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話語

《李澤厚話語》系李澤厚先生授權鄧德隆、楊斌編選之作。從李澤厚先生各類著作中精選了400餘則話語,以哲學思考為主線,串起李先生在文化人類學、美學、教育、社會科學、歷史學、現實考察等領域的思想呢喃,既有哲學的視野和文化的倒影,又有文學的神韻。本書在充分體現李先生思想觀點的前提下,所選語段通俗易懂,字字珠璣,大有深意。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澤厚是一位哲學家,其哲學熔儒學、康德、馬克思於一爐,承續中國傳統,別具世界眼光,深刻關懷現代化背景下的人生、人性、人之命運;李澤厚是一位美學家,其美學曾風靡大學校園,令“少年高曠豪舉之士多樂慕之,後學如狂”;李澤厚是一位思想家,其思想密切跟蹤改革進程,對當代中國社會面臨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都有獨到見解。
《李澤厚話語》是從李澤厚皇皇數百萬言著作中選輯400餘則哲思妙語,實乃其思想精華讀本。雋永蘊藉,字字珠璣;一卷在手,盡得風流!

作者簡介

李澤厚 1930年生,湖南長沙人,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德國蒂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代表著作有《李澤厚集》(10卷)。
哲學家對世界、人生認識的深度,使李澤厚的學術研究突破學科界限,使他對哲學、美學、社會、歷史、教育、人生都具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同時,李澤厚又是生命大於學問的大學者,其生命因學問的滋養而更加飽滿豐富,氣象萬千。

媒體推薦

將美學推至第一哲學,以情本體為人的最高實現,將中國傳統的“立於禮”(倫理學)推向“成於樂”(美學)實現轉化性創造,這不但是李老師對中國思想的巨大貢獻(應對了基督教的挑戰),更是對世界哲學的巨大貢獻,在世界哲學史上,必將產生劃時代的影響。
——鄧德隆
作為當代著名學者,李澤厚的文字表達了對理論和現實中許多問題的思考,這種思考迸發出的思想火花往往十分耀眼;而這種深邃思想的表達,卻又沒有半點裝腔作勢、故弄玄虛,功力深厚而舉重若輕,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
——楊 斌

圖書目錄

卷一 人生
人活著,就有夢
時間在於情感
走我自己的路
慢慢走,欣賞啊
愛情可以多元
以美育代宗教
卷二 社會
走出一條既“現代”又“中國”的前進道路
警惕民粹主義
儒學,民族文化之根
歷史終結日,教育開始時
卷三 歷史
歷史在悲劇中前行
我們從哪兒來
為未來把脈
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卷四 治學
“以大觀小”和“以小見大”
知識面越寬越好
學術研究要講究多謀善斷
寫文章的人要學點平面幾何
我只為我的時代而寫
卷五 藝文
永恆的“人生之詩”
語言和漢字
美的腳步(上)
美的腳步(下)
現代之魅
卷六 美學
有意味的形式
以美啟真
生命之美
自然的人化
卷七 哲學
哲學是乾什麼的?
哲學如何走出語言
哲學是生存的智慧
我的哲學觀
編後記
附 李澤厚著作目錄

