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中國美協副主席、著名軍旅畫家]

李翔[中國美協副主席、著名軍旅畫家]

李翔,一九六二年十月出生於山東臨沂,現任解放軍美術創作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員等職,2013年11月27日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就學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央美院。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著名軍旅畫家李翔作品賞析著名軍旅畫家李翔作品賞析
李翔,1962年10月出生於山東臨沂,現任解放軍美術創作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員等職,2013年11月27日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就學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中央美院。多年來勤奮努力,創作了大量美術作品,參加過許多全國性重要展覽。組織並主持過許多全國、全軍性的美術展覽和學術研究活動並多次擔任全國、全軍美展評審。作品曾在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美展中獲獎。全國第二屆速寫大賽獲一等獎,作品選入全國中國畫百年大展和首屆、第二屆、第三屆北京國際雙年展。代表作品有《紅色樂章》、《畫兵》、《父老鄉親》、《原鄉》、《扎西平措上尉和阿爸阿媽》等。許多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北京市美術家協會等海內外收藏機構收藏。出版作品集多種。

藝術簡歷

1987年-1991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班學習4年。

解放軍畫家李翔的山水畫藝術解放軍畫家李翔的山水畫藝術
1990年10月,速寫作品《集市》獲全國第二屆速寫大賽一等獎。
1991年1月,加入北京美術家協會。7月,創作的畢業作品《紅色沂蒙》獲北京市慶祝建黨70周年美展優秀作品獎並被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收藏。
1992年5月,創作沂蒙山題材的國畫作品《正月正》併入選紀念“5.23”講話全國美展。7月,調到總政文化部文藝局負責全軍美術、書法的組織、創作工作並組織舉辦建軍65周年全軍美展。
1994年3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6月,隨中國軍樂團出訪芬蘭;創作國畫《紅色樂章》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組織“迎第八屆全國美展全軍美術創作班”。
1995年7月,被批准為全國青聯委員。9月,組織全軍獲獎畫家赴齊魯沿海、新疆邊防寫生。
1997年8月,組織舉辦“紀念建軍70周年全國美展暨第九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設計建軍70周年郵票一套五枚(合作),全國發行。
1998年5月,組織部隊畫家赴廣西、貴州山區寫生。9月,參加“第五次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1999年8月,組織舉辦“第九屆全國美展全軍美術創作班”;創作作品《畫兵》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
2000年6月,組織部隊獲獎畫家赴歐洲7國訪問。8月,組織“全軍畫家高級造型研究班”;出版《發現、再現、表現》、《百日素描體驗》素描集;參加“第四次全國書法家代表大會”,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2001年2月,作品《紅色樂章》入選“百年國畫大展”(國家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6月,組織舉辦“第三屆全軍書法作品展覽”。9月,進入中央美院第十二屆油畫助教研究班學習,重點研究彩墨濕畫系列技法。
2002年7月,組織舉辦“第十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創作作品《民樂》。
2003年5月,作品《原鄉》參加“首屆北京國際雙年展”。7月,組織舉辦“首屆全軍書法骨幹培訓班”;參加“第六次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連任中國美協理事;應邀參加“迎元宵中華傑出青年代表團”訪問台灣;當選“全國青聯書畫工作委員會”主任;組織舉辦“萬眾一心抗非典,濃墨重彩繪英雄”全國名家邀請展。
2004年7月,組織“全軍第十屆全國美展創作班”;創作作品《父老鄉親》獲全國十屆美展銅獎;任中央電視台舉辦的首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中國畫大賽評審。11月,參加中國青年代表團,隨團中央第一書記出訪韓國、日本,其作品分別贈送韓國總理、日本首相。
2005年5月,組織30多名著名青年美術家赴青海三江源寫生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同一條河——全國著名中國畫家作品展”。
2006年5月,組織“全軍高級色彩研究班”;出版《發現、再現、表現》作品集。11月,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
2007年6月,組織舉辦“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十一屆全軍美展”;創作作品《背山人》。7月,設計建軍80周年郵票一套四枚全國發行(合作);任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覽評審;組織軍隊畫家訪問義大利、埃及、坦尚尼亞;榮獲《書畫中國網》、《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二十多家專業媒體評選的“年度十大影響力畫家”;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世界華人2007中國書畫藝術精品大展”並獲優秀獎。
2008年4月,組織部隊畫家到俄羅斯列賓美院交流學習。6月,聯合中國美協組織“心繫汶川美術作品全國展覽”。7月,成立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任秘書長,任美術創作院和書法創作院常務副院長;組織舉辦“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首屆院展暨第四屆全軍書法展”。9月,任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副局長;作品《王羲之》搭載神舟七號載人太空梭遨遊太空。12月,任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評審;任第三屆全國青年美展評審。
2009年3月,組織“迎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全軍美術創作班”。5月,組織軍隊畫家赴西藏邊防體驗生活。6月,任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9月,任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審;創作作品《扎西平措上尉和阿爸阿媽》。10月,作品《父老鄉親》入選國家文化部舉辦的“向祖國匯報——新中國60年美術作品展”;組織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軍美展”和“解放軍美術書法精品赴澳門、香港展”。11月,參加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藝術創作會議。
2010年1月,出訪墨西哥。3月,隨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慰問團赴美國慰問華僑;組織“全軍首屆雕塑創作班”。7月,組織軍隊美術骨幹赴甘肅、陝西寫生。12月,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連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2011年1月,隨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出訪日本;參加“中國美術獲獎作品展”開幕式。5月,出訪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並在哈斯塔那組織舉辦“中國美術作品展”,哈方副總理和中國副總理戴秉國觀看展覽,受到胡錦濤主席接見併合影。6月,組織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第五屆全軍書法作品展”。7月,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9月,成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李翔當代中國畫工作室。10月,組織重大軍事題材創作規劃會。11月,任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12月,任“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評審;赴寮國組織舉辦“慶祝中老建交50周年——中國軍隊美術書法展”;被中宣部批准為“四個一批”人才。
2012年3月,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組織部隊青年畫家赴南沙寫生。4月,組織以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畫院名義,率團出訪澳大利亞,並在悉尼舉辦“畫說澳洲”寫生畫展。7月,組織舉辦“慶祝建軍85周年全國美展暨第12屆全軍美展”,創作作品《南沙天浴》。9月,成立首都師範大學李翔中國畫高級研修班;首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李翔中國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主辦)。

