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三中

東至三中

東至三中始建於1978年,當時的建制是普通初級中學,1991年9月,經縣委、縣政府研究同意和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三中設定高中部,成為普通完全中學,1994年升格為池州地區重點中學,2003年,被評定為安徽省示範高中。

基本信息

東至三中

東至三中東至三中

1991年以後的十年間東至三中在各方面的重視與支持下,辦學條件逐步最佳化,科教樓、教學樓、綜合樓、公寓樓拔地而起,實驗館、圖書館、生物陳列館相繼建成,電腦室、語言室、多功能教室一應俱全,學校藏書10餘萬冊。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歷年的高校招生統考和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連創佳績。在1994年以後的多次計算機競賽中,三中代表隊連續多次取得全省、全市前三名的好成績。在1998年的全國高校招生統考中,三中應屆考生金星以681分的總成績奪得全省理科狀元

目前,學校占地已達70餘畝,其中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在校學生4千餘人。學校秉承“愛三中、爭上進、求發展;育名生、出名師、創名校”的辦學宗旨,形成了“勤奮、嚴謹、求真、進取”的優良校風,先後獲得東至縣辦學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學校,池州市文明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規範化考點學校和安徽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中學政治課教改實驗基地學校等光榮稱號,並獲得教育部、團中央組織的全國首屆中國小藝術展演二等獎,全國“光輝的五十年”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國家級優秀組織獎,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優秀讀書俱樂部”稱號。

學校校長

校長:陳一後

東至三中東至三中

政治面貌:黨員

民族:漢

學歷:大學本科

職位:高級教師

Ø個人履歷

1982年7月調入東至縣第一中學,任語文教師.班主任

1985年7月調入東至縣第二中學,先後擔任語文教研組組長、教導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副書記。東至縣教育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黨總支副書記,現任東至縣第三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任教20年,有12年擔任高三畢業班教學工作,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指導學生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競賽,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學科獎,積極參加教研教改,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1995年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語文教師”;2001年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2004年池州市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曾任池州市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

文明校園

2008年3月11日,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表彰了一批成績突出的文明創建先進典型,我校被命名表彰為“池州市首屆文明校園”。學校要求藉此東風,進一步搞好文明創建工作,緊緊抓住文明創建工作不放鬆,大力倡導文明禮貌,大力倡導校園美德。全校師生要珍惜這個榮譽,形成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新局面,推動全校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使文明創建工作更上一層樓。

慰問職工

在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9月9號上午東至縣領導史孺牛施慧春、張箐等在校長陳一後,副校長張偉東、唐明利的陪同下來我校看望慰問教職工。

東至三中東至三中
東至三中東至三中

課件教案

我準備這樣設計第一節課

新學年第一節課雖然不是至關重要,但確實是非常值得教師們認真對待的。有經驗的教師會花不少時間和精力去準備第一節課,成功的第一節課將會使學生對以後的學習充滿信心、充滿期待。因此,第一節課的教學目的及教學任務不應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多少信息技術發展歷史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在於運用多種形式、手段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建立起融洽、親和與平等的師生關係。

幸運數字

女兒國小畢業就要升入國中了,一天,學校通知我去領取入學通知書,同去的還有另一位同學的家長。那位家長拿到通知書一看,立即非常開心,說通知書上的號碼是她女兒的幸運數字,她女兒一定會非常高興來這裡讀書。無獨有偶,回到家裡,女兒一看通知書也十分高興,說通知書上的號碼也是她的幸運數字,於是,原來因為路途遠不太願意去該校讀書的她,開始改變了態度。

我沒有去該中學核實他們是否精心研究過全體學生的幸運數字,但是,巧合的幸運數字使兩個學生馬上對學校、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了好感、愉悅感,確實讓我感到有點意外。我問過女兒,他們班的小朋友都有幸運數字,他們是非常看重的。當然。作為教師,我不贊成學生有這種近乎迷信的幸運數字,但是,既然這種情況在學生中間已普遍存在,我們不妨在信息技術課中利用一下、引導一下,為信息技術教學服務。

設計A:設法秘密調查學生的幸運數字,記錄下來,在第一節課上課前,把信息技術課中能用到的相關號碼,如上機座位號碼、登錄用戶號碼等,安排成與學生幸運數字相聯繫的號碼(號碼可以不連續,還可以加ABCD等英文字母加以區分)。第一節課一開始,可以將各種號碼印在精緻的小紙片上,分發下去,讓學生和教師一見面、一接觸信息技術課、一進入計算機教室,就產生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提問加分

