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宋詞]

村晚[宋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村晚”指山村的傍晚。 生:明白了。 生:“橫”字用得好。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bēi),
山銜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注釋:

陂:池塘。
銜:口裡含著。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掛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浸:淹沒。
漪:水波。
橫牛背:橫坐在牛背上。
腔:曲調。
信口:隨口。
歸去:回去。
池塘:堤岸。

賞析

【賞析】
1、寫景的藝術特色:《村晚》的寫景文字集中在一、二兩句,寫的是山村晚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後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瞧,"草滿池塘水滿陂",兩個"滿"字,寫出仲夏時令的景物特點,寫出了景色的生機一片;"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個"銜",寫日落西山,擬人味很濃,一個"浸",寫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動形象。這些景物,色彩和諧,基調清新,有了這樣的環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樂融融的了。同時,也表現出了牧童無憂無慮,悠閒自在的情致。
2、詩歌的意境的創造:詩人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牧童、寫村晚的,他十分滿足於這樣一種自然風光優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環境,所以他寫牧童,讓其"橫牛背",吹笛呢,則是"無腔信口",是詩人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看破了"紅塵滾滾"呢,還是他天性好靜、好無拘無束呢?總之,這首詩描繪的確實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畫面,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背景與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協調,而畫中之景、畫外之聲,又給人一種恬靜悠遠的美好感覺。

譯文

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樣,淹沒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
[名句]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原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賞析]日西落,村牛歸,牧童橫坐在牛背,拿著無腔無調的短笛,一路信口亂吹。
這兩句最常被引用來歌詠鄉野黃昏晚景的可愛,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純樸無邪而快樂。
作者
雷震,宋代人,具體資料不詳,較為知名的作品有《村晚》,收錄於《千家詩》等古詩集中。

課堂過程

師:這首詩是宋代著名的詩人雷震寫的。從題目上看這首詩是寫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的景色?
生:這首詩是寫農村晚上的景色。
生:這首詩是寫鄉村傍晚時候的景色。
師:你們的理解都有道理。到底怎樣理解更恰當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詩就知道了。這首詩有三個生字,大家看拼音讀一讀,記住它。
(自由讀生字,提名讀)
師:字音生字的都讀準了,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看自己能否讀正確。
(自由讀,提名讀)
師:讀了這首詩,你認為怎樣理解“村”和“晚”?
生:“村晚”指山村的傍晚。
師:你為什麼這樣理解?
生:詩中第二句是“山銜落日浸寒漪”。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這首詩寫山村傍晚時候的景色。
師:你很會讀書!剛才這位同學理解題目的意思聯繫課文理解,這種理解方法叫做聯繫上下文理解。(板書:聯繫上下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讀這首詩,哪兒看不懂就在不懂的在下面畫條線。
生:“陂”什麼意思?
生:什麼叫“漪”?
生:“銜”什麼意思?
生:我不懂“浸寒漪”的意思。
生:為什麼是“橫牛背”不是“騎牛背”?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中,有一個“陂”字。(出示課件)這就是“陂”,指的是池塘。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草長在什麼地方?
生:草長在池塘里。
師:“草滿池塘水滿陂”中的“陂”指池塘,它和前面的“池塘”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前面的“池塘”又是指的什麼呢?
生:“陂”與前面的“池塘”意思不一樣,從圖上看,草是長在池塘邊上的。
師:你是通過看圖理解的。“池塘”指的什麼呢?(出示課件:塘1、堤岸;2、水池;3、浴池;)字典里“塘”有三種解釋,請大家把第一句話讀一讀,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塘”應該選擇哪種解釋?
生:“塘”是堤岸的意思,“池塘”就是池塘的堤岸。
師: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生:茂密的小草長滿了池塘的堤岸,池塘里的水滿滿的。
師:剛才我們通過查字典和圖文結合的方法理解了“池塘”和“陂”的意思,(板書:查字典圖文結合)這是理解古詩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詩中一些不理解的字詞,可以採用查一查工具書,可以圖文結合,也可以同桌交流,真不會的老師可以幫助你們解決。你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運用適合自己的一些方法,看一看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學生自由學習)
生:我通過查字典知道了“銜”是含住的意思。“漪”指水波紋。
生:從課件上,我明白了“山銜落日”太陽慢慢落山了,落在兩山之間,像被兩山含住一樣。
生:“浸寒漪”指山銜落日的倒影浸入有涼意的水波紋里。
師:學得真好。
生:“信口”是什麼意思?
師:“信口”是隨口的意思,“信口吹”就是隨便地吹。還有不明白的嗎?
生:沒有了。
師:“攔路虎”都解決了,哪位同學能指著圖,把這首詩的大概意思說一說。
生:密密麻麻的野草長滿了堤岸,水漲滿了池塘,太陽慢慢的落山了,落在兩山之間像被山含住,。它們的倒影浸在有涼意的水波紋里。放牧歸來的兒童,橫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胡亂地吹著,一點也不成腔調。
師:漲滿秋水的池塘,池塘堤岸茂密的小草,兩山之間的夕陽,手拿短笛、橫坐牛背的牧童,構成了一幅牧童晚歸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學們美不美?
生:(齊聲說)美。
師:同學們,把你們感受到的體會到的,通過你們的讀把它表達出來。
(自由讀,提名讀,齊讀)
師:雷震這首詩寫景抒情,渾然一體,因而叫人喜愛。古人寫詩講究用字,請你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裡?
生:“銜”字用得好,把太陽落山的樣子形象的寫了出來。
生:“銜”還寫出了太陽落山時的一種動態美,兩山像一張嘴一樣,把太陽叼住了。
師:你體會得真好。
生:“橫”字用得好。從“橫”字可以看出牧童很頑皮。
師:“橫”可以換成什麼字?
生:“橫”可以換成“坐”。
生:“橫”可以換成“騎”。
生:“橫”可以換成“跨”。
師:為什麼這裡用“橫”呢?
生:從“橫”字看出了牧童活潑可愛。
生:用“橫”字讓人體會到兒童的天真活潑。
師:還有哪個字用得好?
生:“信口”這個字用得好,我從這個字里體會到牧童悠閒自得的樣子。
師:從這個字還能體會到什麼?
生:還可以看出牧童不守規矩,非常淘氣。
生:兩個“滿”字用得好,寫出了草多,水多。
師:同學們真會體會。兩個“滿”字使我們仿佛看到了小草生機勃勃的景象和秋水滿塘的美景。一個“銜”字把夕陽落山一剎那的景象形象的表現出來。“橫”和“信口”兩個詞語使一個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全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詩中最後兩句“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同學們這么美的詩願意不願意記下來?
生:願意。
(自由練習背誦,提名背誦)
師:今天的課上到這兒,下課。
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注釋: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樣,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
最後兩句最常被引用來歌詠鄉野黃昏晚景的可愛,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純樸無邪而快樂
陂:指池塘。
銜:口裡含著。
漪:水波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