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清華大學教授]

汪暉[清華大學教授]

汪暉(1959年10月-),江蘇揚州人,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中文系與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被認為是“新左派”(中國當下語境意義)領袖。1966年入揚州市西門街國小,1971年入揚州市魯迅中學(今揚州大學附屬中學)、1976年初高中畢業。1976至1977年間,先後當過一年半的臨時工和徒工。1978年錄取為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77級本科生。1981年本科畢業,1982年考取該校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985年在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唐弢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1988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即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91年與友人共同創辦《學人》叢刊,1996年至2007年擔任《讀書》雜誌主編,在其任內,《讀書》依然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汪暉汪暉

2002年受聘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先後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華盛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學和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訪問教授。主要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1990)、《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1994)、《汪暉自選集》(1998)、《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兩卷本,即出)等。編有《文化與公共性》、《發展的幻象》等。多種著作、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等。

連境內自由派代表南都都承認汪暉時期的《讀書》是中國各種思想交流的平台,但在2007年意外遭到解職。2002年受聘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先後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華盛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學和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訪問教授。主要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1990)、《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1994)、《汪暉自選集》(1998)、《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5)等。

汪暉的四卷本著作《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卷帙浩繁,內容十分複雜。首卷圍繞“理”與“物”的關係這一中心命題,探討了宋明儒學的“天理”主題;次卷轉向“帝國/國家”問題,先證明它們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國時使用的主導性的現代二元對立概念,再論證它們對理解清朝和民國的國家特性來說,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對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進行分析,並揭示出,在將舊的“天理”世界觀重塑為“公理”世界觀的時候,他們既納入了西方式的科學公理觀念,又保持了傳統的對“天理”中的“理”的倫理—政治的關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討論了現代“科學話語共同體”如何興起為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的核心主題。四卷洋洋灑灑至一六○八頁,僅“導言”一章,即長至百餘頁。”(黃宗智:探尋中國的現代性)

編有《文化與公共性》、《發展的幻象》等多種著作,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等。

評價

汪暉早期的學術生涯圍繞這魯迅研究展開,一直到1988年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為這個時期的標誌。其後他的研究工作轉向現代中國思想的研究。寫於1988年的《預言與危機——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分析了“五四”運動得意形成的思想和社會條件,以及這個文化運動的內在思想矛盾。1991年底,汪暉同陳平原、王守常一同創辦了《學人》叢刊。

黃宗智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8再版時撰寫書評,概述其內容:“汪暉的四卷本著作《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卷帙浩繁,內容十分複雜。首卷圍繞“理”與“物”的關係這一中心命題,探討了宋明儒學的“天理”主題;次卷轉向“帝國/國家”問題,先證明它們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國時使用的主導性的現代二元對立概念,再論證它們對理解清朝和民國的國家特性來說,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對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進行分析,並揭示出,在將舊的“天理”世界觀重塑為“公理”世界觀的時候,他們既納入了西方式的科學公理觀念,又保持了傳統的對“天理”中的“理”的倫理—政治的關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討論了現代“科學話語共同體”如何興起為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的核心主題。四卷洋洋灑灑至1608頁,僅“導言”一章,即長至百餘頁。”

學術榮譽

2013年,10月20日,中國著名學者汪暉與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一起被授予2013年度“盧卡·帕西奧利獎”(LucaPacioliPrize)。該獎主要授予運用跨學科方法做出創造性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與汪暉共同獲得帕西奧利獎的哈貝馬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
這個獎主要授予運用跨學科方法做出創造性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在前兩屆,這個獎項分別授予了美國蓋提博物館(GettyGenterforthehistoryofArtsandHumanitiesofLosAngles)館長兼比薩師範大學(theScuolaNormaleofPisa)校長、著名藝術史和考古學家SalvatoreSettis和歐洲央行行長、著名經濟學家MarioDraghi。2013年是該獎首次授予兩位非義大利裔學者,由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和汪暉分享。