後記

三年前,我編選的《李澤厚論教育·人生-美——獻給中國小教師》出版後,反響不錯,2013年,還榮幸入選“大夏書系·十年經典”;尤其是書後的60則哲思短語,頗受稱道。於是,該書責編永通君約我再編一本《李澤厚話語》,話題不限教育,人生命運,歷史哲學,從家國天下到日常生活,凡能給人以思想和智慧啟迪的,無所不包。在和李澤厚先生溝通過程中,先生態度一如既往,明確反對。用他在上一本書序言的話說,就是“我從不認為我的文章有那么大的作用和影響。我想,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能一到老來便發狂。”他也曾說過,他常念叨孔老夫子的話,“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看到一些學術老人到晚年卻有此病,更要自加警惕。這一次,先生更明確指出反對的原因:其一,我覺得我這人和那些話沒有那么重的分量值得去摘,這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嘲笑和漫罵,包括可能傷害到你們;其二,摘錄不能甚至反而可能漏失主要的東西,即斷章取義。
我當然沒有因李先生旗幟鮮明的反對態度而就此罷手。這些年來,我同老先生交往不少,他的性格態度我是有所領教的。從寫他的詩歌釋讀,到做他的學術年譜,包括編選那本《李澤厚論教育·人生·美——獻給中國小教師》,沒一件事是他爽然答應的,總是先堅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這些東西沒意義,不值得做;反對無效繼之以勸阻,勸阻的理由是工作量太大、太繁瑣,往往勞而無功;勸阻不成再拖,口頭禪就是:等等再說,等等再說。我知道,李先生的這些話都是非常真誠的。和他的那些學術成就相比,我所做的這些對他個人來說,真的沒有任何意義。名山事業,赫然已成;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但最終總是能打動李先生,這幾件事,也都一件一件地做出來了。沒有任何秘訣,惟一的法寶就是:理由!只有要足夠的理由說服先生,先生就會同意。猶記得,2010年編選那本“論教育”時,我曾給先生寫過一封信,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話:
您一生致力於國人的思想啟蒙,其實,廣大中國小教師是一個同樣需要啟蒙的群體,因為,只有他們的覺醒,才有學生的覺醒,才有民族的未來。譬如,對傳統文化,對歷史進程的二律背反,對精神家園,對教育於人性的重要,對人生與美,對讀書與治學,一線教師都尤其需要補上這一課!從這個意義上說,出版本書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絕不亞於學術著作。不知先生您以為然否?
正是在我寄出這封郵件之後,李先生才答應我編他的那個選本,而且之後還特地寫了一篇序言,並將書名加了副標題——獻給中國小教師。那么,這一次我又是如何打動李先生的呢?我的理由主要有三:(一)如前所述,“論教育”反響不錯,哲思短語形式頗好,簡明扼要,易懂易記;(二)可以讓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其思想體系,在社會轉型加速、現代化困境日益凸顯的今天尤為需要;(三)為確保質量,避免斷章取義,力邀鄧德隆先生和我共同擘畫。這裡,得說到本書的另一位編者鄧德隆先生了。鄧君乃商界精英,事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卻於李氏思想研習精深,頗有心得。鄧君也認為此書意義非同尋常,樂觀其成,而且願意共襄盛舉。鄧君的加盟,無疑增添了遊說李先生的砝碼。經不住我們兩人的左說右勸,李先生最終還是同意了我們的請求,只是仍同上次一樣:“拒絕看編寫的內容,包括如何編選和編選什麼,一概不聞不問;並且對此書不負責任,功過是非,是好是壞,全由編選者負責。”同時,責鄧德隆君負審稿之責。
為此,我們潛心沉進文本,夜以繼日,樂此不疲。我們商定,兩人齊頭並進,各自為戰,摘出初選文字後,再相互交換,取長補短。於是,日理萬機穿梭於世界各地的鄧總,常常出差帶著李著,見縫插針,聚沙成塔。為了方便,乾脆直接在書上劃出語句,然後將整本書快遞過來。在收到鄧總寄來的第三本書之後,我發現了彼此之間的問題,明顯的區別是,鄧君摘錄的話語偏重學術,概念術語較多,而我則在學術之外兼顧通俗。在和鄧先生作了一番溝通之後,我們認為:李先生的學術觀點原創性很強,價值極大,應該儘量收錄。於是,我調整了原先的尺度,在兩人分頭選摘基礎上,整合出了本書的初稿,交鄧先生審讀。幾天之後,接到鄧總電話,他的閱讀印象是:感覺太沉重,遠不如那本“論教育”好讀。再一次商量的結果是:必須捨棄一定的學術性,儘量少選太艱深的內容;在充分體現先生思想觀點的前提下,儘量多選通俗易懂的語段。這才符合本書作為普及性讀本的編選初衷;將來有可能,可以再編“話語”的學術版。共識既成,重啟爐灶,我重新投入又一輪的涵泳浸潤之中。
冬去春來,暑熱秋涼,三十年閱讀李澤厚的漫漫途程,在這一年多的日子裡仿佛又重新走過一回。“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如聞謦欬,何其幸哉!
書稿付梓之際,由衷感謝李澤厚先生的信任和鞭策!感謝鄧德隆君的提點和襄助!同時,也感謝永通兄為本書的精心策劃和編輯的細心校核。
舛誤之處,敬希讀者批評指正。
楊斌
2014年3月

