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宇[民國初期陸軍少將]

李澄宇(1882~1955),原名李寰,別號瀛北,字瀛業,筆名洞庭,今岳陽縣筻口鎮山上村周家嶺人。《岳陽日報》創始人。民國初期陸軍少將,著名文學團體南社社員。詩人、文史家。

人物生平

李澄宇生於1882年2月18日(清光緒八年壬午歲正月初一),清太學生李訓臣(字達甫)第二子。李澄宇六歲啟蒙,聰穎勤慧,備受師愛,考取秀才。

1905年清宣布廢科舉,李澄宇湖南優級師範畢業後考入湖南講武堂,1906年因左膝生癤,未卒業離校,從名儒吳獬,致力詩文聯對,兼各家之長,而自成家數。以詩寫其家國憂,詩文名動一時,與醴陵傅鈍根(傅鈍安、傅熊湘)、衡陽謝晉、岳陽平江姚大慈、姚大願兄弟並稱“湘中五子。”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的槍聲打響後,在陝西遊幕的李澄宇聽到武昌首義訊息後,馬上趕往武昌參與起義。岳州(岳陽)光復後,李澄宇認為中國之革命“倡於報社,盛於學校,成於行伍”,所以他創辦了岳陽最早的報紙 —《岳陽日報》。

1912年8月14日,李澄宇因撰《閱岳州籌餉分局公擬辦法章程之諍言》的社論, 招致當局惱恨。報館被查封,李亦被拘捕。後被多方營救而出,而歷任岳陽、華容、長沙等地中、國小教員。

1913年,民國政府廢州設縣,在北京中國公學任教的李澄宇上書民國政府,提議將巴陵縣改為岳陽縣。

1914年,國民政府決定繼續修建粵漢鐵路。粵漢鐵路堪線定界時,湖南瀏陽人孔昭綬主張線路經平江、瀏陽走長沙,並打下了樁界線。李澄宇,則力主線路適宜途經岳陽城區,並就地理環境、自然資源、路線遠近、開鑿難易、耗資少多、交通運輸之主次等方面,條例成文,洋洋萬言,呈送到民國政府國務院。

1911年,粵漢鐵路選線時,有人主張經平江、瀏陽走長沙。他就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線路遠近、施工難易、耗資多寡、運輸主次,力主線路經岳陽,條例成文,洋洋萬言,終獲當局採納批准。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李澄宇任段祺瑞設立的督辦參戰事務處秘書。李澄宇後歷任北京督辦參戰事務處高級參謀,廣東參謀本部行營秘書長,移滬(護)國會參議院秘書長,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四軍秘書長。

1919年,南北軍閥爭奪岳洲,范司令駐岳郡聯中,自冬至春,久駐不遷,校方交涉充耳不聞。李澄宇從北京致書。明日,其人即撤軍他適。

1922年,任總統府江西行營秘書,授少將軍銜。登發《籌創岳陽公園啟》,並親自畫圖設計岳陽公園,經多方多年的努力,岳陽的第一座公園建成,公園被命名“中山公園”。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李澄宇鑒於國事難定,便解甲歸田,築樓名“未晚”,謂“年過四十,猶未為晚也”。樓號為“未晚樓”,繪有《未晚樓圖》,請人題詠。後歷任湖南省政府秘書、湖南民眾參議會參議、湖南省政府設計委員、南嶽國立師範教授、私立民國大學任教授、國學館教授、中國大學國文教授、湖南大學國文教授。

1938年抗戰爆發,當湖南省政府遷耒陽時,要他填寫官職銓敘表,他擲表於地,謂:“國事如此,有什麼級可敘!”。抗日軍興,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秘書。張治中接掌湘政,被推為民眾參議會參議,除參加會議外,曾赴各縣發動游擊戰。

李澄宇[民國初期陸軍少將] 李澄宇[民國初期陸軍少將]

1945年,倭寇投降,禹甸重光,蕭翊屏帶著勝利之心來長岳陽縣政,雄心勃勃,一再 與當地名士商討重修岳陽縣誌,並聘請李澄宇為主編,周用吾為副主編王第祺、周鰲山、鄧振聲(金珊)為委員,後因岳陽經濟拮据未果。

1949年任湖南省政府秘書長。解放前夕,湘軍政首領程潛,陳明仁等各界知名人商討“和”、“戰”,李澄宇在會上發言:“為國為民,揆時度勢,和平之舉,誰曰不然?”。後柳亞子在北京電邀李澄宇北上,李澄宇辭謝,僅應程潛之聘任湖南省省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