汪暉還曾在1996年至2007年擔任《讀書》雜誌主編,在其任內,《讀書》依然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Habermas)生於1929年6月,是德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歷任海德堡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以及德國馬普協會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長。1994年榮休。他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的中堅人物。威爾比把他稱作“當代的黑格爾”和“後工業革命的最偉大的哲學家”,在西方學術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3年10月20日,頒獎儀式將在威尼斯Ca’Foscari大學的開學典禮上舉行。

註:帕西奧利(LucaPacioli)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物,數學家,方濟各會修士,李奧納多·達·芬奇的好友,他在義大利各處的教學活動和編寫的教材大大影響了後來的數學教學和研究。他在著作中對複式記賬法的記載和研究被認為是會計學的開端,故被稱為“會計學之父”。

2013年8月,威尼斯大學亞洲及地中海非洲研究所所長李集雅(TizianaLippiello)教授還撰寫文章,闡述汪暉教授的學術貢獻。其譯文被刊載於《中華讀書報》上,全文如下:

汪暉是著名學府清華大學的教授,他被視為“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他極具挑戰性地、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對現代性問題的追問,並從亞洲視野——或更準確地說,從中國視野——觀察整個世界。

經過漫長的文學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旅程,他對傳統分析提出質疑,解構老一套的亞洲觀念,並提供了一種能夠超越歐洲及歐洲中心主義典型視角的敘述。當亞洲人談亞洲時,他們究竟在談什麼?雖然汪暉的作品主要論述中國,但他的反思拓展出更為廣闊的問題,試圖通過思想史的深刻分析,超克現代性的傳統模式。汪暉之所以將西方模式與另一種模式對立起來,是因為他想重建歷史並通過對歷史的反思,給今人提供掌握自己文化傳統的鑰匙。換句話說,他將歷史置於新的亞洲形象內,並探索其在當代世界中的角色。汪暉所主張的歷史觀體現了當代世界的文化對話,他用客觀知識和批評工具來證明它。他從一些著名的中國學者的分析入手,如嚴復(1854-1921)、梁啓超(1873-1929)以及章太炎(1868-1936):這些學者研究西學的學說和方法,又都反對西方科學的霸權,支持人文文化(儒學、佛學與道學)。

就汪暉而言,我們不能太輕易把歐洲思想的典範套用於中國歷史,即使反過來說中國本地模式未必保證對中國歷史的正確、客觀的理解。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汪暉認為帝國與國家的二元論完全屬於西方思想,這種二元論將中國制度等同於帝國,將西方制度等同於民族國家。因此,他認為與其採用這些範疇不如藉助宋代(960-1279)儒學所用的辭彙,根據他的研究,近代“帝國”的範疇並非源自中國傳統的同一概念,晚清中國(1644-1911)從日本與西方才引進這個詞。中國傳統自古代以來離不開“天下”概念,即“whatexistsunderHeaven”,或“全世界”。與“帝國”相比,“天下”觀念有不同的含義:它反映中國對於自己的角色的自我意識,這種角色缺乏一種與他者的碰撞關係。“天下”概念不能被解釋為一種政治體系(“apoliticalentity”),相反,它體現了一系列與天地人有關的價值和理念,或總的來說,“天下”概念與中國宇宙觀有密切的關係。

汪暉承認儒學思想的價值,尤其宋代儒學:這一思想傳統不僅僅是一種學派,而且在漫長的歷史中,也給王朝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的條件。在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例如在漢代(公元前220-221)統一過程中,或者在外來民族的統治下,如元朝和清朝,儒學經典——尤其今文經學——為保證王朝的合法性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這些王朝不得不依賴中國傳統知識以確立自身的合法性,而漢族也未必屈服於這些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汪暉在康有為的影響下提出“儒學普遍主義”:該思想的興起與中國對自己的世界地位和主權的自覺是同時出現的。汪暉也提出了“反現代的現代性”理論,並闡述了一系列中國現代學者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他們將以科學為主導力量的現代性與人文科學為主的現代性對立起來,(形成了近代知識的譜系)。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這一里宏偉巨製中,汪暉探索了時間觀這個根本問題,分析了“時勢”的定義,即古人對momentum(拉丁文:1.時期、時刻;2.動力;運動)的意識以及他們適應時代變化的能力,例如,“孔子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在十一世紀,程氏兄弟也說《易經》偉大的方法論乃是對時間的支配。汪暉恰好用“時勢”的觀念來再現——或者更準確地說,不要再現——他自己的現代性觀。