序言

序一:中國的山水畫有如西方的十字架
讀過楊斌先生《李澤厚學術年譜》的人,都會為其執著於傳播李澤厚先生思想的精神而感動。這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隨後,楊先生又在李老師的著作中摘編出一本集子——《李澤厚論教育·人生·美——獻給中國小教師》,此書首印後馬上加印,受此鼓勵,楊先生再接再厲,於是有了這本新集子《李澤厚話語》。
交待這個背景,是要說明本書編者署我之名已是不妥,放在前面更是不實。楊先生執意要出,李老師堅決不乾,我居中調停之後,李老師才答應,條件是要署我名,而且必須放在前面。因此我要對讀者負全責,與李老師全無干係。為了能達成楊先生意願,我只得答應下來。但摘編過程中的大量而具體工作,我幹得很少,楊先生才是主要的編者。
讀李老師的書十多年來,常有一種奇妙的體驗,李老師著作中散落許多“一句頂一萬句”(劉再復先生語)的話語,讓我讀後掩卷深思,浮想聯翩。僅舉一例,“中國的山水畫有如西方的十字架”(《中國哲學如何登場?》)。我讀到這句話就非常震撼。
先引我與安樂哲先生通信中的一段:
安先生,您一直以來立志要向西方傳播中國哲學,我認為您的使命對世界(不只對中國)很重要。……學界談儒家哲學或思想,學者們往往將之等同於古代。實則儒學一直處於消化吸納外來思想後不斷前行的動態之中。漢儒消化吸納道法、陰陽家,宋明理學消化吸納了佛家,李澤厚先生吸納了康德、馬克思、後現代、杜威等外來思想後,開出了第四期儒學,從而使儒學在全球化、大生產的時代,再獲新的生命力——為人類的普遍性注入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在我看來,李澤厚先生對人類的貢獻應是繼康德之後的又一世界高峰。可惜學界像您這般有使命又識貨的人太少,現在急需將李先生的著作譯介出來。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鄰”。
信中提到李老師消化吸納康德、馬克思、後現代、杜威,其實遠未說全,比如基督教。這句“中國的山水畫有如西方的十字架”就是消化吸納了基督教兩個世界的深邃傳統,將之注入中國以追求平寧淡遠為最高境界的文化之中,把中國文化原有的“生存不易”(未知生焉知死)及對天地宇宙的敬畏感通過轉化性創造,大大強化提升了中國文化的悲劇性、深刻度、形上品格。改變、豐富、擴展了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使得中國文化在與基督教文化相遇時(這是儒學遇到的第四次挑戰,也是最大的一次挑戰),不但能將之包容進來,更在消化吸納後,創造出另一種超越。並不需要神的拐杖,中國文化同樣可以達至宗教高度,實現心境超越。又使中國文化不止於樂陶陶大團圓,而有更高更險的攀登,李老師說:“使中國人的體驗不止於人間,而求更高的超越;使人在無限宇宙和廣漠自然面前的卑屈,可以相當於基督徒的面向上帝。”這不但讓中國文化在遭遇基督教挑戰後重獲新生,更是為人類創造了一個詩意的棲居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就警告:如果上帝死了,人便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當腦科學發達到能解釋,甚至複製宗教經驗,從而打破“感性的神秘”之後,人類是否會如尼采一般發瘋,或像後現代一般陷入虛無?或許第四期儒學設定的“理性的神秘”(物自體)將有望替代“感性的神秘”,成為人類新的心靈家園。“為人類的普遍性,注入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即此謂也。
讀了這句話,你再稍微留意一下生活的環境,的確處處被山水畫所包圍,無論居家、辦公、酒店、公共場所、私人會所,莫不如此。山水畫就如西方的十字架一般無處不在。其“功能”即是把你帶回到大自然當中,脫離俗塵,回歸天地,與天合一,實現超越。儘管大多數人處於無意識甚至只是附庸風雅的裝飾而已,但為什麼出奇一致地要用山水畫而不是其他什麼來裝飾,來附庸,可見這恰恰是文化心理結構的一種外化,雖然是集體無意識的外化。在這裡有對宇宙自然的敬畏,所以人在山水畫中非常細小(有此敬畏,“詩意棲居”的情本體才更豐富,更完美)。但不需要入黑暗,受苦難才能得救,而是當下即得,瞬間永恆的奇妙感受。甚至連這奇妙感受也不是必需,只要你在山水畫中體悟天地之永恆,人生之短暫,宇宙之無垠,世事之有限,再大事功,再多苦難無非轉瞬間的過眼雲煙。“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這裡並沒有漠視生存的艱辛、生活的艱難,相反正因為生存不易,人世苦辛,才用山水畫時時處處予以消解與慰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宋元以來,山水畫在中國文化中一直就有這個生活支持與“人生解脫”的功用,但從沒有誰這么明確、深刻地將無意識上升到自覺意識,更沒人為之注入兩個世界的基督教傳統,從而升華其悲劇性格與形上品格……。近代以來,由於軍事上的不斷落敗,經濟上的巨大落差,使中國文化遭遇“二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中國幾代知識人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對中國文化陷入深深的自卑和絕望。其中基督教挑戰最大。從第一代知識人的康有為立孔教,到第六代的“國父論”鬧劇,都是試圖模仿西方兩個世界的傳統,來“拯救”中國文化的“競爭力”,殊不知這恰恰丟棄了中國傳統的神髓。其基本假設與集體無意識仍是“己不如人”的文化自卑。不少知識分子之所以接受,傳播基督教或其他宗教,我以為與這種文化上的自卑感密切相關。因此,如何消化吸納基督教,就構成了中國文化能否走進世界、煥發新生、重獲自信的時代課題。
