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念奴嬌詞牌別名]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此調以蘇軾《念奴嬌·中秋》為正體,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韻。另有雙調一百字,前片九句四仄韻,後片十句四仄韻等十一種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等。

詞牌沿革

《念奴嬌》曲名,來源於唐天寶中名倡念奴。元稹《連昌宮詞》云:“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元氏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關宴,萬眾喧溢,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遺高力士大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那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皆悄然奉語然明皇不欲奪狹游之盛,未嘗置在官禁。歲幸溫湯,時巡東洛,有詞潛遭從行而已。”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眼色娟人”條:“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離帝左右。每執板,當席顧眄。帝謂妃子曰:‘此女妖麗,眼色媚人。’每囀聲歌喉,則聲出於朝體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鐘愛也。”今按:念奴以有姿色,善歌唱擅名於天寶年間,玄宗的品題“此女妖麗,眼色媚人”,更使之艷名遠播。念奴的明艷嬌媚,於是成為文人艷稱的題材,形之歌詠,播於樂府。元稹詩有“春嬌滿眼”之句,《念奴嬌》曲名,即取義於此。

《念奴嬌》曲子起源於何時,史無明文。王灼《碧雞漫志》載:“今大石調《念奴嬌》,世以為天寶中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葉漸有今體慢曲子,而近世有填連昌詞入此曲者。”現存唐五代詞作中,並無《念奴嬌》詞作傳世。今傳《念奴嬌》詞,最早的是沈唐“杏花過雨”一闋。其作年當在北宋嘉祐、照寧之間,則該曲可能起於北宋中期。宋末元初王仲暉《瓮天脞語》記北宋宋江一詞:“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風城春色。翠袖圍香,鮫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回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訊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這應是傳說之詞,可見此調在民間的流行。

《念奴嬌》樂曲的宮調,諸家記載不一。前引王灼記為大石調,下云:“又復轉此曲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官大石調。”張孝詳明確注為大石調,姜夔則明確記載其過腔為雙調此外,元高栻又注為大石調,又大呂調。實際上,《念奴嬌》的宮調只有兩種:大石調和雙調。

《念奴嬌》以大石調為正調,雙調則為變調。首創變調者為姜夔。姜夔自度曲《湘月》,序中明載:“予度此曲,即《念奴嬌》之兩指聲也,於雙調中吹之。兩指亦謂之過腔,見《晁無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過腔也。”方成培《香研居詞座》云:“蓋《念奴嬌》本大石調,即太簇,雙調為仲呂商,律雖異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過。太簇當用‘四’字住,仲呂當用‘上’字住,簫管‘上’、‘四’中間只隔一孔,笛‘四’、‘上’兩孔相連,只在兩指之間。又此調奏畢,當用‘一’字、‘尺’字,亦鬲指之間,故曰兩指聲也。‘能吹竹便能過腔’,正此之謂。所以欲過腔者,必緣起韻及兩結字眼用‘四’字不諧,配以‘上’字聲方諧婉,故不得不過耳。”自姜夔之後,凡雙調《念奴嬌》,均取《湘月》之名。二者宮調雖異,詞體並無不同。二者官調雖異,詞體並無不同。此後詞樂逐漸失傳,詞成為案頭文學,二者的差異也日益模糊。

此調有異名多種,除《湘月》外,其他異名與《念奴嬌》並無實質性差異。以下舉列該調異名,以供參考:

1.《雙翠羽》:首見趙鼎“小園曲徑”一闋。以詞中“竹塢無人雙翠羽”命名。

2.《白雪詞》:首見米友仁“洞天晝永”一闋。

3.《酹江月》:首見周紫芝“冰輪飛上”一闋。調名取義於東坡詞“一尊還酹江月。”

4.《壺中天慢》:首見曾覿“素飆漾碧”一闋。調名取義於張元乾詞“壺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5.《湘月》:此詞作於淳熙十三年姜夔寓居湘中時,詞為月夜泛湘而作,故以命名。