2018年1月29日,德國哥廷根大學網站上公布了一則信息,清華大學教授汪暉榮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的安內莉澤·邁爾研究獎(AnnelieseMaierResearchAward),這也是該學術研究獎首次授予中國學者。

主要著作

中文著作

1.《去政治化的政治:短二十世紀的終結與九十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8。

2.《別求新聲:汪暉訪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四卷本),北京:三聯書店,2004;增訂版2008。

4.《死火重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5.《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6.《舊影與新知》,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7.《真實的與烏托邦的》,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8.《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

9.《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彷徨〉研究》,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北京:三聯書店,2008。

外文著作

1.EmpireandNation-State:TwoNarrativesofChina.2vols.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forthcoming。

2.ThePoliticsofImaginingAsia,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forthcomingin2009。

3.TheEndofRevolution,London:Verso,forthcomingin2009。

4.China’sNewOrder:Society,Politics,andEconomyinTransition.TranslatedbyTedHuters.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3。

5.《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4卷,韓文),首爾:GhilPublisher,2007即出。

6.Shisōkūkantoshitenogendaichūgoku(《作為思想空間的現代中國》,日文),村田雄二郎、小野寺史郎、砂山幸雄翻譯,東京:岩波書店,2006。

7.IlNuovoOrdineCinese(義大利文).TranslatedbyAnnaMariaPoli,Roma:ManifestoLibriSrl.,2006。

8.ElNuevoOrdendeChina,Sociedad,PoliticayEconomiaenTransicion(西班牙文),TranslatedbydeOlgaCurellSanmarti,CarlesPrado-FontsyLinLongbo,Barcelona:Bellaterra,2008。

9.《死火重溫》(韓文):首爾:SaminPublishingCo.,2005。

10.《新亞洲想像》,首爾:創批出版社,2003。

編輯著作

1.《發展的迷思》(與許寶強合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2.《文化與公共性》(與陳燕谷合編),北京:三聯書店,1998。

3.《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與余國良合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4.《90年代的“後學”論爭》(與余國良合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5.《全球關係中的中國處境》(與余國良合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6.《魯迅》(與陳燕谷合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中文論文選目

1.《科學世界觀、文化論戰與知識的再分類》,《印跡》,第三輯,2008。

2.《重讀〈孟子字義疏證〉—兼談現代學術史上的戴震評價問題》,《清華歷史講堂》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07。

3.《對象的解放與對現代的質詢--寫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重印之際》,《中國書評》,2006年第4期。

4.《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六十年代的消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6年12月,第六十四期;《開放時代》2007年第2期。

5.《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6.《改制與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命運》,《天涯》,2006年第1期。

7.《科學話語共同體和新文化運動的形成》,《學術月刊》,2005年第7期。

8.《帝國的世界視野及其在海洋時代的轉變》(下),《中國社會科學評論》(香港)2卷1期,2003。

9.《帝國的世界視野及其在海洋時代的轉變》(上),《中國社會科學評論》(香港)1卷2期,2002。

10.《亞洲想像的譜系》,《視界》第8輯,2002。

11.《“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論當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01年6月。

12.《經濟史,還是政治經濟學?》,《天涯》,2000年第3期。

13.《論戴震與章學誠》,《學人》第15輯,2000。

14.《“科學主義”與社會理論的幾個問題》,《天涯》1998年第6期。

15.《科學作為世界構造與合法化知識》,《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8年春季號。

16.《承認的政治、萬民法與自由主義的困境》,《二十一世紀》1997年第8期。

17.《當代中國的思想界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天涯》1997年第5期。

18.《科學世界觀的分化與現代性的綱領--張君勵與“人生觀之論戰”的再研究》,《學人》第11輯,1996。

19.《地方形式,方言土語與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形式”的討論》,《學人》第10輯,1996。

