龍,種類形態各異,獲“福州市工藝美術作品赴北京團城展覽“創新獎”。此外,他還有一件構思奇絕的巧色的“蠶紐石章”,因石章上部淺含一片黑色薄層,黑色層上又罩有一片白色。他竟將表層的白色雕成玲瓏剔透的五條春蠶,再把剝露出來的黑色薄層處理成桑葉一片。這枚石章和他的另一件作品田黃石雕“三仙舟”,在1983年參加北京故宮“壽山石展”時,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讚賞。

1982年冬,他應邀到香港,在商務印書館郵票藝術中心作壽山石雕現場表演,觀者如潮。香港好幾家報紙竟相報導,還刊登了介紹林壽煁壽山石雕技藝的文章。這是壽山石雕史上從未有過的,讓一位壽山石雕工藝師以其精湛絕倫的技藝向海外三胞獻演,表示祖國和家鄉的深情慰問。

1984年春,他又應邀赴新加坡,在文華酒店作石雕現場表演,技驚四座,受到熱烈歡迎。新加坡《聯合晚報》等幾家報紙,都作了報導。同年他創作田黃薄意《柳鵝》、《歲寒三友》和《秋山行旅》等三件一套的作品,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最高獎——《金杯獎》。

1985年,北京榮寶齋在香港舉辦《中國書畫印石展覽》其中有一塊七兩重田黃石,上雕薄意的壽仙、鹿、鶴和梅花,香港名流出巨資求售。這原來就是林壽煁所作的精品。浙江著名畫家周昌谷先生素慕壽堪的藝術,雖未識面,一九七八年卻托人帶來一塊重一斤多的高級雞血石,請他雕刻。林壽煁以浮雕、薄意並結合“巧色”技法,雕刻成《紅梅頌》。周先生一見,嘆為“鬼斧神工”。1983年著名國畫大師黃胄來閩,求得壽煁雕刻的二枚“薄意”石章後,即以自己最拿手的佳作《七驢圖》回贈。足見其石雕藝術之見重於藝壇。

1986年9月17月,林壽堪病逝於後嶼鄉,終年67歲。他的去世,是藝林一大損失,但他的子女和學生中間,已經有了能傳繼他的“構圖繁茂、刀法清美”的藝術風格的新人在成長著。可以想見,在林壽煁為代表的技藝高峰之後,將會湧現新一代的更高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