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坡亭位於廣西廉州大東門街合浦師範學校內,建於乾隆四十一年,歇山頂二進亭閣式磚木結構建築。
東坡亭主亭正門上端掛著“ 東坡亭”的大字匾額,為廣州六榕寺鐵禪和尚所書,正面壁上嵌有蘇東坡石刻象及其他詩文碑刻十餘件。東坡亭東面約30米有東坡井,為廉州四大名井之一,井水清澈甘美,相傳為蘇東坡親自所挖,喝井中之水後,赴考文士可金榜題名。
年代久遠,東坡亭多次興廢,十次重修。1984年7月合浦縣人民政府全面重修的東坡亭,基本恢復了原來的面貌。
此亭歷代重建幾次,現亭為1944年重修。亭東側為“東坡公園”。亭閣湖水環繞,波光瀲灩,垂柳成蔭,風景優美,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合浦旅遊勝地。
亭左側迴廊鑲有蘇東坡在廉時寫的全部詩作。數一數,竟有九首之多。是否"高產"權且不說,而彼時的蘇東坡,巳是數度被貶,幾經流放,垂垂老矣、但他詩才不老,詩興彌烈,就 大撼人心,為我輩心儀不已。是的.作為一代宗師、文學泰斗,蘇東坡所到之處,總也忘不了他的詩作吟唱。夜闌人靜,孤苦無伴,詩人慨嘆?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手持龍眼,觸景生情,詩人低吟,"蠻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活";酒入愁腸,笙簫過耳。詩人淺唱:"東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勞吾耳鳴"。 行行腳印行行詩,足見東坡之才情與灑脫,而詩,已不再是詩人簡單的人生感悟,小巧擺設,已是了生活的必需,是結連詩人愛恨人生而不可兩分的嘆詠與鳴嘯。
建築特色
東坡亭座北面南,分為前後兩進。第一進為別亭,兩側有兩大圓門相拱,給人的感覺是開陽洞透,使這間規模不大的建築得以在平凡中透釋出幾分不俗的氣勢。第二進為主亭,正門上方懸“東坡亭”三字大匾額,蒼勁凝重,是整個東坡亭的靈魂所在。正面壁上,有一幅蘇東坡陰紋石刻像,像中的東坡,慈善端祥,目光炯然。品讀其仙風道骨、大家風範,仍可感受到其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時的激情澎湃與豪邁氣勢。像的上方有“仙吏遺蹤”四字,屬神來之筆,雖然蘇東坡早已是用不著提示和注釋的歷史名人,這題銘卻妥貼得體,滿富感情色彩,晶凝了後人對蘇大學士的崇敬與景仰。亭的內外牆壁上,鑲有許多歷代騷人墨客題詠的碑刻,書體或楷或草或隸或篆,應有盡有,簡直就是一部展開的書法大全。亭的周,則以迴廊環繞,既擋住了烈日的暴曬、風雨的摧蝕,遊人漫步其間,也能恬然欣賞園中景色和壁上碑刻。
淵源典故
顧名思義,此亭為紀念北宋文豪蘇東坡而建。蘇東坡62歲時,因“烏台詩案”而坐牢,從廣東惠州貶到海南島,三年後(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召回合浦,受廉州名士鄧擬熱情接待,安排在風景秀麗的清樂軒居住,雖只兩個月,卻寫了《廉州龍眼質味珠絕可敵荔枝》、《雨夜宿淨行院》等詩篇和《記合浦老人語》等札記,給當地文化藝術留下深刻影響。詩人在離開合浦的第二年病逝,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清樂軒故址修建起一座亭子,命名為“ 東坡亭”。
蘇軾歷官翰林學士、端明殿待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要職。但仕途坎坷,不滿王安石變法過激,請調外任,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解京,即“ 烏台”詩案。出獄後貶到湖北黃州,建雪堂”,在堂前親自種植梅樹一株,以喻生平。後經多次貶滴,62歲高齡從廣東惠州貶到海南。在瓊逾三載,後詔移上廉州,受到當地名士鄧擬熱情接待,安排風景優美的清樂軒居住,寫下海角亭《萬里瞻天》額。常與文人名流詠詩論文針砭時弊。蘇主張文學上“ 有為而作,有補於國”“言必中當世之過,鑿鑿乎如五穀,必可以療飢,斷斷乎如藥石可以伐病。”蘇屢遭打擊,而心胸曠達,貶為地方官,每有政績,關心民瘼,主張澄清束治提倡廉潔。其所住清樂軒之東有井,傳為東坡所鑿,井水清澈,味甘,稱為東坡井,為當地百姓所喜愛。
歷史文化
亭的左側牆上碑刻,是蘇東坡來廉前後所寫全部詩作的集中展示。數一數,竟有九首之多。是否“高產”權且不說,此時的蘇東坡,已是數度被貶,幾經流放,垂垂老矣,而他詩才不老,詩興彌烈,不由得你不肅然起敬,心儀不已。是的,作為一代宗師,文學泰斗,蘇東坡所到之處,總也忘不了他的詩作吟唱。詩,已不再是詩人簡單的人生感悟,小巧擺設,已是了生活的必綴品,是結連詩人愛恨人生而不可兩分的嘆詠與鳴嘯。夜闌人靜,孤苦無伴,詩人慨嘆:“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手持龍眼,觸景生情,詩人低吟:“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蠻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污”;酒入愁腸,笙簫過耳,詩人淺唱:“東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勞吾耳鳴”;訪僧不遇,空餘壁詩,詩人輕嘯:“為問庭松尚西指,不知老衲幾時歸”。一路走來一路吟,行行腳印行行詩,足見東坡之才情與灑脫。東坡不是強作歡顏,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遠紅塵而獨行,早已把詩名詩禍、功名利祿置之度外,是太鍾情於詩了呀!我想,這也就是蘇東坡幾經磨難而依然才情橫溢之所在。
亭內有聯,長長短短,也都情趣盎然,留人品味而忘其返。廣西著名學者馬君武所書的長聯是:“兩朝政績,人間威鳳祥龍,浩氣豈隨春夢去;一代文豪,海角蠻煙瘴雨,謫星曾感夜光來”。 胡漢民所撰的一聯是:“就地建亭,共懷前世文章伯;有人載酒,要訪斯州山水鄉”。都做得非常的好,述史寄情,兩相交融,對仗工整,耐人尋味。但我特別欣賞的是不知何人所撰的另一長聯:“嶺嶠歸程穎濱舊約,方以扁舟出世宜興田好素心違;惠州宅圮瓊島祠荒,只余萬里瞻天海角亭高遺物在”。不單是因為聯的本身寫得好,還因為聯中提及的“海角亭”就在鄰近,上有蘇東坡在此所書“萬里瞻天”四個大字,賦予了海角亭也賦予了合浦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也是合浦人特別景仰蘇東坡之要處。清人康基田在其《蘇公遺蹟記》中有耐讀之筆:“廉人以東坡名其亭與井,愛公猶是也。”區區一亭,正是蘇東坡在人們心目中高聳不倒之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