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鏡清[民國甘肅議長]

李鏡清[民國甘肅議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鏡清(1871-1912),字鑒亭,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人。清德宗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以優廩生考取拔貢,次年朝考一等,步入仕途。

人物簡介

因屢建功而多次遷升,先後任四川浦江、建安等縣知縣、雲南巡警道、奉天巡防右路統領等職。在與革命黨人藍天蔚等交往過程中頗受新思想感染,主張實行憲政,召開國會。武昌首義成功後,李鏡清返甘。

然此陝甘總督長庚不承認共和,組調甘軍,分三路攻打陝西義軍。1912年清帝退位,2月,各界人士倡議承認共和,組織甘肅省臨時議會。3月,投票公舉鏡清任省議會議長。就職後,宣布共和,提議免除各項供應,整理財政,除弊恤民,並在危機關頭,穩妥處理各種突發重大事件,堅持議會工作,提出築鐵路、徵收煙稅等議案。

李鏡清在任議長的短短數月中,他首先督促長庚宣布承認共和,撤回攻陝甘軍;接著呼籲甘肅督軍趙惟熙停止了對在天水宣布獨立和成立“甘肅臨時軍政府”之黃鉞的用兵,使天水人民避免了一場戰禍;鑒於甘肅長期回漢矛盾,他積極主張民族平等,尊重少數民族習俗,力主取消清朝一切不利於回漢團結的法令,並號召回族新老教互相團結,消除隔閡;由於他的大力斡旋,平息了一場兵變。

然而,不久之後趙惟熙便查封了省臨時議會,李鏡清被迫辭職,1912年6月6日,因他人離間,被擁護帝制、反對共和的甘肅軍閥馬安良派遣的刺客殺害。地方曾建祠匾書:精誠壯烈,永久紀念。
遺著有《仕優齋遺文》《清草堂論學集》及校編《狄道州續志》等。

慘遭暗殺

李為人激烈,富口才,惟胸襟窄狹,不能容物,但辦事幹練,為人望所歸。其時長庚以大勢已去,回天無力,適值甘肅省臨時議會召開會議,討論時局,情勢極度緊張,長庚不堪壓力,將陝甘總督印信,交付袁世凱任命的甘肅臨時都督趙維熙,即於三月中旬離開蘭州赴北京。

當長庚起行之晨,正是省臨時議會舉行最後會議的一天,周務學、馬安良、馬福祥等曾往東崗鎮送行。時近中午,馬福祥、周務學始遲遲到會,李鏡清即席詢問:“你們到哪裡去了?”周、馬以實相對,李即席當眾辱罵說:“奴隸性質一點沒有改變,心想造反嗎?”周等當時忍氣吞聲,默不爭辯。散會後馬福祥憤憤不平,即轉告馬安良,馬安良在攻陝中桀驁不馴,縱兵焚殺,凶焰甚熾,這時在蘭州氣派很大,有左右全甘之勢,豈肯向李低頭下氣,於是勃然變色,拍胸大怒說:“我們造反先殺你。”

繼之寧夏民眾向省臨時議會控告馬麒進兵寧夏時,慘殺無辜人民,要求查辦,李鏡清即諮請趙維熙追究,愈激起了馬安良、馬麒的憤怒,雙方情感越來越向惡劣的方向發展,滿城風雨,群情惶急。劉爾炘為解救危局,向李鏡清婉言勸告,並籲請周務學捐棄前嫌,派隊護送李鏡清暫返狄道原籍,以避其鋒。

馬安良、馬麒指使馬同(馬同是當時馬安良精稅西軍右軍分統馬?的堂弟,時任該軍管帶)刺死李鏡清,不久,馬同也在蘭州暴死。馬同曾與馬麒結拜為弟兄,關係親密。派哨官馬有功率兵六七人,潛入狄道,竟將李鏡清慘殺於狄道私宅。李之死因雖多,但省臨時議會上的那一番話,實為主導因素之一。

甘肅大紳劉爾炘送李的輓聯是:“畢竟是奇才,能使世間容不得;倘然成厲鬼,定從地下打翻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