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江蘇省蘇州市東山]

東山[江蘇省蘇州市東山]

洞庭東山,又稱東洞庭山,俗稱東山,位於蘇州吳中。東山是延伸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與洞庭西山、光福鄧尉等72峰交匯而成綺麗寬廣的太湖風景區。

相傳隋莫厘將軍居此,故舊稱莫厘山。據隋書《十道志》記載,隋時東山島與陸地相隔30餘里。宋代,東洞庭山是湖島。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東山與陸地(今臨湖)相隔縮至50米。100多年前,東山北面的連島沙嘴和陸地相接而成半島。

洞庭東山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洞庭碧螺春的原產地,也是國家5A級風景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古蹟名勝不勝枚舉,區域生態環境優越,天天有魚蝦,季季有花果,擁有豐富的地下深層天然礦泉水資源,洞庭山礦泉水主要水源地就坐落於此。

簡介

洞庭東山景色 洞庭東山景色

東山歷史悠久,歷代不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都曾來此遊樂憩息,留下眾多名勝古蹟。東山市鎮大街東西兩端猶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兩側有34條古弄小巷。鎮上有保存完好的仿古雕花樓,依山傍水的席家花園,明代住宅建築楠木廳等。市鎮四周,處處有觀光遊覽景點,如紫金庵的彩塑羅漢、古村陸巷的明清古建築、碧螺峰下的靈源寺等。 東山風物清嘉,還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漁米鄉,盛產50多種土特產品,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茶”,聲名久遠的“白沙枇杷”,以及洞庭紅橘、太湖蓴菜和太湖三寶等。

洞庭東山位於蘇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畔,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東山是伸展於太湖東首的一座長條形半島,因其在太湖洞山與庭山以東而得名洞庭東山,也稱為東洞庭山,古稱莫厘山、胥母山。主峰莫厘峰是太湖72峰中第二高峰,海拔293.5米,其山脈呈魚龍脊背狀,綿延起伏,氣勢雄偉。東北部與渡村鎮(今臨湖鎮)相接,其餘臨湖。西與西山島、南與浙江湖州、東南與吳江隔湖相望。東山鎮還轄有太湖中三山、澤山、厥山、連柱山、南劍壺、北劍壺、余山、小浮子山、孤亭、余洲、小雷山等大小島嶼11個。

洞庭東山民敦物阜。豐富的資源蘊含了眾多的名優花果特產,諸如名茶碧螺春、白沙枇杷、烏紫楊梅、大佛手白果、水晶石榴、水蜜桃、牛心柿、青梅、柑橘、白核棗、李等等,素有“洞庭十八熟”之諺。還有聞名於世的太湖三白(區別太湖三寶——銀魚、梅鱭魚、白蝦):白魚、白蝦、銀魚,以及太湖大閘蟹、太湖水晶蝦、青蝦等等。

東山鎮是典型的江南古鎮,蘇州市旅遊名鎮。自古以來,它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湖光山色,以及眾多名勝古蹟、珍貴文物,使人流連忘返。

洞庭東山 洞庭東山

東山風景名勝旅遊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13個景區之一,是以花果叢林、自然風光和元、明、清古建築,以及有代表長江流域古文化的三山島舊石器時代遺址等眾多山水風景和悠久人文歷史景觀的旅遊勝地。

主要景點

雨花勝境

雨花勝境是東山歷史最悠久,風光最秀麗,面積最大的遊覽勝地。景區占地500畝,游徑7500米,可直達莫厘峰頂。景區內有一百多株樹齡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並保存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蹟。雨花勝境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的歷史博物館。

雨花景區的“雨花”一名來源於明代,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雨花”之名由此而生。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現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聚德堂)古宅、唐宋詩廊、明代雙泉、八駿賓士、宋橋明磯、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雨花禪寺 、醉墨樓等十餘景。

陸巷古村

陸巷古村位於後山(東山西部)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建於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築,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葑山寺

葑山寺位於東山東南部的龍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築石龍頭鎮妖而得名龍頭山。島上風光秀麗,古蹟眾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築及古炮台、千年石龜、石龍頭等古蹟。

文德堂

文德堂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為清代大戶之家第宅代表。占地1500平方米,有門廳、前廳、中堂和後樓四進組成,左右軸線上有復廊、備弄、庭院等。整座建築梁畫棟,富麗堂皇,有東山雕花樓第二之稱。

雕花樓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樓原為東山富商金錫之私宅,建於民國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萬銀元,折合當時黃金3741兩。全樓建築磚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繪、泥塑、鋪地藝術巧奪天工,雕刻精緻,精美絕倫,且“無處不雕,無處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樓”之譽。“藏寶閣、神秘暗道、孩兒蓮”是景區的神奇景觀,“進門有寶、伸手有錢(後改稱拉手有錢)、腳踏有福、抬頭有壽、回頭有官、出門有喜”是大樓雕刻的精華。有詩讚:“此樓應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紫金庵

紫金庵始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廢后復建,已有1400多年歷史。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婦作品,“各顯妙相,呼之欲出”,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大殿三尊如來佛,形制古樸,在同類塑像中所少見。觀音像神情安詳莊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譽。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於世。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羅漢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產。

三山島

三山島,位於太湖之中,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里,世人稱“小蓬萊”。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構成了一組美麗奇異的湖島風光。三山島奇峰突兀,異石成趣,有”吳中第一奇峰“板壁峰,以及生肖石、牛背石、白貓石、金雞石、瀑布石、彌勒佛石等奇峰異石。

