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岩石刻

東岩亦名月亮岩,在長江南岸,背靠少鶴山,石刻分布在長約400米,高約50米的巨型石壁上,共有7組石刻,2尊造像。 “東岩夜月”是瀘州八景之一。 東岩石刻,於1957年策劃維修,1988年動工整理擴建。

東岩石刻
東岩亦名月亮岩,在長江南岸,背靠少鶴山,石刻分布在長約400米,高約50米的巨型石壁上,共有7組石刻,2尊造像。石刻從明朝至民國,明代有“岩雲水月”“山高水長”和“波光雲影”;清代有“少鶴山”,“波使君記”“十方三寶”,南無釋迦牟尼佛和南無阿彌陀佛等;民國有1929年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隸書陰刻。標題和款識字經約0.7米,正文經約0.4米。抗日戰爭時期的“還我河山”規模宏大,正當月亮崖下,字跡巨大,每字大5米,氣勢磅礴,枯水季節距地表高30米,位於東岩南端,與杜甫石相鄰。造像分別為披髮祖師和阿彌陀佛。
“東岩夜月”是瀘州八景之一。月亮岩位於東岩中部。光壁下沿為下彎曲的半圓形如出岩石,形同下弦眉月,洪水季節,眉月倒映在水中,形成環形,宛如滿月。東岩石刻,於1957年策劃維修,1988年動工整理擴建。現已將此地開闢成與對岸瀘州濱江路遙相呼應的臨江古蹟公園,供人們遊覽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