1952年5月20日任湖南省文委會委員的李澄宇到岳陽樓調查後,提議修葺,設專人管理。

1953年,任湖南省省文史館館員。

1955年4月4日李澄宇(李洞庭)病逝於湖南長沙李公館,享年74歲。

省府備船,迎回故里安葬。葬於岳陽筻口鎮潼溪鄉山上村周家嶺屋後半里處。

主要功績

創辦《岳陽日報》

李澄宇[民國初期陸軍少將] 李澄宇[民國初期陸軍少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後,在陝西遊幕的李澄宇聽到武昌首義訊息後,馬上趕往武昌參與起義。岳州光復後,李澄宇認為中國之革命“倡於報社,盛於學校,成於行伍”,創辦岳陽最早的報紙 —《岳陽日報》。《岳陽日報》是一具有現代意義的成型報紙,開創了岳陽報業之始。其以“代表民意”、“贊助共和”等為宗旨。“反對南北和議”,敢於“直言諷諫”,批評“政界措置失當之事”,在新聞界頗具影響,被輿論界 稱之為“湖南報界之新潮”、“競爭言論之第一聲”。

1912年8月14日,李澄宇因拒絕刊登岳州籌餉分局關於籌餉的公文並撰寫了題為《閱岳州籌餉分局公擬辦法章程之諍言》的社論,對章程中“無論貧富值十抽一”等一條條予以批駁,登之報端,大張公論,故招致當局惱恨。報館被查封,李亦被知府拘捕。湖南長沙、上海、北京等地的報業同仁都展開營救,致函湖南都督譚延闓抗議,《申報》、《民權報》、《大公報》等報紙對李澄宇被捕事件經過予以報導後,湖南省政要迫於輿論壓力,電飭岳州知府將李釋放,但“不準李再充主筆”。就這樣《岳陽日報》報社遭到了關閉,《岳陽日報》也就停刊了。雖然如此,但其對岳陽報業,特別是開岳陽民主之風氣,是具有極大意義的。

厘定粵漢線岳陽段

民國初年,粵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南段)在走向選址定線時,負責勘察線路的瀏陽孔昭綬(毛澤東的老師)倡議併力主經長沙至平江,而不過岳陽市區上報核定後,並打下了界樁。李澄宇認為這個走向於國計民生的長遠利益極不合理,他不顧路線已核定界樁,力主粵漢鐵路應伴兩江(長江、湘江)南下,東便山丘平原,西利江湖一帶……並就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物集散、線路遠近、開鑿難易、耗資之多寡、交通水陸運輸之銜接及政治、經濟、戰略等重要意義詳細論述,條例成文《駁湘鄂路線改由最古大道書》,洋洋萬言,呈送民國政府,並刊登在各大報紙上,據理直諫,力排孔議。民國政府經複議,權衡利弊,使得粵漢鐵路走向由原定的平江而過岳陽市區,如此而南下汨羅至長沙。故有“我於斯道孰錚臣”之句存世。粵漢鐵路線的更改,使岳陽在現代交通化時代,真正成為水陸交通要衝,且經歷百年來的實踐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其既對整個岳陽地區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同時也促進了京廣線的交通發展。

文學成就

李澄宇師從名儒吳獬,致力詩文聯對,兼各家之長,而自成家數,與傅熊湘、謝晉、姚大慈、姚大願並稱“湘中五子”,與齊白石、栁亞子、于右任等名人私交甚深,所撰寫諸多楹聯和輓聯都被作為名聯收錄。李澄宇《萬桑園詩》中的《席上作》有奇警句,如“落日當筵紅可吞”,有人呼他“李落日”。 李澄宇著作有《萬桑園詩存》(于右任題寫書名)、《未晚樓詩韻》等近40餘本

人物評價

李澄宇是同盟會會員、著名文學團體南社社員,船山學社董事,東池印社社員。而與醴陵傅熊湘、衡陽謝晉、岳陽平江姚大慈、姚大願並稱“湘中五子”。對於桑梓故地所做貢獻極多,同時其在文學詩文造詣亦非常之高。

柳亞子對李澄宇詩的評價“李詩俊,姚詩純”(李詩指李澄宇的詩,姚詩指姚大慈的詩)

毛澤東則借用《岳陽樓記》中的字句解讀李澄宇“‘吾聞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洞庭’指李洞庭,‘一湖’指彭一湖”。

主要作品

李澄宇著有:

李澄宇作品 李澄宇作品

萬桑園詩

萬桑園聯語

萬桑園遊記

未晚樓詩稿

未晚樓聯稿

未晚樓聯後稿

未晚樓日記

未晚樓雜記

未晚樓聯話

未晚樓詩話

未晚樓詩衡

未晚樓詞

未晚樓詞話

未晚樓曲

未晚樓曲話

未晚樓雜記

未晚樓文存及別卷

未晚樓書牘及牘存

未晚樓詩韻

未晚樓續文存

未晚樓續書牘

洞庭南閣詩稿

南閣詩

赤幟館詩

短文八十首

雨窗雜記

荒村奇遇

香玉綺恨錄

易義釋要

哲言韻編

漸暨樓詩稿

陟屺錄

春秋三傳

讀十三經折中

讀春秋蠡述

讀國語蠡述

讀二十五史蠡述

湖南省志稿雜誌叢談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