6.《百字令》:首見俞處俊“殘蟬斷雁”一闋。以全篇共百字而命名。

7.《太平歡》:首見姚述堯“蕤賓奏律”一闋。以詞中有“正太平無事,歡娛時節”命名。

8.《赤壁詞》:首見陸游“禁門鍾曉”一闋。以蘇軾《赤壁懷古》一詞命名。

9.《壺中天》:首見程珌“日躔東井”一闋。調名取義於張元乾詞。

10.《大江西上曲》:首見戴復古“大江西上”一闋。

11.《淮甸春》:首見張輯“短髯懷古”一闋。以詞末句“柳花淮甸春冷”命名。

12.《千秋歲》:首見游文仲“今年為壽”一闋。詞為祝八十大壽而作,末句云:“更將彩筆,十字頭上添添一丿。”調名取義於此。

13.《百歲令》:首見朱渙“瑞芳樓下”一闋。詞為祝壽而作,調名取吉利而已。

14.《百字謠》:首見方岳“河南靈地”一闋。以全篇百字命名。

15.《大江東去》:首見何夢桂“半生習氣”一闋。以東坡詞命名。

16.《大江乘》:首見阮盤溪“東陽四載”一闋。

17.《大江詞》:首見林橫舟“一蓂呈秀”一闋。

18.《慶長春》:首見鐵翁“有酒如澠”一闋。詞為祝壽而作,末句云:“問翁年紀,廣成千有二百。”調名亦取吉利而已。

19.《百字歌》:首見宋無名氏“清和天氣”一闋。

20.《杏花天》:首見宋無名氏“婺星星瑞”一闋。

21.《無俗念》:首見元丘處機“孤身蹭蹬”等篇。

22.《長江東》:首見清余懷“狂奴故態”等篇。

23.《長歌》:首見清彭孫遹“長歌當哭”一闋。

24.《壽南枝》:引見清《欽定詞譜》。宋幃濾有《百字令》(壽南枝)一闋,詞云:“且把春酒尋梅,年年眉壽,坐對南枝發。”調名取義於此。

25.《古梅曲》:引見《欽定詞譜》。調名取義同上。

26.《酹月》:引見《欽定詞譜》。調名取義於東坡詞。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一百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以蘇軾《念奴嬌·中秋》為代表。若蘇詞別首“大江東去”詞、姜夔“五湖舊約”詞句讀參差,姜夔“鬧紅一舸”詞、張炎“行行且止”詞多押一韻,張炎“長流萬里”詞多押兩韻,及張輯、趙長卿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段第二句五字,後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後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棄疾詞前段第二、三句“問阿誰堪比,太真顏色”,“阿”字、“太”字俱仄聲。張元乾詞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聲。趙師俠詞後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樣遠”,“回”字平聲。第五句“獨擁閒衾輾轉”,“獨”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所采仄韻諸詞。若沈公述詞前段第五句“難托春心脈脈”,上“脈”字入聲。黃庭堅詞第八句“駕此一輪玉”,“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聲。趙長卿詞後段起句“竹外孤裊一枝”,“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五句“只管聲聲歷歷”,上“歷”字入聲。第九句“愁遮不斷”,“不”字入聲。張詞第十句“翠樓空鎖十二”,“十”字入聲。及譜內所采張炎詞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聲。姜詞前結“畫橈不點清鏡”,後結“舊家樂事誰省”,“不”字、“樂”字俱入聲。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詞前結中上“歷”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聲字。

變體一: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為代表。此詞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後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後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與前詞異。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詞作譜。 《容齋隨筆》載此詞云:“大江東去,浪聲沈、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掠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詞綜》云:“他本‘浪聲沈’作‘浪淘盡’,與調未協。‘孫吳’作‘周郎’,犯下‘公瑾’。‘崩雲’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作‘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益非。而‘小喬初嫁’宜絕句,以‘了’字屬下句乃合。” 按《容齋》洪邁,南渡詞家,去蘇軾不遠,又本黃魯直手書,必非訛托。《詞綜》所論,最為諦當,但此詞傳誦已久,采之以備一體。

變體二:雙調,一百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以姜夔《湘月·五湖舊約》為代表。此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後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異。 按此詞第四、五句句讀,即“大江東去”詞體。因姜夔自注“《念奴嬌》之鬲指聲,轉入雙調。”采以備體。

