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89年,李路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導演系,之後從東北來到南京,進入江蘇電視台文藝部工作,歷任南京電影製片廠生產副廠長、江蘇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等 。
演藝經歷
1993年,執導了以歌手張咪的經歷為素材的電視音樂連續劇《孤星》,首次接觸影視劇行業,並憑藉該劇獲得了第十一屆江蘇優秀電視劇優秀導演獎 。1998年,執導並擔任短篇電視劇《劉天華》的製片人 。
2000年,拍攝以共和國最年輕的烈士“小蘿蔔頭”宋振中為原型改編的兒童劇《小蘿蔔頭》,該劇獲第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和第十九屆電視飛天獎 。
2005年,擔任由侯天來、陳小藝主演的當代家庭劇《不想回家》的導演及製片人 。2006年,擔任年代倫理劇《青城之戀》的總導演及總製片人 ;同年,執導由吳若甫、吳秀波等人公安題材的電視劇《29天半》 。
2008年,擔任勵志劇《好想回家》的製片人,與此同時李路還為該劇的主題歌《堅強》作詞,該劇的創作旨在鼓勵地震災區人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
2010年,執導由范偉、孫寧主演的家庭情感劇《老大的幸福》 ,該劇獲得了中國廣播電視製作協會十佳作品、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三等獎、金鷹獎最佳電視劇的榮譽 ;同年,擔任由李小龍執導,童蕾、郭曉冬、任泉主演的軍旅劇《那些迷人的往事》的總製片人 。
2012年,執導由王珞丹、李光潔等人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山楂樹之戀》 。2014年,擔任製片人並執導了由張博、劉威葳主演的都市情感劇《坐88路車回家》 。
2017年3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出品的當代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播出,取得了收視率突破8%的成績,李路作為該劇的導演及製片人被觀眾們熟知 ;同年10月25日,李路執導的年代諜戰巨製《天衣無縫》開機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播出時間 | 劇名 | 主演 | 編劇 |
1993年 | 《孤星》 | 張咪、邵兵 | - |
1998年 | 《劉天華》 | - | - |
2000年 | 《小蘿蔔頭》 | 奚美娟、唐天、趙小川 | - |
2005年6月 | 《不想回家》 | 侯天來、陳小藝、陳剛劉、蕾韓雪 | - |
2006年 | 《青城之戀》 | 林保怡、鄧萃雯 | 陳汗、寒露 |
2006年9月15日 | 《29天半》 | 吳若甫、張志忠、杜玉明、吳秀波 | 趙舒亞、龔朝、楊溢 |
2010年3月4日 | 《老大的幸福》 | 范偉、孫寧、周浩東、孟廣美、李威 | 謝麗虹、宮凱波、劉江舸 |
2012年3月12日 | 《山楂樹之戀》 | 李光潔、王珞丹、黃梅瑩、岳秀清 | 顧偉麗 |
2014年12月24日 | 《坐88路車回家》 | 張博、劉威葳、張凱麗、高亞麟 | 薛志華 |
2017年3月23日 | 《人民的名義》 | 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 | 周梅森 |
製片作品
播出時間 | 劇名 | 主演 | 編劇 |
1993年 | 《孤星》 | 張咪、邵兵 | - |
1998年 | 《劉天華》 | - | - |
2000年 | 《小蘿蔔頭》 | 奚美娟、唐天、趙小川 | - |
2006年 | 《青城之戀》 | 林保怡、鄧萃雯 | 陳汗、寒露 |
2005年6月 | 《不想回家》 | 侯天來、陳小藝、陳剛劉、蕾韓雪 | - |
2006年9月15日 | 《29天半》 | 吳若甫、張志忠、杜玉明、吳秀波 | 趙舒亞、龔朝、楊溢 |
2008年 | 《好想回家》 | 秦海璐、王亞楠、孫遜、宋思軒 | 劉覓瀅 |
2010年3月4日 | 《老大的幸福》 | 范偉、孫寧、周浩東、孟廣美、李威 | 謝麗虹、宮凱波 |
2010年6月23日 | 《那些迷人的往事》 | 蕾任泉、郭曉冬 | 張欣、何群 |
2012年3月12日 | 《山楂樹之戀》 | 李光潔、王珞丹、黃梅瑩、岳秀清 | 顧偉麗 |
2014年12月24日 | 《坐88路車回家》 | 張博、劉威葳、張凱麗、高亞麟、許文廣 | 薛志華 |
2017年3月28日 | 《人民的名義》 | 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 | 周梅森 |
獲獎記錄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
|
中國電視劇金鷹獎 |
|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
|
中國廣播電視製作協會 |
|
江蘇優秀電視劇 |
|
江蘇省金鳳凰獎 |
|
個人獎項 |
|
澳門國際電視節 |
|
(參考資料 )
社會活動
擔任職務
1989年,進入江蘇電視台文藝部工作,歷任南京電影製片廠生產副廠長、江蘇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 ;至2017年,依舊擔任江蘇廣電集團(總台)的藝術總監一職 。
2004年,出任江蘇廣電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蘇天地縱橫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
人物評價
與骨子裡的低調、隨性不同,李路同時又是一個越挫越勇型的導演。譬如在面臨資金困難時的前後周鏇;譬如賣《山楂樹之戀》別人在捏腳他就拿著小板凳坐在旁邊跟人講,這些低頭的行為他不在乎。不願被資本綁架又想堅持自我,在如今追求快速高效、精緻利己的時代,這樣的想法和做法近乎稱得上是很少了。 (騰訊娛樂評 )
在《人民的名義》拍攝期間,導演李路幾乎每天只休息三個小時,除了拍戲李路一直關注中國的政策發展,了解反腐鬥爭的狀態,以求在人性、人心的把握上就更加準確。正是李路身上追求真實、完美的精神,讓他“江蘇省十佳電視藝術家”、“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全國十佳電視製片人”的榮譽及各種作品得獎實至名歸。 (環球網評 )
李路是《人民的名義》的靈魂和大腦。全憑他的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才有了這部好劇。他關注的不是收視率而是觀眾,觀眾也以關注度、收視率和點擊量回應他的真誠。 (中國新聞周刊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