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 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

基本信息

東阿王

東阿王

東阿王即陳王曹植,曹植 (192~232),三國國詩人。沛國(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占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謚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人物介紹

曹植(192~232),三國國詩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曹植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合稱三曹,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許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詩”更是一段佳話,其意義已不再是此詩本身價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內含,成了久遠的歷史長河中為了爭奪地位、權力、財產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的一種寫照。

七步詩

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饒,曹丕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曹丕被詩句打動,不忍心傷害弟弟,便饒恕了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