20.《我們如何成為“現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第1期。

21.《從文化論戰到科玄論戰--科學譜系的現代分化與東西文化問題》,《學人》第9輯,1996。

22.《個人觀念的起源與中國的現代認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4年秋季號。

23.《韋伯與中國的現代性問題》,《學人》第6輯,1994。

24.《吳稚暉與中國反傳統主義的科學觀》,《學人》第3輯,1993。

25.《梁啓超的科學觀及其與道德,宗教之關係》,《學人》第2輯,1992。

26.《賽先生’在中國的命運--中國現代思想中的科學概念及其運用》,《學人》第1輯,1992。

27.《政治與道德及其置換的秘密--謝晉電影分析》,《電影藝術》,1990年第2期。

28.《預言與危機--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文學評論》第3-4期,1989。

29.《關於<子夜>的幾個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9年第1期。

30.《20世紀初期的文化衝突與魯迅的文化哲學》,《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

31.《當代電影中的鄉土與都市》,《電影藝術》,1989年第2期。

32.《主體精神歷史與藝術世界的客觀性》,《文藝研究參考》1988年9-10期。

33.《“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與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徵》,《魯迅研究動態》1988年第9-10期。

34.《戲劇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魯迅小說敘事形式枝談》,《文藝研究》1988年第2期。

35.《魯迅研究的歷史批判》,《文學評論》1988年第6期。

36.《施蒂納與魯迅前期思想》,《魯迅研究》第12輯,1988。

37.《論〈野草〉的人生哲學》,《福建論壇》1987年第3期。

38.《歷史的‘中間物’與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徵》,《文學評論》1986年第5期。

英文論文選目

1. “The dialectics of Art and The Event”, Cai Guo-Qiang: I Wang to Believe, Ed. Krens & Munroe, Guggenhaim Museum, 2008, pp. 42-49.

2. “The Liberation of Object and the Interogation of Modernit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a, Vol. 34, No. 1(2008), 114-140

3. “Dead Fire Rekindled”, Boundary 2, volume 34, number 3 (Fall 2007), pp.1-21.

4.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Volume 8, No.1, 2007, pp.1-33.

5. “Discursive Community and the Genealogy of Scientific Categories.” In 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 edited by Madeleine Yue Dong and Joshua Goldstein, 80-12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6. “Depoliticized Politics: From East to West.” New Left Review 41, no. September-October (2006): 29-45.

7. “Depoliticized Politics, Multiple Components of hegemony, and the Eclipse of the Sixt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7.4 (December 2006): 683-700.

8.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State of the World, edited by Antonio P. Riberio, 211-17. Manchester: Carcanet Press Limited, 2006.

9.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China’s Neo-Liberalism: Another Discussion on the Ideological Situation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 and the Issue of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 Development, edited by Tian Yu Cao.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0. “The Year 1989 and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Neoliberalism in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2.1(Spring 2004): 1-69.

11. “The New Criticism.” In One China, Many Paths, edited by Chaohua Wang, 55-86. London: Verso, 2003.

12. “Political Failure and the Necessity for Global Democracy.”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3.1 (April 2002):139-144.

13. “Imaging Asia: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Asian in Tran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In Asia in Tran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Foundation 30th Anniversar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2, 245-263. Tokyo: T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r, 2002.

14. “‘Modernity’ and ‘Asia’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Across Cultural Borders: Historiography in Glob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Eckhardt Fuchs and Benedikt Stuchtey, 309-334.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2.

15. “On Scientism and Social Theory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In Voicing Concerns: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al Inquiry, edited by Gloria Davies, 135-156.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1.

16. “Zhang Taiyan’s Concept of the Individual and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In Becoming Chinese, edited by Wen-hsin Yeh, 231-5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7. “Fire at the Castle Gate.” New Left Review, no.6 (2000): 68-99.

18.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n 1990’s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 Critique 6.1 (1999): 239-51.

19.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 1906-1941.”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3 (Aug 1999): 803-804.

20. “Local Forms, Vernacular Dialects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Forms’ Debate—part II.” The UTS Review 4.2 (November 1998): 27-56.

21.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 Social Text, no.2 (1998): 9-44.

22. “Local Forms, Vernacular Dialects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ational Forms’ Debate—part I.” The UTS Review 4.1 (May 1998): 25-41.