我在華南師範大學參加培訓期間,曾有幸聆聽過一位非常有名的博導上課,他非常鼓勵學生向他提問,上課時每講完一段內容,就要求聽課者中必須有人提問,哪怕是最簡單的問題也行;如果學生沒有問題,那么接下來他就要開始“狠狠地”向學生提問,問得我們聽課的人都十分緊張,恨不得趕快將所學的內容完全吃透。他對博士生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問題提了多少。據說,他帶出來的博士生特別會鑽研,也特別有見解。

信息技術課如何改變學生向教師提問少或沒有問題這種現象呢?首先,教師的講課要儘可能有啟發性,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有問題可提;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提前發現、尋找問題;要鼓勵、引導學生善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要進行積極的、很有建設性的評價,讓學生明顯感受到被鼓勵,產生“附屬內驅力”。

設計B:第一節課就告訴學生有關提問的計畫,請信息技術課代表每節課記錄同學的提問情況,凡是在課堂上能提問題的學生都給予加分,問一次加一分。第一節課每人必須有問題向教師提,因為第一節課的內容非常適合提問,有關計算機發展歷史方面的問題很多,教師要預先準備許多相關問題的答案。上課開始後,教師在簡單、概括性地講授課本內容後,就可以開始讓學生提問。

為了保證隨時發揮這種機制的作用,教師要經常公布提問成績,期中、期末還可以將提問成績計入總分中。

師徒對子

寧波市教育局有一個非常好的傳統,每位特級教師必須帶幾個有發展前途的同學科教師作為徒弟,由特級教師傳授教學經驗,三年一屆,每屆都進行一次非常隆重的拜師收徒儀式,每屆都對徒弟進行全面考核,成績優秀的徒弟在評職稱、評先進等項目上優先考慮。

作為特級教師,我帶了四個徒弟,在帶徒弟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師徒相互學習所帶來的好處,同時更感到作為師傅的責任感,許多時候、許多問題上會自覺地自我加壓,用加倍的努力學習,以保證自己有足夠的知識來指導徒弟;同樣,作為徒弟,他們也會感到機遇與壓力並存,會自覺提高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

有一天,我在家裡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孩子氣很濃的聲音,自稱是我女兒的“徒弟”。徒弟?不錯,我女兒接起電話,一本正經地告訴對方這個該怎么搞那個該怎么弄。放下電話,女兒顯得非常得意,在學校的樂隊里,教師安排她指導一位低年級的同學,她成了“小師傅”,完全沒有了過去那種非常討厭去學校樂隊訓練的神情,因為學校樂隊訓練經常占用她的“業餘時間”。

新學期第一節課面對的是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很多教師會運用小組互幫互學的形式,這種形式很有效但缺乏長久性,我們不妨也搞師徒結對的形式。

設計C:第一節課,在教師進行自我介紹後,請各位同學將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進行簡單介紹。教師結合課前了解的情況,確認好“師傅”與“徒弟”的名單。介紹一結束,教師就宣布師徒名單,可以一個“師傅”帶幾個“徒弟”,也可以一個“徒弟”跟幾個“師傅”,“師傅”與“徒弟”關係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師傅”學習成績被“徒弟”超過了,就不再是“師傅”,甚至成為別人的“徒弟”。

角色互換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題目依稀是《我覺得考試可以這樣進行》,已經記不起作者的姓名了,內容大致是這樣:一次單元測驗,教師出的題目存在嚴重的錯誤,被一名學生髮現了,教師及時改正。第二次單元測驗,教師突發奇想,乾脆把測驗題目讓給學生出。於是,教師提出一些要求,學生非常熱烈地出了上百道題目,最後由教師進行篩選,選擇組成一張試卷,後來進行測驗,發現效果不錯。

這是一次成功的師生角色互換。如果這位教師能事先聲明將本班學生出的題目給另一班學生測驗,要求學生提供參考答案,考試後的情況會反饋給出題目的學生,還會特別指出是誰出的題目,該題目有多少人沒能答出來……相信學生會更加賣力和高興。

設計D:第一節課,先選擇一位學生當“老師”,按自己的理解講授內容。接著,讓全體學生當“老師”,教師作為“學生”,當“老師”的在下面提問,當“學生”的在講台上回答問題,要求“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必須有答案。“學生”可以講究一些策略,有時會被“考倒”,有時還不肯承認錯誤,讓“老師”們更加有積極性。

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安排學生就第一節課的相關內容上網搜尋,以積累足夠的資料來考教師,甚至可以師生同時在課堂上上網,邊學、邊問、邊查、邊答,有效地激勵學生的“認識內驅力”,效果一定不會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