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上世紀60年代,美蘇為了各自的政治、軍事等目的,以載人航天為目標,展開了激烈的空間競爭。 蘇聯以建立載人空間站為優先發展目標,而美國則以太空梭為主發展多次重複使用的空間運輸系統。在載人航天方面,蘇聯有“東方計畫”、“上升計畫”和“聯盟計畫”,美國有“水星計畫”、“雙子星計畫”及“阿波羅計畫”。
發展歷程
無人實驗階段
在用東方號飛船進行載人航天前 ,蘇聯於1960年5月 ~1961年3月發射了5 艘稱作衛星式飛船的無人試驗飛船。其中,第一艘裝載模擬人體,其返回艙返回時因制動火箭定向不準確未能進入返回軌道;第三艘載 2 條狗,其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因再入角過大而被燒毀;第二艘 (載2條狗 ) 和第四、五艘 (均載1條狗和1個航天員模擬件)的返回艙均成功回收。
東方一號
東方一號於1961年4月12日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蘇聯空軍上尉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進入太空,在太空飛行108分鐘繞地球一周后返回地面,開創了人類航天的新紀元。
這次載人航天飛行雖然有太空人乘坐,但是從發射到落地都是自動操作的,只有遇到緊急情況時,航天員才能通過密碼鎖進行手工作業。
在此次飛行過程中,出現了兩次較危險的情況。一是返回艙與儀器倉分離時有一束導線未按時斷開,導致分離的時間比預計要晚十分鐘,但幸運的是後來返回艙安全地進入了大氣層;二是在返回艙與儀器倉分離後,太空人發現著陸後所需的救生設備全部丟失,所幸在太空人被座艙彈射出來後,救援人員及時趕到,將太空人安全運回。
東方二號
東方二號於1961年8月6日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蘇聯空軍少校季托夫乘坐東方二號進入太空,在太空飛行25小時18分鐘後返回地面。東方二號飛船軌道離地面最近點為183公里,最遠為244公里,繞地球運轉的初始周期為88.46分鐘。東方二號於次日10時18分在蘇聯境內紅庫特鎮附近的預定區域平安著陸。
東方二號共飛過了七十萬公里以上的路程,繞地球運行17圈。這次飛行證明人可以在宇宙空間長期居留。
東方三號、四號
1962年8月11日,尼古拉耶夫乘東方三號進入太空, 一天后又發射了載有波波維奇的東方四號,兩艘飛船成功地進行了首次編隊飛行。此次飛行結束後,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和蘇聯政府在向全世界發表的呼籲書中說,編隊飛行標誌著探索宇宙的新階段,顯示出高度發達的蘇聯經濟和先進的蘇聯科學技術成就,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無可爭辯的優越性,全世界都看到,共產黨人堅定地在世界上和宇宙中走在人類的前列。
東方五號、六號
1963年6月14日,載有基前蘇聯空軍中校貝科夫斯的東方五號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6月16日,捷列什科娃乘坐的東方六號飛船發射升空,開始與東方五號的編隊飛行。1963年6月19日,飛行了4天23小時的東方五號飛船安全返回地面,隨後東方六號飛船也安全返回地面。捷列什科娃是全球首位女性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