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枯梢病

松樹枯梢病,病害別名:爛皮病,松樹枯梢病發病初期,嫩梢上出現暗灰藍色潰瘍病斑,皮層開裂,從裂縫處流出淡藍色松脂,鄰近受害的針葉短小、枯死。以後部分嫩梢會繼續伸長,潰瘍病部也會癒合;但有些病斑繼續擴展,嫩梢彎曲,進而發展為枯梢。

基本信息

病害中文名:松樹枯梢病

病害別名:爛皮病

病害英文名:Pine die-back

病原信息:病原中文名: 松色二胞菌

病害分類:真菌

分類地位:真菌界半知菌類腔胞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色二孢屬

寄主中文名:松樹真菌

寄主英文名:pinaster

侵染部位:嫩梢、針葉、枝條和主幹

病原介紹

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近圓形或橢圓形,內生卵形至橢圓形的分生孢子,以此侵染傳播。病菌在25—28攝氏度,相對濕度90%以上,酸鹼度5.0—6.5時生長良好。

病害症狀

松枯梢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主要分布於東、西半球南緯和北緯30至50度地區。我國從南至北許多種植松樹地方都有此病報導。廣東的新會、清遠、高要、陽西、從化等縣市為害也相當嚴重。

松樹枯梢病發病初期,嫩梢上出現暗灰藍色潰瘍病斑,皮層開裂,從裂縫處流出淡藍色松脂,鄰近受害的針葉短小、枯死。以後部分嫩梢會繼續伸長,潰瘍病部也會癒合;但有些病斑繼續擴展,嫩梢彎曲,進而發展為枯梢。

在枝條和主幹上,潰瘍病部不斷擴大、膨腫,並長期流脂。當潰瘍斑繞枝條一圈時,潰瘍病部以上的頂梢枯死,針葉變成棕紅色;若病斑環繞主幹,則樹木全株死亡。

有的病梢枯死後雖能萌發側梢,但側梢往往又感病乾枯,形成“簇頂”現象。發病後期在枯梢或枯葉上會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突起的小黑點,此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發病規律

松枯梢病菌主要侵染馬尾松、濕地松、加勒比松和火炬松等多種松樹,但以馬尾松受害最嚴重。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罹病針葉、枝條和球果上越冬。在廣東,每年3-5月第一次發病,7-8月第二次發病,7月中下旬為發病高峰期,10月以後病情緩慢。病菌靠風雨傳播。當嫩梢未老化前,病菌可直接侵入,而寄主枝梢充分木質化後,病菌只能從傷口侵入。

在自然條件下,病害主要發生在嫩梢伸長的後期,很少發生於嫩梢伸長前期。病菌在25-28℃生長良好,當分生孢子萌發侵入組織後,8-14天就出現症狀,24-28天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害的發病程度因樹齡而異,1-5年生較輕,5年生以上的樹齡則明顯加重。夏季多雨水有利於病菌的侵染、傳播。土壤板結,土壤硼素含量低,林分鬱閉度大,空氣不流通,樹木生勢弱等條件下易發病;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林地發病較輕。

防治辦法

(1)適地適樹造林。土壤嚴重缺硼地區,適當追施硼肥。

(2)發現枯梢病後,應將病株枯枝、帶病的針葉和球果剪除並集中燒毀。

(3)幼株發病初期可選噴下列藥物:1%波爾多液;77%可殺得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1000倍液。發病嚴重的地區,春天應噴藥3次:第一次在嫩梢剛抽出時,第二次在嫩梢伸長至1/2時,第三次在第二次噴藥後半個月左右,若遇雨天,還需噴灑第四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