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長吊村

東長吊村

東長吊村(即:東長窵村)2010年有村民300餘戶,1198人。耕地750畝,2002年核實為648.818畝,1999年北繞城高速公路徵用89.801畝,2001年開發區徵用150.604畝。清初有村,《兩縣續志》清末已為東、西長窵村,當地人把長“條”稱作為長“窵”而得名長窵村。駐東長窵村委會。 為配合修建西安北火車站,2008年,該村已整村拆遷。

一、村莊位置

位於西安市政府北約4公里處,新建的西安北火車站正前方。鄰村有南黨村、西長吊村、西三村、東一村、李家街村、麻家什字村、蔡家村。

二、地理特徵

該村屬於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氣候區,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年最高氣溫在38攝氏度左右,年最低溫度在-8攝氏度左右。無霜期平均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1.3℃,平均最低溫度-3.8℃;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6.3℃-27℃,平均最高氣溫32.2℃;年平均氣溫13.6℃。

三、村莊來歷

相傳,清代多為回民居住。大多數人以做“罈子”謀生(以白土善土做“罈子”,一種日常生活用具),當地人稱該村為“壇莊”,因其在西長窵之東,故人們慣稱“東壇莊”。清嘉慶《長安縣誌》稱東、西長窵二村,但東長窵、壇莊名稱同時並存。解放後定名東長窵村,漢字化繁為簡時將“窵”改為了“吊”。

清鹹豐同治二年間(公元1861-1863年),陝西回民起義,壇莊回民夥同八馬等地回民,揭竿回響,在與清兵血戰中,為了戰略轉移,壇莊回民與義軍向甘肅一帶大量轉移遷徒。之後大多數商州和少數河南等地逃荒者陸續到此定居,開荒種田,逐步形成東西走向的東長窵村落。

四、經濟狀況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深化改革,發展多種經營,村有50型拖拉機3台,小四輪拖拉機8台,收割機3台,汽車12輛,機動三輪車30餘輛,有奶牛64頭,商店5家。村民生活也發生了根本變化。衣著多為化纖、絲、麻、毛呢製品,飲食已由溫飽型過渡為營養型,住房以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代替了茅草棚,砼路面代替了土泥路,腳踏車、三輪車、機車取代了步行。煤氣灶、電風扇、洗衣機戶戶均有。

西安解放後,東長窵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平整土地400餘畝,引污水洗鹼,變鹽鹼地為良田;在改修15眼舊井的同時,又打新井30眼,修建乾渠1100多米,支渠200餘米,把300畝鹽鹼地變成旱澇保收的水澆田。這裡農業生產是糧菜各占一半,糧食比解放前增加了8倍。

改革開放以來,大棚蔬菜和養殖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2000年以後村民從事運輸業、建築業以及年青人在外創辦企業成效顯著,村民收入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村貌的煥然一新和民風的積極上進。隨著村莊路網、電網的不斷建設,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級規划走向了正軌。該村1993年人均收入已達到1235元,2001年人均收入已達8138元,2001年-2004年各年經濟收入為:660萬、660萬、140萬、180萬。2008年收入達到3000餘萬。

五、村風文化

隨著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越來越多的舊風陋習被摒棄。解放前的父母包辦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被徹底打破,新風尚下提倡自由戀愛、和諧生活。舊時婦女在家庭、社會中沒有地位,被迫裹腳等習俗也一去不返,婦女開始參加競選、擔任幹部,真真正正撐起了“半邊天”

東長窵村民風淳樸,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村內文化活動豐富。90年代,村民集資籌辦鑼鼓秧歌隊,逢年過節為四鄉八里送去慶賀;為追根溯源,祈禱祝福,村里隔年辦廟會、唱大戲、祭祖先;拆遷後,村民在外過度,少有來往,為增強溝通,團結村民,老幹部任聰善和於新慶組織成立了“長樂苑秦腔藝術班” ,並利用村內大學生資源將秦腔藝術班推向網路,吸引了無數秦腔愛好者前來學習交流,大力弘揚了傳統戲曲文化,豐富了村民文化活動。

1949年-2013年曆任村級主要幹部有:王振海、於宗英、李德才、郭福有、郭福全、於忠科、於八斤、於新慶、王官印、於新社、於正平、李建華。

歷任村黨支部書記有:李德才、李志明、郭福家、趙正社、梁有才、王正選。

六、東長窵村史

(一)、漢壇坊及村名的來歷

90年代,《漢城鄉志》記載,當時村上有192戶,789人,耕地750畝,清初有村。《兩縣續志》記,清末已為東、西長窵村。當地人把“長條”稱作“長窵”而得名東長窵村。