23. “PRC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al Criticism in the 1990s.” Positions 6.1 (Spring 1998): 239-251.

24. “The Fate of ‘Mr. Science’ in China: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In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edited by Tani E. Barlow, 21-82.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5. “Zhang Taiyan: The Individual and Modern Identity in China.” The Stockhol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7 (1996).

26. “The Discourse of Humanism and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 in China.” Surfaces, Vol.V.202.1 (v.1.0A - 31/12/1995).

27. “The Fate of ‘Mr. Science’ in China: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Thought.” Positions 3.1 (Spring 1995): 1-68.

28. “Is the Public Sphere Unspeakable in Chinese? Can Public Spaces (gonggong kongjian) Lead to Public Spheres?” Co-authored with Leo Ou-fan Lee. Public Culture 6.3 (1994): 597-605.

涉嫌抄襲事件

2010年3月10日出版的國家級核心期刊《文藝研究》刊發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長篇論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文章中,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讀書》雜誌前主編汪暉寫於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反抗絕望》,被指存在多處抄襲。

王彬彬稱,他通過比對發現,汪暉的抄襲對象至少包括以下5部中外專著: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東方出版社1987年版);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美]勒文森《梁啓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美]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張汝倫《意義的探索》(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而抄襲手法則包括:

一是“攪拌式”:將他人的話與自己的話攪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將他人論述的次序做些調整,便作為自己的話登場;

二是“組裝式”:將別人書中不同場合說的話,組合在一起。一段話中,這幾句剽自這一頁,另幾句襲自離得很遠的一頁,然後作為自己的話示人;

三是“掩耳盜鈴式”:將別人的話原原本本地抄下來,或者抄錄時稍做文字上的調整,沒有冒號、沒有引號,但做一個注釋,讓讀者“參見”某某書;

四是“老老實實式”:一字不差地將別人的話抄下來,不攪拌、不組裝、不讓讀者“參見”。

汪暉回應

汪暉表示自己還沒有看到文章,而且手頭也沒有20年前的著作。並希望此事由學術界自己來澄清。8月2日在境外媒體報導中,汪暉表示“4月回國後,將相關資料交給專門研究和處理著作權問題的法律機構進行研究。我覺得只有對相關法律、規章進行研究,對具體指控進行核實,才能有助於澄清問題。”

雜誌社

《文藝研究》雜誌表示自己不過是一個發布平台,他們現在不便發表看法。

有關專家

著名魯迅研究專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表示,以今天的學術標準來看,《反抗絕望》可能確實在引文等方面存在不夠規範的問題,但這不能簡單稱之為剽竊。錢理群同時表示,該書的核心觀點應該是汪暉獨立思考的結果,其對魯迅研究的貢獻不能否定。

錢理群表示,使用引文不夠規範和剽竊是兩個概念,而且需要考慮當時語境。

部分摘要

1、汪暉《反抗絕望》:魯迅的著作是將一種文化中所包含的技術結構、價值和精神狀態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種文化的文獻記載。這種文化引入包括四部分內容:變更需要、變更榜樣、變更思想、變更理由。(第68頁)

勒文森《梁啓超與中國近代思想》:梁啓超的著作是將一種文化中所包含的技術、結構、價值和精神狀態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種文化的文獻記載。這種文化引入包括四部分內容:變更需要、變更榜樣、變更思想、變更理由。

2 、汪暉《反抗絕望》:那么,康、梁、譚、嚴等後期改良派開始產生了一整套的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政治理論和哲學觀點作為變法思想的鞏固的理論基礎,顯示了對“傳統”的更為徹底的批判和對西方社會文化的更為徹底的肯定。(第60頁)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應該充分估計到,開始產生了一整套的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政治理論和哲學觀點作為變法思想的鞏固的理論基礎,是這一階段改良派思想最重要的發展和最卓著的成就。

3 、汪暉《反抗絕望》:追求民族的獨立與平等的意識深藏於魯迅日本時期的文化理論中。(第70頁)

勒文森《梁啓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如果說追求中國與西方平等的觀念深藏於梁啓超的思想中,那么它也會深藏於每一個近代中國人的——從最保守的到最激進的——文化理論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