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俊烈士

出生貧苦農民家庭。中學求學時,受進步思想影響,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4年,在福建學院附中,因揭露國民黨的腐敗黑暗,被學校開除,轉學到沙縣中學,又因發動學生罷課,引起反動當局注意,於1945年潛回福州。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負開闢福州通往古田、連江、羅源、閩侯、閩清五縣交通線工作,發動民眾,籌建武裝,建立了幾十個可靠的基幹村和聯絡點,出色地完成任務,為開展游擊戰爭創造條件。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共閩侯縣委學委委員,領導了該縣學運。1946年,因鬥爭需要,被調到農村搞農運工作,任區委書記,他先到螺州鄉發動農民,利用合法手段同地主階級鬥爭,開展“二五”減租減息,取得重大戰果,全鄉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民取得減租好處。在螺州農民鬥爭勝利鼓舞下,附近十多個鄉,也紛紛效法,全縣農運蓬勃開展。1947年,任中共閩侯縣委書記,率領武工隊,在閩侯、連江邊界,建立了有一、二百里廣、幾十個鄉連成一片的游擊根據地。1948年4月,敵省保全隊糾集閩侯、連江兩縣反動武裝千餘人,對根據地發起“圍剿”,他帶領游擊隊員英勇阻擊敵人,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