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導論:融貫的論述

材料科學導論:融貫的論述

《材料科學導論:融貫的論述》是2002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端。

作者簡介

馮端,1923年生於江蘇蘇州。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民辦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我國著名的凝聚態物理學家。在晶體缺陷、結構相變,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準位相匹配、納米繩索構材料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並以金屬物與凝聚態物理的科學著作聞名於世。科學成果曾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內容簡介

材料是人類用於製造物品、器件、構件、機器或其他產品的那些物質。材料是物質,但不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如燃料和化學原料、工業化學品、食物和藥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這個定義並不那么嚴格,如炸藥、固體火箭推進劑,一般稱之為“含能材料”,因為它屬於火炮或火箭的組成部分。 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20世紀70年代人們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譽為當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術群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並列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誌。這主要是因為材料與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 材料除了具有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外,還具有多樣性。由於多種多樣,分類方法也就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從物理化學屬性來分,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不同類型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料。從用途來分,又分為電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築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見的兩種分類方法則是結構材料與功能材料;傳統材料與新型材料。結構材料是以力學性能為基礎,以製造受力構件所用材料,當然,結構材料對物理或化學性能也有一定要求,如光澤、熱導率、抗輻照、抗腐蝕、抗氧化等。功能材料則主要是利用物質的獨特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類材料。一種材料往往既是結構材料又是功能材料,如鐵、銅、鋁等。傳統材料是指那些已經成熟且在工業中已批量生產並大量套用的材料,如鋼鐵、水泥、塑膠等。這類材料由於其量大、產值高、涉及面廣泛,又是很多支柱產業的基礎,所以又稱為基礎材料。新型材料(先進材料)是指那些正在發展,且具有優異性能和套用前景的一類材料。新型材料與傳統材料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傳統材料通過採用新技術,提高技術含量,提高性能,大幅度增加附加值而成為新型材料;新材料在經過長期生產與套用之後也就成為傳統材料。傳統材料是發展新材料和高技術的基礎,而新型材料又往往能推動傳統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目錄

前言

第1篇 材料的結構

第1章 結構問題的不同側面

第2章 晶態

第3章 非晶態與液晶態

第4章 點缺陷

第5章 位錯與向錯

第6章 表面與界面

第7章 多層次與非均質材料

第2篇 材料的物性

第8章 理角物性的基本概念

第9章 輸運性質

第10章 磁學性質

第11章 鐵電性質

第12章 超導電性質

第13章 光學性質

第14章 力學性質

第3篇 材料製備的科學基礎

第15章 材料製備的概述

第16章 相圖原理

第17章 固體中的擴散、化學反應與燒結

第18章 相變的基本原理

第19章 薄膜的外延生長

第20章 生長界面的穩定性——枝晶生長和分形生長

第21章 軟物質的自組織

第4篇 展望

第22章 材料表征及其進展

第23章 材料設計及其進展

第24章 計算相圖及其進展

第25章 材料前沿的若干問題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