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東羊后土廟VI-403
簡介
東羊后土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
地址:堯都區土門鎮東羊村
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毀,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現存大殿、獻亭、戲台等,其中戲台仍保持元代風格。
戲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寬7.47米,進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閉,十字歇山頂。台階高1.75米,台寬7.75米,深3.5米,台前豎有二根園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蓮柱礎,柱上浮雕蓮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圖案,內檐梁架斗栱三層,疊成八卦形藻井,結構別致精巧,故戲台又稱八卦亭。戲台後牆壁畫栩栩如生,東羊元代戲台是全國僅存七座早期戲台中最為精巧的一座,工藝精湛。是研究元雜劇在平陽一帶發展歷史和金元時期戲台建造規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毀,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現存大殿、獻亭、戲台等,其中戲台仍保持元代風格。出臨汾城西北,車行15公里,便來到全國聞名的元代戲曲舞台所在地——東羊東嶽廟。
歷史
戲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寬7.47米,進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閉,十字歇山頂。台階高1.75米,台寬7.75米,深3.5米,台前豎有二根園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蓮柱礎,柱上浮雕蓮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圖案,內檐梁架斗栱三層,疊成八卦形藻井,結構別致精巧,故戲台又稱八卦亭。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毀,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修,現存大殿、獻亭、戲台等,其中戲台仍保持元代風格。戲台坐南朝北,平面正方形,面寬7.47米,進深7.55米。正面敞廊,三面封閉,十字歇山頂。台階高1.75米,台寬7.75米,深3.5米,台前豎有二根園形抹角石柱,下有覆蓮柱礎,柱上浮雕蓮花和牡丹花生童子的圖案,內檐梁架斗栱三層,疊成八卦形藻井,結構別致精巧,故戲台又稱八卦亭。戲台後牆壁畫栩栩如生,東羊元代戲台是全國僅存七座早期戲台中最為精巧的一座,工藝精湛。是研究元雜劇在平陽一帶發展歷史和金元時期戲台建造規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戲台後牆壁畫栩栩如生,東羊元代戲台是全國僅存七座早期戲台中最為精巧的一座,工藝精湛。是研究元雜劇在平陽一帶發展歷史和金元時期戲台建造規制的重要實物資料。歷史上的東羊東嶽廟香火很旺,廟宇內整日煙霧繚繞。正殿里供奉的是3米多高的東嶽大帝塑像,東廂房是十八層地獄塑像,西廂房是十八羅漢及一些不知名的神塑。每年三月十二是后土娘娘的生日,周邊村莊的人們前來趕廟會,人山人海。土改時期,東嶽廟內成了村裡的國小校,他和村裡的孩子們在這裡上學。上世紀七十年代,因改建教室便把東西廂房拆掉了,後因東嶽廟正殿成為危房,山牆、後牆快要倒塌,村民便用木柱支撐起來,又怕學生進去玩耍發生危險,村里索性把正殿也給拆毀了,整個廟宇唯一留下來的就只有后土聖母殿了,東羊村東嶽廟也就有了另一個名字——后土廟。