變體三: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以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為代表。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東去”詞體,及換頭句押短韻異。 按劉克莊“老夫白首”詞後段起句“嘗試。銓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間耳”正與此同。

變體四: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張炎《湘月·行行且止》為代表。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韻異。 按劉儗詞“西風何事。為行人、掃蕩襟煩如洗。”黃機詞“春愁幾許。似春雲靄靄,連空無數。”方岳詞“花風初逗。喜邊亭依舊,春閒營柳。”俱與此同。

變體五: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以張炎《念奴嬌·長流萬里》為代表。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起句用韻,後段起句藏短韻異。

變體六:雙調,一百一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以張輯《念奴嬌·嫩涼生曉》為代表。此亦與“憑空眺遠”詞,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異。

變體七:雙調,一百二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以趙長卿《念奴嬌·銀蟾光滿》為代表。此亦與“憑空眺遠”詞同,惟前段結句添二襯字作四字兩句異。

變體八:雙調,一百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以陳允平《酹江月·賦水仙》為代表。此調平韻詞以此詞為正體,若張詞、葉詞之句讀參差,又換頭句押韻,曹詞之前後段第六句押韻,皆變體也。 此詞有陳詞、葉詞別首可校。按陳詞別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殘”,“荻”字仄聲。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聲。第九句“風燈漸暗”,“漸”字仄聲。葉詞別首“酒闌歌罷”,“酒”字仄聲。後段第四句“閒踏輕澌來薦菊”,“閒”字平聲。第五句“半潭新漲微瀾”,“半”字仄聲。第六、七句“紅葉無情,黃花有恨”,“紅”字平聲,“有”字仄聲。第九句“歸心如醉”,“歸”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所采三詞。

變體九:雙調,一百字,前後段各十句、四平韻。以張元乾《念奴嬌·代洛濱次石林韻》為代表。此與陳詞同,惟後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異。

變體十:雙調,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十句五平韻。以葉夢得《念奴嬌·故山漸近》為代表。此亦與陳詞同,惟後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後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換頭句押韻異。

變體十一:雙調,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韻,後段十句六平韻。以曹勛《念奴嬌·半陰未雨》為代表。此亦與陳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後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後段第六句及換頭句俱押韻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中秋》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平平,仄平平仄平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大江東去》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湘月·五湖舊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鬧紅一舸》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湘月·行行且止》

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行行且,把乾坤收入,篷窗深。星散白鷗三四點,數筆橫塘秋。岸觜衝波,籬根受葉,野徑通村。疏風迎面,濕衣原是空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堪嘆敲雪門荒,爭棋墅冷,苦竹鳴山。縱使如今猶有晉,無復清游如。落日沙黃,遠天雲淡,弄影蘆花。幾時歸去,剪取一半煙

變體五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長流萬里》

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長流萬。與沈沈滄海,平分一。孤白爭流蟾不沒,影落潛蛟驚。瑩玉懸秋,綠房迎曉,樓觀光疑。紫簫聲裊,四檐吹下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浪擊空明,古愁休問,消長盈虛。風入蘆花歌忽斷,知有漁舟閒。露已沾衣,鷗猶棲草,一片瀟湘。人方酣夢,長翁元自如

變體六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嫩涼生曉》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嫩涼生曉,怪得今朝,湖上秋風無。古寺桂香山色外,腸斷幽叢金。驟雨俄來,蒼煙不見,苔徑孤吟。繫船高柳,晚蟬嘶破愁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且約攜酒高歌,與鷗相好,分坐漁磯。算只藕花知我意,猶把紅芳留。樓閣空濛,管弦清潤,一水盈盈。不如休去,月懸良夜千

變體七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銀蟾光滿》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銀蟾光滿,弄餘輝、冷浸江梅無。緩引柔條浮素蕊,橫在閒窗虛。染紙揮毫,粉塗墨暈,不似今端。天然造化,別是一般,清瘦蹤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今夜翠葆堂深,夢迴風定,因月才相。先自離愁,那更被、曉角殘更催。曙色將分,輕陰移盡,過眼難尋。江南圖上,畫工應為描