三山島發現並挖掘的一萬二千年以前的舊石器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稱之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潔靜的農家旅館和田園風光,如臨世外桃源。

啟園

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該園藏山納湖,步移景易,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曲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又二峰,波連三萬六千頃”的粗獷氣魄,柳毅井、康熙皇帝御碼頭、古楊梅樹為園內三寶。廳堂軒榭、廊亭齋館、花徑曲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園內辟有東山方誌名人館 、康熙皇帝到東山史料陳列室、歷史文化碑廊等。

軒轅宮

軒轅宮坐落於楊灣古街,景色秀麗,環境幽雅,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軒轅宮始建於元朝,軒轅宮中有三件寶,極為珍貴,皆為明代之物。一為文徽明的《東西兩山圖》,二為明代閣老王鏊的《洞庭兩山賦》,三為陰亭。尤其是陰亭,極為罕見,是稀有的古石刻,是一種少見的特殊的墓葬形式。軒轅宮大殿建築為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外觀飛檐翹角、百龍商瞻、琵琶撐;內殿楠木柱,斷梁結構,是古鎮東山建築歷史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殿內供奉軒轅皇帝石刻像。

裕德堂

裕德堂位於古鎮中部古街上,始建於清代中期,原系江淮鹽商周氏所建。主軸線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築。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鍊,雕刻精緻,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宅內辟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明式黃花梨古典家具”組成的古物展覽館。

東山賓館

東山賓館是一座具有國際五星級標準的國賓館,擁有雍容華貴的總統樓、別墅樓、度假休閒型套房、豪華套房及標準間,大,小中西餐廳23個,其中最大宴會廳可同時容納近400人就餐。國際會議中心設有同聲翻譯,可同時容納500多人。賓館各類娛樂設施齊全,擁有保齡球、恆溫衝浪游泳池、歌舞廳、室區域網路球場及風靡全球的旱地雪橇等娛樂項目。賓館東與浩瀚太湖毗連,南與蒼翠群山連線,面湖背山,景色怡人,是商務會議、游泳度假的最佳場所。

古龍舫

古龍舫是一家具有太湖古樓船特色的餐館,擁有古色古香的兩層格局,每一個船艙都是一個包間,樓船的第一層是一個非常寬敞的大廳,可以同時容納50桌。樓船的船欄是精雕細刻的美麗圖案,木質結構的雕刻。仿佛置身於太湖中的樓船之上,給人以穿越到三國東吳的美感。

歷史沿革

遠古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三山島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的發現,可知一萬餘年前這裡就已有人跡。迨夏禹治水,底定震澤,傳為美談。春秋時期,這裡是吳王及其權貴的遊獵娛樂場所。唐、宋、元、明、清的歷代大官僚、大商人、大財主都在東山大興土木,建造了為數眾多的廳堂、樓台等豪華建築,並形成了衣冠禮樂、博彩人文的大邑之風和眾多的名勝景觀、文物古蹟,吸引著歷朝文人名士邀遊覽勝。

清之前,東山名勝景點雖遍及全境,但向無景名。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翁澍《具區志》中才有首舉“東山十景”:豐圻探梅、武峰桃浪、白沙盧橘、葑山芰荷、翠峰松徑、仙嶠楓葉、化龍飛泉、寒山落照、菱湖秋月、莫厘積雪。至乾隆五十年(1785)曾任太湖廳司李程思樂(字前川,漢陽人)又記太湖名勝雲“東山八景”:莫厘遠眺、西塢閒行、蓼溪桑市、葑山荷坊、秋街玩月、翠峰登高、長圻探梅、太湖歸帆。

兩者相距不足百年,而景觀已有不同。今又歷200餘年的悠長歲月,滄海桑田,變化甚大,有的已不存,有的已變換,有的為新增。東山現有九大景區:莫厘峰景區、紫金庵景區、龍頭山景區、楊灣景區、長圻景區、三山島景區、陸巷景區、濱湖景區、市鎮景區;37處景點:莫厘峰、雨花禪院、雨花勝境、紫金庵、西塢閒行、葑山寺、蛇王廟、路文貞公祠、楊灣古街、軒轅宮、明善唐、靈源寺、震澤底定橋、長圻咀、銅鼓山、碧雲洞、三山島、陸巷古村、含谷山、化龍池、王鏊墓、東山賓館、啟園、柳毅井和白馬廟、余山島、濱湖風光、雕花大樓、將軍街、洞庭苑。2000年到東山旅遊者達到60萬人次。

1985年春,太湖中隸屬東山鎮的三山島,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同年12月發掘石製品5263件。這是在長江下游地區的首次發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文化分布上的空白,把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太湖地區的人類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推前至舊石器時代,並為這一地區的史前考古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史學界有人稱為“三山文化”。中國考古學家陳淳、張祖方、王閩閩、石泉森等為此撰寫報告。“三山文化”的問世,使得原本碧水青山的洞庭東山,更為錦上添花,馳名中外。

交通信息

從火車站坐502路到終點站東山下(每20分鐘一班,行車時間100分鐘,票價5元);從東南環立交首末站坐62路到終點站東山下(每20分鐘一班,行車時間80分鐘,票價5元)。東山鎮到陸巷古村,乘坐環山線旅627路或629路公車,票價兩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