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東漢綠釉陶六博俑【類別】:
陶器【年代】:
東漢(公元25──220年)【文物原屬】:
【文物現狀】:
1972年河南省靈寶縣出土【簡介】:
通高24厘米,長28厘米,寬19厘米。紅陶胎,底座與俑分模製作。座之兩側跽坐兩俑對博,中間置一長方形盤局,其一邊置六根長箸,另一邊置方形博局,博局兩邊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間有兩枚圓“魚”。博局與俑皆施綠釉。
東漢綠釉陶六博俑是東漢文物,1972年在河南省靈寶縣出土。
綠釉陶六博俑是東漢(公元25──220年),1972年河南省靈寶縣出土,通高24厘米、長28厘米寬19厘米,紅陶胎,底座與俑分模製作。
介紹 外形 特徵六博又作陸博,是古代一種擲採行棋角勝的博戲。 1974年,甘肅靈台出土了一組六博銅俑,時代為西漢。 六博棋是中國古代棋戲的一種,這種棋由兩人玩,雙方各有6枚棋子。
歷史 歷史上的六博俑 參考資料六博棋是古代棋戲的一種,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都非常盛行。這種棋由兩人玩,雙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當於王的棋子叫“梟”,另有五枚相當於卒的棋子叫“...
歷史 組成 形制 比賽方法 研究六博,又作陸博,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稱為六博,以吃子為勝。其中的古玩法大博,由於是與象棋一樣要殺掉特定棋子為獲勝,...
漢朝-六博 兵種棋戲 兩種玩法 各地變化 規則六博棋是古代棋戲的一種,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都非常盛行。這種棋由兩人玩,雙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當於王的棋子叫“梟”,另有五枚相當於卒的棋子叫“...
歷史 形制 玩法《文博》為文博考古類學術期刊,陝西省一級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文博》創刊於1984年,在國內外享有學術聲譽和擁有多層次的讀者群。
期刊簡介 辦刊宗旨 主要欄目 參考論題 來稿注意事項樂舞雜伎俑、靈寶張灣出土的綠釉六博俑、四川資陽出土的吹笙俑、成都天回山出土... 東漢石俑,以河北望都2號墓出土光和五年(182)雕刻的騎馬石俑最為出色...已作鏤空處理,顯示圓雕技藝益趨成熟。四川省出土東漢石俑較多,其中,重慶...
基本簡介 石雕 玉雕 陶塑 木俑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展廳介紹 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