“看試手,補天裂”,李老師自覺承擔起了這一歷史使命。以“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的氣概與膽識,出色地開創了這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艱巨工作。以中國傳統“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人類總體”解釋、填補、替代柏拉圖的“理式世界”,康德的“先驗理性”,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當然還有基督教的“上帝天國”。以“物自體”為情本體的最高實現,來替代上帝的聖愛。通讀李老師作品,這一“野心”(消化吸納基督教)昭然若揭。再舉幾例。
“宇宙本身就是上帝,就是那神聖性自身,它似乎端居在人間歲月和現實悲歡之上,卻又在其中。人是有限的,人有各種過失和罪惡,從而人在情感上總追求歸依或超脫。這一歸依、超脫就可以是那不可知的宇宙存在的物自體,這就是天,是主,是神。這個神既可以是存在性的對象,也可以是境界性的自由,既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美學享(感)受,也可以是兩者的混雜或中和。”(《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
“人生艱難,又無外力(上帝)依靠,純賴自身努力,以參造化,合天人,由靠自身來樹立起樂觀主義,來艱難奮鬥,延續生存。現代學人常批評中國傳統不及西方悲觀主義之深刻,殊不知西方傳統有全知全能之上帝作背景,人雖渺小,但有依靠。中國既無此背景,只好奮力向前,自我肯定,似乎極度誇張至‘與天地參’,實則因其一無依傍,悲苦艱辛,更大有過於有依靠者。中國思想應從此處著眼入手,才知‘樂感文化’之強顏歡笑,百倍悲情之深刻所在。”(《論語今讀》)
人生艱難,空而責有,純賴自身努力,而生存,而生活,而立命,在使用—製造工具的合“度”的實踐中獲得美感,發現美的本質,掌握形式力量,實現自然的人化,這構成了人類生存的起點。同時這美感又可以替代宗教,甚至超越宗教,不僅精神超越,還有肉身的至樂,理性融化在感性之中,通過“以美啟真”實現人的自由直觀,“以美儲善”實現人的自由意志,“以美立命”實現人的自由享受。從而人就不是機器也不是動物,真正實現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康德本身的“人是目的”有將人從神的統治中解放出來的巨大貢獻,但仍止於啟蒙與理性)成為人的最高實現與最終自由(人的自然化),可見美學既是人的起點,又是人的終點,這樣美學就超越了倫理學而成了第一哲學。自康德以來倫理學替代認識論成為第一哲學,在倫理學的律令之下,人仍是知識權力話語下的“機器人”。仍是語言說人。人仍被置於必然王國之中,啟蒙於現代之內。只有將美學設定為第一哲學,人才從語言、機器中解放出來,投身自由王國,從心所欲不逾矩,超越啟蒙於現代。李老師說“美學是第一哲學,其終點是取代宗教,是以形式感對那不可知的‘物自體’的歸依和敬畏”。將美學推至第一哲學,以情本體為人的最高實現,將中國傳統的“立於禮”(倫理學)推向“成於樂”(美學)實現轉化性創造,這不但是李老師對中國思想的巨大貢獻(應對了基督教的挑戰),更是對世界哲學的巨大貢獻,在世界哲學史上,必將產生劃時代的影響,這就是我在致安樂哲先生信中所“預言”的“李澤厚先生對人類的貢獻應是繼康德之後的又一世界高峰”之意也。浮想至此,不覺文長,雖遠未盡意,也只好開頭就結尾,這句話蘊含的思想至少可以寫一篇很有分量的博士論文。
類似的句子在李老師著作中俯拾即是:
對許多宗教來說,仰望上蒼是超脫人世;對中國傳統來說,仰望上蒼,是緬懷人世。
生煩死畏,追求超越,此乃宗教;生煩死畏,不如無生,此乃佛家;生煩死畏,卻順事安人,深情感慨,此乃儒學……
昨日花開今日殘,是在時間中的歷史敘述,今日殘花昨日開,是時間性的歷史感傷,感傷的是對在時間中的歷史審視,這就是對有限人生的審美超越……“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老夫子這巨大的感傷就是對有限人生的審美超越,是時間性的巨大情本體,這本體給人以更大的生存力量。
佛知空而執空,道知空而戲空,儒知空卻執有,一無所靠而奮力自強。深知人生的荒涼、虛幻、謬誤卻珍惜此生,投入世界,讓情感本體使虛無消失,所以雖心空萬物卻執著頑強,灑脫空靈卻進退有度。修身齊家,正心誠意,努力取得超越時間的心靈境界——這是否就是“孔顏樂處”?
字字珠璣,大有深意,也可大作文章,大加發揮,怎么不值得將之摘出,用以啟悟有心之人呢?勉為序。
鄧德隆
2014年3月5日凌晨於宣城敬亭山度假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