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鎮[貴州省思南縣板橋鎮]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地形從北到南形成一個葫蘆形。地勢西高東低。屬高山丘陵地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脈、丘陵、坡地中到處是裸露的石灰石和溶洞,現有硐、坑、深井130多處。還有小溪河岸的懸岩峭壁9處。最高處為西面增沙村的雞冠山海拔為917米;東部最低海拔379米。

●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9℃。1月平均氣溫6.4℃,極端最低氣溫﹣6.2℃。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達39.5℃。無霜期年平均28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3小時,年總輻射83.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41毫米,降雨集中在4~6月。

●水文境內河流屬烏江支流,主要有回龍河,貫穿鄉全境,流域面積23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為4.9m3/s。另有溪溝3條,泉水12條。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境內已探明儲量的地下礦藏資源主要為大理石、青石,大理石,可開採深度約40米,開採量達1000萬立方米以上。

●自然災害主要是旱災。旱災年發生率0.4。最嚴重的一次是1981年,連續乾旱100天,糧食減產六成。

建制沿革

●醫療衛生2011年有衛生院一所,設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檢驗室及B超室,床位8張,專業衛生人員7人;建有村級衛生室12個,有衛生人員12人。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7.8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6%,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6萬人,參保率9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1.3歲,其中男性70歲,女性72歲;孕產婦死亡率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9.2‰、6.5‰、9.8‰。

●廣播電視1976年3月開通板橋有線廣播站,鄉鎮到村20桿千米,有廣播喇叭0.32萬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2011年末,轉播中央及貴州人民廣播電台26個節目,集鎮及周邊廣播綜合覆蓋率80%,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行政區劃

●政區劃分2011年轄板橋社區與和平、毛壩、朝陽、郝家灣、燎原、水淹壩、棗樹坪、石莊田、水洞、增沙11行政村(居)、58村(居)民組。

●人口面積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67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0人,城鎮化率2.27%。另有流動人口3600人。總人口中,男性8655人,占51.8%;女性8054人,占48.2%;14歲以下3647人,占21.83%;15~64歲11836人,占71.83%;65歲以上1226人,占7.34%。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6058人,占36.26%;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漢族等4個民族(按人口多少排列),少數民族共8550人,占51.17%;其中苗族605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0.85%;土家族2066人,占24.16%;仡佬族426人,占4.98%。人口出生率為12.5‰,人口死亡率5.57‰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

境區東西長6.2千米,南北寬12.3千米,總面積43.1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3平方千米,占99.63%;水域0.16平方千米,占0.3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87人。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08°9′~108°13′,北緯27°37′~27°44′。地處縣境南端,東、南、西三面與石阡縣接壤,北面與塘頭鎮毗鄰。電話區號0856,郵政編碼565109,鄉政府駐板橋街上,距縣城43千米。

●交通運輸思(南)~石(阡)公路主幹線貫穿全境,全鄉通車公路里程52.5千米,客運總量1.53萬人次,貨運總量38.8萬噸。已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共12條78千米,水泥硬化路3.6千米。

自然資源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萬元,比上年增長20%。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2011年,郵政代辦點1個,電信門市1個,隸屬於塘頭鎮郵政電信網點。

●能源有虎頭岩水能發電站1座,發電量150kw。

名勝旅遊

人口民族

2004年末統計人口為3996戶15358人。2005年8月,經縣委、政府同意,在我鄉進行撤併村(組)工作試點,從原有12個村,94個村民組撤併為4個村30個村民組

●風土人情甩神節、燈會(花燈、龍燈、獅子燈)、苗家嗩吶凡正月十四日,都要舉辦甩神節,用專制的轎子將“甩神”送到“甩神”壩,將陪神亦抬來。用殺好的一頭豬舉行祭祀,然後將豬肉割成小塊分發給在會人家。祭祀之後,舞龍燈、玩獅子燈、唱花燈繼續狂歡到深夜。每逢節日或婚喪嫁娶,都要吹奏嗩吶。

