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霄

李松霄

李松霄(1906—1942),男,漢族,1911年出生河北武邑。1942年5月犧牲,時任冀南第5專署專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幼年在本村國小讀書。後入冀縣第十四中學。1931年,考入北平(今北京)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35年,積極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和華北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後又發起組織了武邑縣游車同學會,編輯出版了進步刊物《純泉》,揭露抨擊國民黨武邑縣政府的反動、腐朽和黑暗。193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七七”事變後,毅然返回家鄉。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組織鄉民,武裝抗日。同年秋,參加了武強縣青年抗日義勇軍。後任義勇軍政治部主任,加強部隊改造,積極抗日。1938年5月,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青年抗日游擊縱隊二團政治部主任,赴曲周、廣平一帶,開展抗日工作。8月,任武邑縣戰委會主任,發動團結一切力量,共同抗日。1939年1月,任武邑縣縣長,帶領全縣人民與日軍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40年1月,任冀南第五專署專員。1942年,由黨組織派往太行山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5月,在太行山反敵“掃蕩”中,壯烈犧牲。

主要事跡

李松霄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即關心國家大事,追求進步思想,曾積極參加北平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並被推薦為赴南京抗日請願團代表。還發起組織武邑縣旅(北)平同學會,通過編印進步刊物《純泉》抨擊國民黨武邑縣政府的腐朽、反動與黑暗。在青年義勇軍工作期間,他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積極參加了對這支地方進步武裝的改造工作,靠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並使之加入到抗日主力部隊行列。他擔任武邑縣長以後,一方面帶領民眾拆城破路、打狗藏糧、堅壁清野,以各種方式同日本侵略者進行艱苦鬥爭;另一方面廣泛團結開明紳士和國民党進步人士,建立起鞏固的抗日統一戰線,推動武邑縣全民抗戰工作的順利發展。

1939年2月,松霄在全縣人民的公推下被選為第一任武邑縣民選縣長。他積極帶領全縣人民與日軍進行英勇的鬥爭。有一次日偽軍進武邑城搶掠之後,李松霄、孫森甫、牟海秀、李玉珩四人回城看望受難的老百姓,召開了民眾會。李松霄代表全縣同胞慰問受難的民眾,他登台演講,憤怒揭露敵人的罪行,提高民眾對抗戰必勝的信心。他演講的主要內容是“三個記住”、“兩條希望”,即:一要記住,日本鬼子發動的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一定要失敗;二要記住,我們是中國人,不要當偽軍,不要為敵人真心辦事。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齊心打鬼子。我們保家衛國打的是正義戰爭,一定會勝利;三要記住,我們出城是為了長期抗戰,在縣境內打游擊,和老百姓同生死,共患難。終有一天日本鬼子會被打倒,縣城會解放,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的。兩條希望:第一,希望大家要把眼光看遠一點,戰爭是長期的,要有勝利信心。第二,希望同胞們要幫助縣政府、縣大隊打擊敵人,軍民永遠一條心。民眾聽了很受感動。

李松霄平易近人,善於做民眾工作。他心胸寬闊,富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往往在遇到艱苦危機或重大挫折時,他總是循循善誘,予以啟發鼓勵。他主持大會能使會場活躍,他指揮大家唱革命歌曲,經常領唱的第一支歌是《大刀進行曲》。他打拍子也很風趣,常常引得大家發笑。1939年元旦,是游擊戰爭生活中的第一個節日,縣政府住在李小莊村一家大院裡。清晨,突然接到通知:有敵情。縣政府機關和縣大隊迅速到村西場地集合,等縣長講話。這時,老百姓有牽牲口的,背包袱的,抱孩子的,紛紛朝村外急走。大家也有點緊張,可李松霄表現得很沉著,和往常一樣,面帶笑容說:“同志們,日本鬼子給我們拜年來了,由縣大隊還禮,出發!”進入了交通溝,大家的腳步不由得加快。李松霄走在隊伍的後面,有時加快腳步往前走,和隊里的同志開兩句玩笑:“吃了餃子,應該走走,消化、消化。”一會又站住往後看看,等著後面的人跟上來,就這樣使大家不知不覺地到達了目的地。

李松霄作風儉樸,工作講實際,辦法多,在幹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1940年春,他被任命為五專署專員。1941年夏,李松霄赴太行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原期望通過深造,回來創造更多的成績,卻不幸在1942年5月太行山反“掃蕩”中英勇犧牲。

李松霄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帶領武邑縣和五分區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生。

2014年9月,被民政部評為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