相關文章

李翔“筆墨”是中國畫的特色與根基,其承載的美學理念傳承了上千年,而色彩作為筆墨的輔助語言,在漫長的中國畫的發展歷程中,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中西交匯、古今雜陳的當代背景下,重新審視“筆墨與色彩”的關係,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
中國畫用色,早在謝赫“六法”中,就有“隨類賦彩”之說,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也有“畫以墨為主,以色為輔。色之不可奪墨,猶賓不可溷主也”,即便是青綠山水,也追求“青綠斑斕而愈見墨采之騰發”的藝術效果。因此,歷代中國畫家對筆墨的修練,遠遠超過對色彩的研究,是不爭的事實。
西畫是以色造型的藝術形式,在其繪畫傳承中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有很多優秀傳統可供借鑑。當代的中國畫創作就“色墨”關係而言,可發揮中國傳統筆墨精神和西方繪畫中色彩科研成果的雙重優勢,不必以中國畫的色彩與著意於表現色光見長的西方繪畫色彩相比對,也不必囿於“隨類賦彩”的傳統程式固步自封。取二者之精華並有機融合,非以色彩弱化筆墨,也非以筆墨改造色彩,而是保留傳統“筆墨”基因,融色彩冷暖變化於筆墨的陰陽轉化之中。以傳統筆墨精神為根基,用色如同用墨一樣,“以色當墨”或“色中和墨”,皴擦點染,潑墨積墨充分發揮顏料和水溶合在宣紙上的巧妙變化,既見色又現筆;以色造“形”,而非僅僅造“型”,以色塊變化關係、筆墨轉化關係和構成元素來布置畫面,突出傳統筆墨技巧融入色調意象表現。
淡彩即是在色彩基礎上作水墨的再統一,以水、墨、色的相互滲化輔以點線面造形。“淡彩”是相對重彩而言,不求濃烈而求色彩冷暖、筆墨內涵的微妙轉化,充分發揮中國畫特有的材料性能,讓色、墨、水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色破色、乾破濕,冷破暖、暖化冷,濃破淡、淡化濃,隨機生髮,意態萬千,求其乾濕濃淡的變化自然天成。同時,“淡彩”也強調一種筆墨格調,“以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充分發揮植物色、水色與礦物色的特性,使之相融親和,將光色水墨化,或將水墨光色化。在此中保持中國畫的用墨本質——墨色的透明。最後,從“主調”的色彩向“復調”和多調色彩形式拓展,色塊的大面積潤染與濃淡結合表現物象,構建意境。
當下藝術創作的探索已進入了一個多元的時代,中西融合也已不再是簡單的拼湊和嫁接,只有在多元的格局下,廣泛吸納各民族文化精髓,巧妙融合各種有益的藝術元素,走精微、深入的探索之路,才能詮釋出當代中國畫創作的新語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