聖母殿讓人大開眼界。身著明代服飾的后土聖母、媧皇娘娘、碧霞元君眾星捧月般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她們的髮式採用特髻,特髻上有四個金孔雀,口銜珠結,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孔雀各一,中間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髮式。三位聖母面部豐腴,額中央飾有金色額黃,與娥眉、紅唇相得益彰。三位聖母的服飾均為外著披肩,穿交領大衫,胸背有補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環帶,足穿雲頭鞋,彰顯出女性的尊貴。旁邊的侍女形象逼真,頭戴黑色氈帽飾垂帶,帽頂有金色花細及鳥雀銜珠。額部有額黃,面額豐滿,身著較長的比甲,內裙外露,應是明萬曆年間的一種裝束。更有一侍女在造型上一反過去生硬古板之風,猶推屋門半遮面,可與晉祠宋塑侍女的清雅飄逸、純情自然相媲美。在這些精美的明代塑像周圍及大樑上,點綴著木刻懸雕龍鳳呈祥;站在牡丹團錦上的各路神仙,手持朝牌更是惟妙惟肖。
現如今,這些精美的雕塑或缺臂或斷手,更有甚者身首異處凌亂地堆放在牆邊。且大多色彩已嚴重剝落。神像背後及大梁周邊的木雕懸塑,或彎曲、斷裂,或搖搖欲墜,在塵土的籠罩下,仍掩飾不住她的美輪美奐。環顧四周,大殿四處透風,外面的山牆多處開裂。
建築
戲台坐南向北,正面敞朗,三面封閉,台前兩側豎有高約5米,寬40餘公分的兩根正方形抹角石柱,下有復蓮柱礎,柱上浮雕著蓮花童子,後台正面一幅元代壁畫——《鍾馗捉鬼圖》,栩栩如生。更為叫絕的是整個舞台,沒有一根大梁,而是用斗拱和井口枋層層相疊,形成的“八卦攢頂”,堪稱我國古代建築的一絕。東羊戲台規模宏大,是元代戲台中的佼佼者。台口寬7.75米,台體深3.5米,這么闊綽的建築坐落在1.75米高的台基上,敞朗、亮堂,在其上演藝真是最佳場所,先人的精明從歷史深處投遞出來了。更別說,台前兩側還有石柱,石柱上鐫刻著蓮花、童子;頂部為十字歇山式,內檐梁架上由三層斗拱疊成藻井,為八卦形,又稱八卦戲台;台後有背牆,牆上畫著鍾馗降貪圖,於今看來這是一幅珍貴無比的圖畫了。畫上的鐘馗怒目圓睜,手舉利刃正向胯下的猛獸刺去。這猛獸就是貪。遍查獸名,各類動物比比皆是,唯獨不見這貪哪!原來這貪不是別物,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住吞太陽”的那個貪哪!不知世上有沒有貪這種動物,但是,聰明的前人將之活化在了此處,意在提醒人們千萬不要因貪圖享樂而死在鍾馗的利刃之下。如果當今之世需要一幅反貪圖畫,以警貪官,以扼物慾,那就不用畫家費盡心血再創作了,這幅鍾馗降貪圖便可以拿來所用,大量印行。文化
“說到東羊戲台,不得不從戲劇談開來。”著名散文家喬忠延如是說,早在唐代,我國已有了“歌舞戲”和“參軍戲”。特別是到了宋元時期,逐漸發展成為以人物角色表演故事的“雜劇”。舞台也隨戲劇藝術的發展,由最早的平地圍欄戲場,發展為平地築台四面圍觀的“露天”舞台。到了元代,蒙古人把山西作為自己的大後方,因平陽府一帶很少受戰亂破壞,百姓安居樂業,加之平陽百姓好笙歌,戲劇藝術盛極一時。這裡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每逢廟會必唱大戲;一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二來祈求驅邪避禍、家人平安,唱戲本身就是酬謝神靈的一種儀式。這個戲台完全是靠村民的布施修建的,建成後連唱大戲數天,很多名角都先後在這個舞台上亮過相。凝固在戲台上的歷史
