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東港鎮](/img/c/ed7/nBnauM3X1QDOyEzM5E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xk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
![東港鎮](/img/7/602/nBnauM3X1MjNyUjM4E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xk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清天命六年(1621年)屬後金勢力範圍。順治初年,清政府從窟窿山起設柳條邊。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為岫巖廳轄。清光緒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東溝以東至愛河地設定安東縣,治所沙河子(今丹東市區沙河鎮),隸屬奉天府鳳凰直隸廳。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安東縣歸奉天省東邊兵備道轄。宣統元年(1909年)東邊道改名興鳳道,又屬興鳳兵備道轄。
1913年屬東路觀察使。1914年屬奉天省東邊道。1929年直屬遼寧省。1932年2月,屬奉天省。1934年10月屬安東省轄縣。1937年12月,析置安東市。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立安東縣民主政府,駐地由安東市遷至大東溝(今大東鎮),歸安東省管轄。
1949年4月21日屬遼東省。1954年屬遼寧省。1955年為安東專區轄。1959年1月屬安東市。1965年1月20日,安東市更名為丹東市,安東縣更名為東溝縣,以駐地大東溝得名。太東溝因地臨浩翰的黃海,縣城附近有一條受海潮沖刷形成的大潮溝,初名“太平溝”,後以自然她理實體特徵和方位更名為大東溝。1993年6月18日,撤銷東溝縣,設立東港市(縣級)。(以上摘自“遼寧地名信息網”)
![東港鎮](/img/6/3f4/nBnauM3XwMDO1IzN4gD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4g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00年,東港市轄3個街道、18個鎮、3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4034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大東街道65936新城街道34040新興街道36761前陽鎮73398孤山鎮48307北井子鎮33718黃土坎鎮26516馬家店鎮30492龍王廟滿族錫伯族鎮19380湯池鎮24900長安鎮14277十字街鎮27510長山鎮34665椅圈鎮21859合隆滿族鎮21273東尖山鎮12756小甸子鎮24206新立鎮15227菩薩廟鎮24765新農鎮16082黑溝鎮13626馬家崗鄉14477五四鄉5150興隆鄉1019
2002年2月4日遼政[2002]35號檔案批覆:撤銷五四鄉、興隆鄉;五四農場、興隆農場實施政企分開;撤銷馬家崗鄉、椅圈鎮,合併設立椅圈鎮;撤銷新立鎮、孤山鎮,合併設立孤山鎮;撤銷東尖山鎮、長山鎮,合併設立長山鎮;撤銷合隆滿族鎮,設立合隆滿族鄉;撤銷龍王廟滿族錫伯族鎮,設立龍王廟鎮。
工業經濟
![東港鎮](/img/f/987/nBnauM3X3UTO3MDOzkD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5g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文化底蘊
![東港鎮](/img/f/3af/nBnauM3X0QDN4IjN3I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yk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市場商貿
市場商貿繁榮活躍。已建有農貿市場、服裝商城、建材市場、副食品市場、果品市場、水產市場、苗木市場等各類專業市場和商城10個。有5企業擁有進出口自營權,同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濟貿易關係。出口產品有服裝、電子、橡膠製品、化工等8大門類百餘個品種,在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建有專業行銷公司50餘家,在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興辦了多家駐外辦事處,在深圳特區建辦了3家“視窗”企業。建築產業初具規模,建築裝璜、城市建築獲國家二級資質。
農業
農業向產業化經營快步邁進。全鎮已形成農作機械化、經營規模化、服務市場化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形成了香樟苗木、蝦蟹養殖、果蔬等主導產業,被評為江蘇省花木之鄉,“港下香樟”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東湖塘”西瓜被評為無錫市品牌農產品。
社會事業
![東港鎮](/img/3/4fd/nBnauM3XxMzM3IjMzQ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0k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一個工業與農業統籌發展的新興鎮已展現在您的面前,一個經濟實力與領導觀皆備的開放型鎮已確立新的定位,一個環境與社會統籌發展的文明鎮將步入更新的發展的境界。
廣東東港鎮
![東港鎮](/img/0/b68/nBnauM3XyAzM5ADNxQ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0k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鎮區東港村,歷史上曾為鰲江內河小港口,民國初期已形成農村圩市。至1987年有市場1個,農曆三、六、九日為圩期。境內有葵西公路匯人葵和公路,有班車通惠城。
秦皇島東港鎮
![東港鎮](/img/f/4d3/nBnauM3X2gTM1kzN5MTO4IDOxITMxgzMwIjMwADMwAzMxAzLzk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一、地理位置
秦皇島市城區為一市三區帶狀組團設定,東為山海關區,西為北戴河區,中間是海港區,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二、氣候環境
東港鎮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颱風、無梅雨。全年平均氣溫10.3°C,夏季平均氣溫21-25°C,年平均降水量698.5毫米。
三、自然資源
東港鎮依山傍海,自然資源豐富,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和特色蔬菜以及蘋果、梨、棗、桃、葡萄等水果,海洋漁業資源則以對蝦、海參、貝類等為主。
四、旅遊觀光
東港鎮東與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毗鄰,距萬里長城起點老龍頭不足5千米,西距避暑生地北戴河15千米,為發展旅遊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東港鎮海岸線長5.4千米,現在村內尚存500和300餘年樹齡的古槐各1株,古井1眼,明清海埠遺址綜合開發正在積極籌劃之中。
參考連結
http://www.qhddgz.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