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松柏村位於廣西省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壯族地區,是三塘鎮唯一的漢族村落,全村以漢族平話為日常用語。據說是從1573年-1620年(明代萬曆年間)期間,由南寧虎邱村黃氏兩兄弟(兄黃金、弟黃鈺)遷居三塘而發起來的。該村因松柏樹多而得名。南寧市興寧區所轄鄉鎮多雜居著壯、漢兩個民族。由於在長期的共存中,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及其風俗習慣相互影響,形成了民歌風格上的許多共同點。據《邕寧縣誌》記載:“縣境水陸交通、五方輻輳、流寓過客、言語不一……所謂官、平、土、白是也。自中原南移者為官話,後衍為平話。南寧松柏漢族平話多聲部山歌,就是這種複雜性中產生的。”
表現形式
南寧平話民歌採用的手法有寫景起興、比喻、擬人等,如黃振朝老歌師收錄的情歌本里,30多頁的手抄本全是情歌。“辣椒辣辣太(帶)皮吃,蕉子甜甜著(被)剝皮”“一條江水浪滔滔,有木無刀難搭橋。看見大塘魚打浪,無繒無網看魚飄。”先敘事起興,或以通俗的生活道理和常識起興,虛實相映,合情合理,給人以較強的真實感和親切感。
南寧松柏漢族平話多聲部山歌是在南寧市單聲部平話民歌的基礎上並受壯族雙聲的影響發展而成的,屬雙聲支聲版復調。它主要分為兩個部份:一是逗引高腔二聲部平話山歌。它是一種民歌手在歌會之前,召集歌手到歌場唱歌的信號,一般由兩個召集的歌師來高聲唱,而其他歌手聽到歌聲時則紛紛趕到歌場集合來對歌,其含意是歌會開始了,知音者快來的意思。這種二聲部山歌一般由兩人演唱,屬支聲復調,曲調結構以五聲音階作為調試的基礎,主唱部份(上聲部)當地民歌手稱為“硬”聲部,合唱部份(下聲部)山歌手稱為“軟”聲部,也稱“起”腔和“答”腔。此山歌以襯詞為主,腔調高吭宏亮,有召集力,故稱逗引高腔平話山歌。二是平腔二聲部平話山歌。它是根據平話單聲部民歌的方言韻律發展的山歌,平話單聲部民歌的歌詞有十六個韻律,如金銀韻、橋莊韻、嬌娥韻、嬌連韻、橋張韻、圖蘇韻、麻沙韻、垂留韻、撩刀韻、雷堆韻、啼西韻、陳乖韻、勞刀韻、爺些韻等等。 平話山歌對歌的歌詞內容非常廣泛,天南地北、鬥智斗藝、無所不唱。有男女之間情感交流的情歌,有慶豐收表達勞動人民對勞動的歌頌,有對黨的富民政策的歌頌等。一般在節日或秋收過後,對山歌是當地人民過節的重要內容。松柏漢族多聲部平話山歌,多在當地流傳。
傳承價值
松柏平話山歌因內容通俗易懂、自然樸實、比喻生動而深受民眾喜歡。其獨特的韻律結構以及演唱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對研究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松柏漢族多聲部平話山歌是在漢族單聲部平話民歌的基礎上並受壯族雙聲部的影響發展而成的,由逗引高腔二聲部平話山歌與平腔二聲部山歌兩個部分組成,是漢族與壯族在長期融合過程中,民族風俗習慣與民族審美觀相互影響形成的多元文化形態。松柏漢族多聲部平話山歌在中國原生態的漢族歌種中實為罕見,為研究當地壯族文化與外來漢文化的磨合交融提供了可貴的材料,擴大了廣西民歌在全中國的影響。
平話山歌是松柏坡當地老百姓抒發和交流情感的一種方式,是人們日常娛樂的一種民間活動,好象山歌中的歌詞唱的一樣“唱支家詞解心樂”,當地百姓把山歌稱為“家詞”,就像“家書”一樣,它是家人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跟親友溝通的一種方式。如2011年在南寧市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中,由南寧市民眾藝術館韋海峰作詞、作曲,根據松柏平話山歌挖掘整理改編創作的一首童聲合唱歌曲《來呀來》,“唱支家詞啊解心啊樂,家啊詞好比哎開心果,來呀來來呀來來呀來來呀來唱支山歌開心歡,山歌好比開心果。”這首歌講述的就是希望百姓以唱會友的聯絡情感方式好好地繼承,代代相傳。
傳承保護
歷史上,廣西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等地村民經常唱、聽山歌,村裡有幾戶人喜結連理還是靠當年唱山歌取回來的。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的提高,新的娛樂與街市文化逐漸代替了原來的山鄉文化,有的歌師已老或去世,民歌手也漸漸減少。為了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興寧區已先後成功申報了市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2011年年還將松柏平話山歌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塘鎮中心國小已定為南寧市、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松柏漢族二聲部平話山歌傳承基地。
松柏坡的傳承人潘英雄不僅唱平話山歌,還編寫平話山歌歌詞,並常年義務教三塘鎮中心國小唱平話山歌。三塘鎮中心國小每周星期五開有兩節興趣班課,不同年級的學生學唱平話山歌,興趣班學生有近百人。
為讓松柏平話山歌的文化精髓永遠存留於世,興寧區按照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採取有效措施,組建南寧民間平話山歌隊,在傳承基地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傳承活動,弘揚民間文化精粹,深入挖掘、保護和傳承平話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