東羊后土廟位於臨汾市城郊,過汾河,驅車往西北而行,片刻就到了。開門進廟,一座戲台赫然於眼前,不由人不得不發出讚嘆,原來這是一座元代戲台。元代戲台在今天已很為少見,據說遍及中華也只有8座了,而這些戲台卻全部在山西南部,散落在東羊后土廟的周邊。屈指一數:魏村牛王廟、王曲東嶽廟、武池喬澤神廟、曹公村四聖宮……一座一座安然而臥,蘊蓄了歲月的往事。
這就十分引人深思:為什麼在它處鮮見的元代戲台,會倔然生存在足下的土地?為什麼無獨有偶,還會形成一個群落?我們只好登上戲台,向歷史深處遠眺了。
在古老的戲劇天地里,我們看到,臨汾在元代是個極為繁盛的戲劇搖籃。那時候,全國的戲劇中心有兩個,一個是北京元大都,一個是臨汾古平陽。而古平陽要比元大都早30年。也就是說北京那箇中心是由臨汾轉移過去的。元雜劇是中國文藝史上濃彩重墨的一筆。這一筆的落就不是因為元統治者對戲劇的重視,而是由於他們對戲劇的忽略。元代初期,立足未穩,無暇問津戲劇,戲劇這時唱出了人民的心聲,胸中的悲情。而當元代統治者也要享受戲劇的時候,戲劇就不能淋漓盡致地抒發百姓心志了。戲劇進京、進宮,成為統治階級的貢品,而這時的廣眾卻遠遠疏離了它。也就是說,當元大都成為戲劇中心不久,戲劇就逐漸衰弱,以至消亡。紅盛一度的戲劇似乎就要日薄西天,永久的降下帷幕了,不禁讓人為之憂慮。
其實大可不必,就在此時,古平陽至陝西韓城一帶悄悄興起了河汾民歌,也就是流傳在黃河、汾河流域的民歌。這民歌自然充滿了民情心志,傾吐著心胸塊壘,因而,它能很快傳播開去。這就是現在還傳唱的梆子戲。所有的梆子戲都是從這裡起始的,山西梆子、蒲州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以及陝西的秦腔、眉戶都在這裡。
這或許就是元代戲台沒有隨元雜劇一起消亡的原因。因為,梆子戲也需要戲台,戲台也能演梆子戲,所以,戲劇一代一代傳唱,戲台也一次一次修復,倔然走進了我們的目光。如今,在我們的目光里只有戲台了,那戲台上難以再上演戲劇了,這或許是戲劇發展的需要。發展了的戲劇要宏大的戲台,要精美的樂池,要協調的燈光,顯然,元代的戲台落後了,無法承載時代的需求。這或許也是元代戲台迅速消亡的原因。所幸,臨汾的元代戲台存留下來了,我們雖然看不到其中上演的戲劇,卻可以透過戲台憑眺比戲劇還繁雜多姿的歷史。
東羊戲台規模宏大,是元代戲台中的佼佼者。台口寬7.75米,台體深3.5米,這么闊綽的建築坐落在1.75米高的台基上,敞朗、亮堂,在其上演藝真是最佳場所,先人的精明從歷史深處投遞出來了。更別說,台前兩側還有石柱,石柱上鐫刻著蓮花、童子;頂部為十字歇山式,內檐梁架上由三層斗拱疊成藻井,為八卦形,又稱八卦戲台;台後有背牆,牆上畫著鍾馗降貪圖,於今看來這是一幅珍貴無比的圖畫了。畫上的鐘馗怒目圓睜,手舉利刃正向胯下的猛獸刺去。這猛獸就是貪。遍查獸名,各類動物比比皆是,唯獨不見這貪哪!原來這貪不是別物,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住吞太陽”的那個貪哪!不知世上有沒有貪這種動物,但是,聰明的前人將之活化在了此處,意在提醒人們千萬不要因貪圖享樂而死在鍾馗的利刃之下。如果當今之世需要一幅反貪圖畫,以警貪官,以扼物慾,那就不用畫家費盡心血再創作了,這幅鍾馗降貪圖便可以拿來所用,大量印行。
就要離開東羊戲台滿載而歸了,忽然想起魏村元代戲台與此不同呀!那是三面敞口的樣式,也就是說,其時觀眾不光在台前可以看戲,在台左、台右都可以看戲。而這戲台僅能在前面觀看了,這是何故?仔細查看石柱上的刻字,時在元代至元二十年,即1345年,這戲台比魏村戲台晚了50年。哈呀,歷史文化前進的腳步也收藏在這裡了!
東羊元代戲台,中國的藝術瑰寶,人類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