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崇禎年《東莞縣誌》載,洪武十七年(1384年),指揮使 常懿見東莞縣城狹細逼仄,開始實施擴城計畫,新城主要向西南和東南方擴展,將缽盂山(即今日人民公園)和道家山(即今日文化廣場一帶)囊括入城中,擴城後的縣城有四座城門,東門曰和陽(今東門廣場)、南門曰崇德(今人民公園南門廣場一帶)、北門曰鎮海(今北門橋一帶),而迎恩門就是在擴城之後修建的縣城西門。
迎恩門原建有瓮城,俗稱“仔城”,以增強城池防禦能力。仔城上刻有“迎恩”二字。因古代由廣州城到東莞城宣旨的朝廷官員都由西邊水路來,所以西門名“迎恩”,意即“奉迎聖恩”。
受天災與兵禍影響,明清歷代都對城樓修葺或重建,隨時缺壞補治。
清鹹豐四年(1854年),反清組織三合會首領何六在東莞石龍回響洪秀全太平天國起事 ,率眾流民進攻縣城,城內寺廟、衙署連同城樓遭到焚毀,戰事過後,官府因財力拮据,城樓從簡獲修。
民國時期,隨著西方城市規劃理論的傳入,因經濟發展,城市擴張與市政建設對土地的需求日增,城牆和城門這種“封建舊物”嚴重阻礙城市發展,應該被淘汰拆除,全國掀起第一輪拆牆運動。省城廣州、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牆均在這個時期被拆除。但東莞縣城並沒有跟隨這股時代風氣,縣城城牆相對完整地保留下來。
1938年日軍入侵東莞,同年11月20日夜晚10時莞城淪陷,東段城牆在戰鬥中塌陷,日軍由東門進入莞城。至1949年前,莞城的城牆東段與南段基本已廢,東門與南門上的城樓已無存。
1952年,因縣城需要擴建馬路,城牆上的紅砂岩被拆下用作鋪設路基,城牆夯土層逐漸被挖取用作民房建造。現東莞市人民公園仍然遺存一段古代東莞城牆的夯土層。
1958年西城樓大修,改建為重檐歇山頂,拆除城內東莞資福寺(址今莞城中心國小)的大雄寶殿,將大雄寶殿的綠色琉璃瓦用到西城樓屋頂上。
1975年為舒緩交通壓力,在原本唯一的門洞兩邊各加一個門洞,變成三個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