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優勢
杏山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處於三市一礦四大市場之間。西距省會貴陽109公里,北距亞洲最大的瓮福磷礦基地65公里,東距黔東南州府凱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州府都勻市23公里。湘黔鐵路、黔桂鐵路、株六鐵路複線橫穿鎮境,320、210國道與貴(陽)新(寨)、凱(里)麻(江)高速公路均在境內交匯,4條省際公路在境內縱橫,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地理風貌
杏山氣候宜人,地勢西高東低,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水熱同季,四季分明。
杏山自然景觀秀麗,風景宜人,有城關馬鞍山自然風景區,長興、濫壩、中山等村的農家樂,麻喇村水落灘瀑布,河山村溶洞等,是假日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開發資源
杏山鎮礦產資源豐富,能源充足,通訊便利。有重晶石、原煤、鐵礦等礦產資源8種,特別是重晶石量大、質優、品位高,屬出口免檢產品。林業資源豐富,全鎮森林覆蓋率48%。水能、電能資源充足,城區已建有2個大型水廠,80%的自然村寨已吃上了自來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電。12個村已開通程控電話,目前全鎮擁有程控電話5000餘部,移動通訊網路已覆蓋21個村。
經濟建設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興建了縣城鳳凰大道、五星大道、溫州路、回龍路、光明路、銀都路、安居路、鄞州路、步行街和2個農貿市場,羊昌坡大型集散市場即將啟動開發,預計3年內建成並投入使用。
杏山鎮黨政班子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確立的“最佳化第一產業結構、擴大第二產業總量、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立足自身優勢,提出了一至五年起步、五至十年重點突破、十五年初見成效,把杏山建成一個以無公害蔬菜、優質果品、畜禽商品、鋅硒多元素優質米為主的城郊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生態農業鎮;以農副產品加工、建築建材、煤礦為主的鄉鎮企業鎮;以運輸、飲食服務和其他商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鎮;以產品交易、儲運為龍頭的物資集散中心鎮的奮鬥目標,找到了一條適合城關鎮發展的新路子。
黑龍江省雙城市杏山鎮
杏山鎮隸屬雙城市管轄。位於市境西北部,北臨松花江,與肇東市隔江相望。鎮政府駐地距市區40公里。
杏山一帶,中華民國時期為雙城縣第四區。東北淪陷後期,分隸國太、國慶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同年末劃為第五區,後改第九區,1948年12月改為杏山區,後又改為第九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劃為杏山、仁和、金山3個鄉。1958年9月,成立杏山人民公社。1984年春,改為杏山鄉。1985年8月,改為杏山鎮。
杏山鎮全境地處松花江南岸,地勢較高,大部分為平川地、平崗地。友誼渠自西南入境繞向東北,流經金山、永富、雙青、順利等8個村,可大面積灌溉農田,是全市交售商品糧較多的鄉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3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6萬畝,糧食作物有玉米、大豆、穀子、高梁、小麥、水稻等;經濟作物有亞麻、甜菜、白瓜籽等。鎮辦工業有農機修配、油
米加工、制磚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321萬元。全鎮共轄杏山、雙山、雙合、樹慶、迎新、致富、強勝、順利、仁和、臨江、雙青、江南、永富、勝富、金山、興隆等16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7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69人;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鎮政府駐地杏山村。
參考文獻
http://www.majiang.gov.cn/2007/xz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