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十三步

《人文十三步》,是由劉再復,林崗編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封面

書 名: 人文十三步

作 者:劉再復,林崗 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1

ISBN: 9787508624259

開本: 16開

定價: 39.00 元

內容簡介

魯迅論衡、五四重評、金庸概說、張愛玲質疑、紅樓夢感悟、柏拉圖提問、李澤厚美學、懺悔意識、貴族精神、自定六經、雙向思維、時代基調、告別諸神、返回古典、文學史悖論、第三話語空間……從文學到哲學、從傳統到現代,從文化到思想,從學術到人生,從啟蒙到普世,從關注當下到返回古典,從《紅樓四書》到《雙典批判》,人文十三步,一步一步顯現出思想者劉再復的人文思想之步履,一步一步顯現出人文與生命的大關懷。本書是劉再復的人文備忘之書,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其豐富的切入生命本真與思想之核的人文讀本。全書選自劉再復先生十二部學術思想專著和一部散文集,皆為其相關領域之代表論述,涉及主題之寬廣,作者學識之淵博,人文關懷之深切,思想見解之獨到,均令人震撼不已,可謂人文之經典,思想之盛宴。

作者簡介

劉再復——1941年出生於福建南安劉林鄉。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併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文學評論》主編。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拿大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院校分別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 著有《性格組合論》、《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文學的反思》、《放逐諸神》、《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傳統與中國人》、《共鑒“五四”》、《紅樓四書》、《李澤厚美學概論》、《劉再復散文詩合集》、《劉再復文論精選》、《人文十三步》人論二十五種》、《雙典批判》、《漂流手記》(十卷)等四十多部學術論著和散文集。作品已翻譯成英、日、韓、法、德等多種文字。

目錄

一、《罪與文學》選讀

(一)懺悔文學的基本形態

(二)柏拉圖對文學的指控

(三)關於宗教大法官的寓言

二、《現代文學諸子論》選讀

(一)金庸在21世紀中國文學的地位

(二)張愛玲的小說與夏志清的現代小說史

三、《放逐諸神》選讀

(一)文學史悖論

(二)中國現代小說的政治式寫作

(三)告別諸神

(四)文學對國家的放逐

(五)“解放”的困頓

四、《共鑒五四》選讀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批評提綱

(二)五四五說——與李澤厚的對話

五、《魯迅論》選讀

(一)魯迅研究的自我批判

(二)論魯迅狀態

六、《李澤厚美學概論》選讀

(一)中國現代美學的第一小提琴手

(二)真正的原創性美學

(三)李氏美學體系圖式

七、《思想者十八題》選讀

(一)雙向思維與大時代的基調

(二)再論第三話語空間

八、《大觀心得》選讀

(一)我的六經

(二)中國貴族精神的命運

九、《雙典批判》選讀

(一)中國的地獄之門(序)

(二)抹黑對手——《三國演義》中歷史的偽形

(三)“女性物化”圖表

十、《紅樓夢悟》選讀

(一)悲劇與荒誕劇的雙重意蘊

(二)《紅樓夢》與中國哲學

十一、《共悟紅樓》選讀

(一)通觀美學與青春圖式

(二)紅樓女性的文化投射

十二、《紅樓人三十種解讀》選讀

(一)“夢中人”解讀

(二)可人解讀

(三)富貴閒人解讀

(四)鹵人解讀

(五)檻外人解讀

十三、《紅樓哲學筆記》選讀

(一)《紅樓夢》的澄明五境

(二)《紅樓夢》與西方哲學

試讀章節

一、《罪與文學》選讀

一、懺悔文學的基本形態

懺悔文學與救贖文學有相同之處,但又有區別,可以說(聖經》是救贖文學,卻不能說《聖經》是懺悔文學。但懺悔文學在《聖經》的基督教意識或署齟(聖經)的救贖意識的推動下產生的,第一個創造<阡悔錄)文體的是公元4世紀的神父奧古斯丁(stAugustinc,354-430)。以這部(懺悔錄)為開端,懺悔文學已有1500年的歷史,1000多年的歷史中,懺悔文學發展為多種形態,而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種形態:1作家直接作為懺悔主體的身世自敘,可稱為懺悔主體的自傳;2由作品的虛構主人公替代作家承扭懺悔主體的小說、詩歌、戲曲等,事實上是作家的靈魂自白;3具有懺悔主人公但非自傳式的懺悔文學;4非懺悔主題也沒有懺悔主人公,但帶有懺悔情感與罪責意識的作品。更為寬泛的懺悔作品,還應當包括文學之外的繪畫、雕塑等。斯賓格勒(Oswald Spengler)在(西人的沒落)中說:

西方的形式語言,其實更為豐富一一其畫像固然屬於自然,更且屬於歷史,自l260年起,由荷蘭雕刻家們,雕在聖尼丹斯的皇家墓園的任何一塊紀念碑,以及由何爾賓,或提善,或藍布朗,或哥耶(Goya)所畫的任何一幅畫像,皆可說是一種充滿個人特色的”自傳(autobiography)。至於“自畫像”吏是可視為一種歷史的“懺悔”(confession)。個人的懺悔,並不一定是直認某一行為,而是心靈深處的”最後審判”之前。展呈誼一行動的內在歷史。整個北歐詩歌,都是一片坦白而不隱諱的懺悔。藍布朗的畫像和貝多芬的音樂,也是如此,他們只是把拉斐爾、加德林、海頓所告誡於牧師的懺悔,置入於他們的作品所表現的語言之中而已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