變體八

格律對照例詞:《酹江月·賦水仙》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

漢江露冷,是誰將瑤瑟,彈向雲。一曲清冷聲漸杳,月高人在珠。暈額黃輕,塗腮粉艷,羅帶織青。天香吹散,佩環猶自丁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

回首杜若汀洲,金鈿玉鏡,何日得相。獨立飄飄煙浪遠,襪塵羞濺春。渺渺予懷,迢迢良夜,三十六陂。九疑何處,斷雲飛度千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代洛濱次石林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吳松初冷,記垂虹南望,殘日西。秋入青冥三萬頃,蟾影吞盡湖。玉斧為誰,冰輪如許,宮闕想寒。人間奇觀,古今豪士悲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蒼弁丹頰仙翁,淮山風露底,曾賦幽。老去專城仍好客,時擁歌吹登。坐揖龍江,舉杯相屬,桂子落波。一聲猿嘯,醉來虛簌千

變體十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故山漸近》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故山漸近,念淵明歸意,翛然誰。歸去來兮,秋已老,松菊三徑猶。稚子歡迎,飄飄風袂,依約舊衡。琴書蕭散,更欣有酒盈

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悵萍梗無,天涯行已遍,空負田。去矣何之,窗戶小,容膝聊倚南。倦鳥知還,晚雲遙映,山氣欲黃。此還真意,故應欲辨忘言。

變體十一

格律對照例詞:《念奴嬌·半陰未雨》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半陰未雨,洞房深、門掩清潤芳。古鼎金爐,煙細細、飛起一縷輕。羅綺嬌。爭攏翠袖,笑語惹蘭。歌筵初罷,最宜斗帳黃

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樓上念遠佳。心隨瀋水,學蘭灺俱。事與人非,爭似此、些子香氣常。記得臨。羅巾余贈,盡日把濃。一回開看,一迴腸斷重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詞調風格

就詞牌的緣起而言,嬌艷是此調的本色。但就這一詞調的聲韻而言,則更適宜表達豪放悲壯的情感。《念奴嬌》詞,其定格為上片十句,句腳字九仄聲一平聲,下片十句,句腳字八仄聲二平聲。句腳學主要採用仄聲字,構成一種拗怒的情調,所表達的情感便顯得激越淒壯。即使作者選擇艷情為題材,寫出來也別是一番聲情。如宋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讀起來沒有通常婉約詞的纏綿悱惻與低徊哀怨,而顯得聲情激壯。此調的用韻,以仄聲韻為定格。仄聲韻中,又有上、去與入聲的分別。上、去聲韻宜於表達清幽峭拔之情。入聲韻宜於表達豪壯的感情。後世詞人作《念奴嬌》,大多喜用入聲韻。究其原因,在於入聲韻有助於強有力地表達激越矯健的思想感情。

該調的創作歷史,大部分作品為豪放詞。其中影響最大的作品是豪放派詞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其雄姿英發、豪情萬丈,直接影響辛棄疾、陳維崧等豪放詞人的創作;其超脫曠逸、慷慨悲涼,則影響張孝祥、薩都刺等一大批豪放婉約兼而有之的作家。傳統的婉約詞人,從李清照、朱敦儒直到清代朱彝尊,所作《念奴嬌》,因為詞牌的聲情特點,也大多疏宕輕靈,自由酣暢。這一切使得《念奴嬌》這一詞調,無論豪放婉約,都具有清新高華、舒徐流暢的風度氣勢。

典範作品

【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北宋】蘇軾《念奴嬌·中秋》 【北宋】葉夢得《念奴嬌·中秋燕客》 【北宋】李清照《念奴嬌·蕭條庭院》 【北宋】姜夔《念奴嬌·鬧紅一舸》 【北宋】張孝祥《念奴嬌·泛洞庭》 【北宋】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北宋】吳淵《念奴嬌·我來牛渚》 【北宋】黃庭堅《念奴嬌·斷虹霽雨》 【南宋】文天祥《念奴嬌·驛中別友人》 【南宋】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南宋】姚孝寧《念奴嬌·素娥睡起》 【金代】完顏亮《念奴嬌·天丁震怒》 【近代】毛澤東《念奴嬌·崑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