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載酒堂,為蘇東坡被貶昌化軍(現儋州市)時居住、講學的場所。《瓊台紀實史》記載:"宋蘇文忠公之謫居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載酒亭,為重桅歇山頂結構,上下兩層,上層四角,下層八角,各角相錯,角角翹起呈欲飛之勢。亭的東西兩側是蓮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堂中繪了蘇東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圖錄。
書院內大殿和兩側耳房,展出蘇東坡許多書稿墨跡、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圖》。還有郭沫若、鄧拓、田漢題詠的詩刻及書畫名家的藝術作品。書院大殿在載酒堂後面,兩者相隔一庭院,左右兩側是廊舍,與載酒堂相邊,形成一個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樹,葉茂蔭濃,使整個庭院顯得幽靜肅穆。東坡講學的彩雕陳列大殿正中,蘇東坡、功儒家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館前東坡笠屐銅像矗立在奼紫嫣紅的鮮花叢中。
概述
宜興市東坡書院東坡書院又名蜀山書院,俗呼東坡祠堂,坐落在宜興市丁蜀鎮東北隅的蜀山山麓。現為東坡國小。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850多年歷史。
北宋元豐七年(1084)九月,蘇東坡至宜興,對陽羨山水懷有眷戀之情,曾有“買一園,種桔300棵,以度晚年”之願。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東坡講學處建造東坡書院。
東坡書院與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蘇東坡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才華橫溢,對中國文學藝術的日臻發展有著多方面的貢獻,尤其散文,為世人稱道,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東坡書院,屋宇四進。第一進,面闊七間。兩側二間,保留著清吏部員外郎周家楣書“東坡買田處”、清浙江巡撫伍道榕書“講堂”、清江寧布政使楊能格書“似蜀堂”舊匾三塊。第二進是主建築七間,上懸三塊大匾,均為第一進中三塊匾的複製品。大廳正面牆上,嵌清代重修書院的碑刻七方。第三進前為“講堂”,後稱“似蜀堂”,可見蜀山。第四進為七間樓房,登樓可見市鎮近景和太湖遠景。、
蘇東坡曾在北宋元豐七年,在天遠堂手植西府海棠一株。今海棠仍能開出滿枝繁花。1982年,宜興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天遠堂和海棠院,林散之題有“海棠無恙”之額。
歷史背景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蘇東坡被貶為瓊州別駕。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後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蓋了幾間茅屋居住,命名為桄榔庵,蘇東坡與當地人結下深厚感情。儋州州守張中和黎族讀書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資,在黎子云住宅邊建一座房屋,既可作蘇東坡及其少子蘇過的棲身之處,也可作為以文會友的地方,蘇東坡根據《漢書·揚雄傳》中“載酒問字”的典故為房屋取名“載酒亭”。以後,蘇東坡便在載酒堂里會見親朋好友,並給漢黎各族學子講學授業,傳播中原文化。歷史沿革
清代,載酒堂改稱東坡書院。書院舊址雖已經歷了900年的風雨侵蝕,但當地人民出於對蘇東坡的懷念仰慕之情,幾番修建、擴建,東坡書院已完全恢復了當年風貌,成為頗具規模的旅遊點。民間故事
東坡書院里有一種很特別的“狗仔花”,它花蕊的形狀就如同五條小狗團團圍坐,非常形象。關於此花,民間流傳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相傳王安石曾就狗仔花寫過兩句詩,“明月當空叫,五犬臥花心。”蘇東坡看見了,認為寫得不符合現實,便給改成“明月當空照,五犬臥花陰。”王安石知道了此事,就嘲笑蘇東坡見聞不廣。後來蘇東坡被貶到儋州,親眼看到了狗仔花和明月鳥,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年原來是錯改了王安石的詩。椰子冠
蘇東坡來到儋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隨著對環境的逐步適應,與當地黎漢百姓來往的日趨密切,他那灑脫達觀、入鄉隨俗的情懷便常顯露出來。有時,他載著烏角巾,在江邊橋旁,送夕陽,迎素月;有時,他用桄榔葉編成帽子,罩在頭上,悠然自得。更有趣的是,他還拿椰子殼請別人加工成“椰子冠”呢。一天,蘇東坡頂著“椰子冠”出門上市。路人看見蘇東坡這副模樣,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詢問東坡戴的是什麼帽?是怎么製作的?蘇東坡望著四周圍觀的人群,心想:不回答是難於解圍了,於是抿嘴帶笑,搖頭晃腦,吟詩道:
天教日飲俗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
規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發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東坡何事不違時。
在場的人們聽了,似懂非懂,頻頻點頭。
後來,隨蘇東坡居儋的小兒蘇過模仿製作了一頂“椰子冠”,寄給當時謫居廣東雷州的弟弟蘇轍。蘇轍收到侄兒從海南寄來的這一特別禮物,格外高興,立即寫了一首《過侄寄椰冠》詩,表達自己“垂空旋取海棕子(椰子),束髮裝成老法師”的心境。
後來,一些士大夫也仿效製作“桶高檐短”帽,美其名曰:“東坡帽”。
主要建築
東坡書院坐北朝南,院門軒昂宏闊古雅別致。門上橫書“東坡書院”4字,為清代舉人張績所題。院內一座池塘清波漣漪,有小橋從池塘上跨過,直通載酒亭。載酒亭綠瓦重檐,上層四角,下層八角,各角相錯,呈欲飛之勢。亭中懸一塊“魚鳥親人”橫匾,意為蘇東坡遠謫海南島,只有魚鳥是他的親人。亭上繪有反映蘇東坡當年生活、寫作、授徒情景的8幅圖畫,生動形象。載酒亭東西兩側,有金魚戲水、紅蓮盛開的蓮池。書院的第二進,是長方形的“載酒堂”。這裡曾是蘇東坡講學、會友的地方,是東坡書院的主體建築。堂中兩側,有歷代名人的詩文碑刻13座。後牆上的兩幅大理石刻,右邊一幅為明代大文學家宋濂所題,左邊一幅是明代大畫家唐寅所畫的《坡仙笠屐圖》:蘇東坡頭戴竹帽,腳穿木屐,高卷褲管,身體向前傾斜,在村路上頂雨急歸。
書院的最後一進是大殿,大殿正中有一組玻璃鋼製作的塑像,是蘇東坡和兒子蘇過以及好友黎子云,殿上題匾為“鴻雪因緣”。大殿里還陳列著蘇東坡的許多書稿墨跡以及他在海南的文物史料。
在東坡書院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分別叫作東園、西園。西園是座花圃,在花海中蠢立著蘇東坡銅像,他手握書卷,腳踏芒鞋,儒雅風流。東園裡有一口井,叫欽帥泉,為明萬曆年間所挖,井水清涼甘冽。書院中還設有展覽館、望京閣等供遊人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