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劇社

蘇州大學東吳劇社成立於1909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一批校園劇社之一。

蘇州大學東吳劇社成立於1909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一批校園劇社之一。東吳劇社以追求戲劇價值,傳播戲劇理念為宗旨,創辦之初,劇社以探索與積累為主,《東吳大學學刊》中錄述當時社員的言行道:“……前幾次試演,居然也受社會一般人士歡迎,就該很感謝的。我們現在剛在研究的時期,不是創造的時期,只知道一方面單盡著我們的力去做那傳布的事 業,一方面求國人的同情,去重新估定一切戲劇的價值。”
1918年起,東吳劇社開始在校內外產生轟動效應。從1918年到1949年,可以說是劇社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在這個三十年中,如今可考的東吳劇社主要演出劇目大致有《The vain vale》、《Who is right?》、《荊花劫》、《空谷幽蘭》、《少奶奶的扇子》等。
這一時期的東吳劇社以創辦初的十年積累為基礎,成功崛起,獲得校園和社會的肯定。1921年《東吳大學學刊》中寫道:知東吳大學者,莫不知東吳劇社。著名社友有(排名不分先後):陳大悲、姚克、袁牧之、蔣緯國、朱雯、王志稼、徐稚、冒舒湮、潘澄侯等。
建國後,劇社由於多方面原因曾一度停辦。1984年,蘇州大學(時稱江蘇師範學院)中文系一群熱愛戲劇的學生又拾起了老東吳人的夢想,重新扛起東吳劇社的大旗。我國著名戲劇家陳白塵親筆為劇社題寫社名,著名戲劇家曹禺、沙葉新為劇社親筆題詞勉勵。新東吳劇社排演了大量國內外優秀劇目,1988年劇社排演的《等因奉此》應邀代表蘇州大學參加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紀念陳白塵先生戲劇創作60周年紀念演出,獲得專家一致好評。1991年東吳劇社演出《少年人的愛情喜劇》,是為國內首次上演香港戲劇,我國文藝界最權威的《文藝報》(中國文在線上關報)專門予以詳細報導。2000年東吳劇社代表蘇州大學參加江蘇省大學生藝術節,以《面霸120》獲得二等獎和最佳表演獎。我國著名散文家、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余秋雨教授親筆為劇社題詞勉勵。2005年,東吳劇社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生社團。
時至今日,東吳劇社已經歷百年滄桑,我們要力爭在劇社原有實力、水平及特色的基礎上辦成擁有一支具備一定演出功底、戲劇理論素養及文化底蘊的演員隊伍,有排練並上演正常(或片段)國內外經典優秀劇目能力,然後通過5—10年左右的努力,有自我編排、演出各種風格和較高水平的原創大戲,能夠作為豐富蘇州大學校園文化的主力軍,能代表蘇州大學廣泛參加校內外甚至跨省的各種文化演出和比賽以顯示蘇州大學學生較高的文藝編排、演出水準和特色的品牌學生社團。
劇社百年•百年劇社,它承載著新時代大學生的夢想,延續著老東吳人的希望,映襯著蘇大的輝煌百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