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
經營理念為社會創造價值:服務社會,為節約中國作貢獻;
為客戶創造生活: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真正實現企業生產製造節能化,;
為員工創造機會:創造發展空間,提升員工價值,提高公司人的工作生活質量。
以人為本,誠信至上
企業精神創新、務實、團結 、高標準、專業化
開山歷史
1956年,公私合營的衢縣新啟鐵工廠成立,這便是開山集團的前身,從公私合營到1994年的股份制改革,再到1998年徹底的民營化改制,開山走過了一段漫長曲折的路途,可以說,開山的成長和發展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
上世紀90年代,受制於傳統國企的種種弊病,開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陷入了困境。1994年,開山在衢州第一家改制為國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董事長曹克堅買下開山40%的國有股時,開山公司進行了徹底的民營化改制,此時的開山公司已是舉步維艱,年銷售收入不足7000萬元,年納稅額不足 100萬元,實際月虧40多萬元。
“要想搏市場,鐵腕鎮開山” ——民營化改制後的開山開始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建立運行規則,重塑企業文化。採取鐵腕手段,讓開山的各項管理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軌道。一直持續到2001年,開山逐漸走出了困境。2002年,剛剛恢復元氣的開山對今後的發展開始了重新的定位和思考,開山當時單一、低端的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讓公司董事長曹克堅感覺到了危機,他不無先見地指出:“這種‘低成本,拼價格’的發展模式注定無法持久;要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必須借鑑國外先進企業的經驗,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附加值,拉長產業鏈,進入新領域,開拓新市場,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經過一年多的調研,2003年底,開山提出了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4211”戰略,從產品和市場兩方面指明了企業未來的方向。在發展路徑上,開山有意識地走上了一條追求“製造體系完整,裝備一流,具備核心製造能力”的道路。從2001年起,開山通過併購和自建創辦了十幾家公司,涉及鑄造、壓力容器、壓縮機至工程機械的眾多領域。
2004年,開山的領導層認識到螺桿空壓機替代活塞空壓機是大勢所趨,但要實現螺桿機在中國的普及,很自然地要把占螺桿機成本大頭的進口螺桿主機國產化。曹克堅首先找到了一家美國公司,想引進他們的技術,可是由於這牽涉到了核心技術,國外公司拒絕了開山的合作要求,這件事情強烈地刺激了董事長曹克堅,他決心要自己掌握螺桿主機的核心製造技術,這個時候,曹克堅了解到,西安交通大學也在搞螺桿主機,而且申報了國家863計畫項目, 2005年9月,開山與西安交大簽訂了技術開發協定,就螺桿主機項目達成了戰略合作。2006年初,開山提出了“讓螺桿機價格大眾化”的口號。10月,開山製造的第一台螺桿主機下線。2007年,上海臨港開山工業園開建。到今天,開山已經完成了從5.5kw到355kw全譜系螺桿主機的開發,共18種基本機型,形成了月產2500台螺桿主機的生產規模,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在中國市場上,螺桿空壓機的價格也因此從過去的1萬元每立方米,被拉低到了5000元每立方米。開山的“空氣動力中國芯”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採購經費。
近兩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開山已經實現了從“規模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華麗轉身。科學發展觀在開山的十年發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09年五月,國際頂尖的螺桿壓縮機專家湯炎博士加盟開山,同時,開山北美研發中心在美國西雅圖成立,“北美研發 中國製造”標誌著開山集團站在了世界壓縮機行業的技術前沿。
斗轉星移,民營化改制十年以後的開山經過了艱難的蛻變終於迎來了鳳凰涅槃般的重生。現在的開山集團是國家級大型企業,列入浙江省人民政府“958”技術趕超計畫和裝備製造業重點培育企業,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鑿岩機製造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空壓機生產企業和內資企業中最大的螺桿壓縮機製造商,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及非洲、拉丁美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擁有國內一流的精密加工機械近千台,已形成一個技術先進、裝備一流、結構完整的機械製造體系。集團現有18家成員公司,員工4100餘人,總資產近18億元。集團擁有健全的行銷網路,優質的銷售服務體系,主要生產鑿岩機組、螺桿式空壓機、潛孔鑽車等9大系列18大類800多個產品。開山集團在全國行業內第一家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也是壓縮機行業首批獲國家免檢產品稱號的企業。
10年篳路藍縷,開山集團已從一個普通的農機修造廠發展成為一個產業鏈完整、技術先進、裝備一流,擁有核心技術和從事高端產品製造的大型先進裝備製造骨幹企業。如今的開山領導人又規劃了一個新的藍圖:五年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壓縮機製造企業,十年建設成世界頂尖的壓縮機製造企業,最終把開山建成為世界壓縮機製造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