●土特產品主要有麥醬、農家霉豆腐、花甜粑、糍粑、醃肉(臘肉)、棕葉扇等。

政治體制

●教育2011年末有幼稚園(所)3所,在園幼兒532人,專任教師23人;國小3所,在校生1680人,專任教師8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824人,專任教師4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7%,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2011年教育經費達0.0059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00582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058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0057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5%、17.3%、18%、18.6%。

1993年7月建板橋電視台,發射(轉播)塔高約26米,覆蓋半徑6千米;1996年10月開通板橋有線電視,至2011年5月,板橋鄉電視台開通24頻道,有線電視用戶550戶。2011年6月,實行縣鄉聯網,數位電視用戶430戶,集鎮及周邊電視綜合覆蓋率達8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戶,人數13人,支出3.38萬元,比上年增長31%,月人均216元,比上年增長46%;城市醫療救助50人次。

經濟概況

●工業工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0.1488億元,比上年增加16.3%,占GDP的比重20.71%。2011年末共有4家規模化大理石加工企業,11家青石加工廠,總投資約11億元。

●商業外貿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0016億元,比上年增加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016億元,比上年增加20%。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收入339.6873萬元,比上年增長13.53%;財政支出339.6873萬元,比上年增長13.53%。

金融機構1家;2011年各類存款餘額0.38億元,比上年增加21.05%,各項貸款餘額0.32億元,比上年增加9.38%。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全鎮共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有農家書屋4個。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花燈、獅子燈、龍燈、“甩神”等。舉辦的文化節有“甩神”節等,其中“甩神”文化正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體育場地5處。

社會事業

●農業耕地面積1.068萬畝,人均0.64畝(按總人口計算);林地面積2.8萬畝。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0.5266億元,比上年增加16.5%,占GDP的比重73.28%。

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922噸,人均474.12千克,其中水稻4000噸,玉米1400噸,小麥、紅苕等其他252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金銀花、經果林等。2011年,種植面積0.6841萬畝,產量3379.3噸;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4471萬畝,產量508.3噸;蔬菜種植面積0.4316萬畝,產量4316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蓮花白、辣椒、番茄、豇豆、其他等,其中白菜1910噸,蓮花白1056噸,辣椒、番茄、豇豆、其他等1350噸。

畜牧業以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9萬頭,年末存欄1.31萬頭;羊飼養量0.7萬隻,年末存欄0.37萬隻;牛飼養量0.35萬頭,年末存欄0.31萬頭;家禽飼養量18.43萬羽,上市家禽10.6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200噸,其中豬肉1035噸,牛肉32噸,羊肉49.5噸;禽蛋0.03噸 ;畜牧業總產值0.22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0.42萬畝,其中防護林2900畝,經濟林1000畝,竹林3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7萬株,林木覆蓋率38.5%,活立木蓄積量4.4864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19萬畝,產量2850噸,主要品種有桃子、栗子、核桃等。農民人均純收入3791元,比上年增加632元。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因明末在市場附近的小河上用木板搭一座便橋(後改成石橋),故名板橋。

●政區沿革民國三年(1914年),板橋前、後二屯由鎮遠府撥入思南縣。十九年至二十年二月,以革檔井為界,將原安化縣(今德江縣)所轄之前水淹壩撥入思南,成為今之板橋鄉轄地。二十一年板橋隸屬6區(塘頭區)。二十四年,板橋、南盆為一個聯保,屬第五區(大壩場)。三十一年,板橋、南盆聯保由大壩場劃到塘頭鎮所轄。1953年,板橋、南盆分別為鄉,屬塘頭區。1956年,板橋、南盆兩鄉屬唐喬鎮。1992年2月,撤銷板橋、南盆坳2鄉,成立板橋苗族土家族鄉,轄12村委會、94村民組。

風景名勝.

●主要景點境內有國家喀斯特地質公園旅遊景點,清代民居古寨——郝家灣。古寨有以“郝家灣八景”、“北斗七星”山、“回龍河風光”、“雷公地白鷺天堂”等。古蹟12處,為農村鄉鎮所存古蹟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