村上老人說,地方志記載,說我村是清初有村,不完全正確。聽先輩說,西漢時,因我們村處在渭河邊,是當時草灘渡口的貨物集散地,人口稠密,人來人往,各種貨運商品需要裝卸,當時因經濟不發達,生產水平低下,罈子就成為了裝貨物的器具,做罈子的作坊隨之應運而生。當時有不少商人開起了“壇坊”,已有不少人居住下來開辦作坊、旅店、飯館等。可見,西漢時,這裡就有了村落——“東壇莊村”,就是東長窵村最早的雛形。老人們的口述中,看出從“壇坊”到“壇莊”,尤其是“罈子”製作傳承有著千餘年的歷史。

老人在聊起鄉情時說,聽先輩說,當時有一個很有文化的人給我們村起了一個名字,叫鳳凰的“安全鳥穴”即“窵”。西漢時,在長安城東牆外,有一個“鳳凰城”,而我們村就是鳳凰的巢穴之地,我們村稱“窵”是遙遠之意,鳳凰從遙遠的南方飛來,到我們這裡築巢,作為“安身”之地,也就是來到我村作為歸結之地。

從“壇坊”到“安全鳥穴”,“壇莊”,再到“東長窵”,名字的變化,反映出這個村莊在區域記憶體在、發展、變遷有著兩千餘年的悠久歷史。

(二)、四大先生及八大姓

解放前,村裡有著四鄉八里家喻戶曉的 四大先生

任先生:任月征,繼承祖傳秘方,專看被瘋狗咬傷的患者(現稱:狂犬病)。解放前,村民為了防賊、防盜,家家戶戶都養狗,幾乎每天都有被瘋狗咬傷的人,患者來找任先生,他待人和藹可親,服務熱情周到,隨叫隨到,不辭辛苦,治狗咬傷是祖傳的秘方,藥到病除,見效快,贏得了鄰坊四周人的尊稱“任先生”。

苟先生:真實姓名不詳,是四鄉八里少有的修理、安裝、製造彈花機的能人,他為人厚道,修理技術專業,收費低,質量高,因姓氏為苟,被人稱為“苟先生”。

梁先生:梁發俊,人稱“教學先生”。是私塾的先生,此人教學嚴謹,對學生嚴格要求,教學質量高,深受學生讚譽,四方家長慕名而來,將孩子送到這裡受教。在梁先生的培養下,不少學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人才,其中不乏有抗戰軍官、秦腔演員。

王先生:王統齊,是大名鼎鼎的中醫骨科醫生。北郊一帶甚至外省市的人都知道正骨王家的王先生,有云:凡骨折、跌傷患者,要治此傷,非找“王先生”不可,可見其醫術之高。

“四大先生”在四鄉八里家喻戶曉、無人不知,東長窵也因此成為了區域內一張“名牌”村。

追根溯源,東長窵村在兩漢時就有人居住,已形成村落。千餘年來,戰爭連綿不斷,時而有人,時而人去樓空,但居住的人卻從未斷,可見此地乃“風水寶地”。現在的東長窵人是清初陸續從陝西商縣逃難落居於此,開荒種地形成村落。他們來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帶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可稱為“客家人”。村民的姓氏也趨於多樣性,據2010年村拆遷前統計,人口1198人,272戶,較大的姓氏有 八大姓:於、王、梁、陳、郭、任、李、左。

(三)、村中名人軼事

王瑜:抗戰前是西安國民黨部隊的軍需官,曾負責鐘樓警報工作。之後不久,經西安地下黨介紹,投身革命,到延安上了軍事大學。解放後,回到村里探親一次,之後再沒有回來。聽老人說,他曾任芬蘭駐華使館武官參事,以後還做什麼就不知道了。

王振邦:解放戰爭時期,名義上是地方上的保長,實際是草灘地區地下黨長底峽敵後武裝隊隊員。曾參加劉吉堯部隊偵察隊。1949年4月23日,草灘解放前夕,帶領10名武工隊員,配合解放軍一舉消滅了反動組織“九宮道”。

於兆祥:解放前是陝西著名的秦腔旦角演員,他的唱腔傳遍了陝甘地區。

東長窵村  任軍鵬 攝影 東長窵村 任軍鵬 攝影

任聰善:解放後,村里第一位處級幹部,歷任漢城鄉政府財政所所長、黨政辦主任,草灘鎮副鎮長、副書記,六村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撰寫:任聰慶

編輯:任軍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