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英[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東英[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東英[中國工程院院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東英(1920.12.14-),北京市人。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稀有金屬工業創始人之一。 1948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53年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副院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東英主持研究成功30餘種稀有金屬的生產方法,保證“兩彈一星”等軍工和大規模積體電路等尖端技術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鈦套用推廣工作,經濟效益顯著;並長期從事中國稀土的開發和套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並組織實施稀土微量元素用於農業生產實際的科學研究和套用推廣,獲得普遍增產、優質和抗逆效果。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編大型叢書《有色金屬進展》40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李東英 李東英

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4日,李東英出生於北京市。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獲理學士。

1949年至1951年,任瀋陽選礦劑工廠廠長,當時曾研究解決了生產固體黃藥(選礦捕收劑)的工藝和設備,該工藝和設備一直沿用至今。

1951年至1953年和1956年至1958年,曾兩次在蘇聯進修有色金屬選礦及稀有金屬冶金。

1953年至1979年,先後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原有色金屬綜合研究所)副院長、副總工程師、革委會副主任、總工程師和黨委副書記。

1972年,李東英率先提出並組織實施稀土微量元素用於農業生產實際的科學研究和套用推廣,獲得普遍增產、改善品質和提高抗逆性效果,使中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稀土農用的產業化。

1979年至1983年,任冶金工業部科技辦公室負責人。

1980年12月,中國稀土學會成立大會上,李東英當選為中國稀土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任秘書長,成為中國稀土學會的創始人之一。並於1981年成為全國稀土推廣套用領導小組成員。

19世紀80年代初,李東英受國家科委之命,領導制訂了國家的“材料技術政策”,主持編寫了《有色金屬進展》大型產業叢書。

1981年,國家科委批准建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稀土農用技術開發中心(全國稀土農用中心),李東英擔任理事長,主持了稀土農用科研、技術推廣、衛生毒理、稀土農用對環境影響等大量課題研究。多年來經全國各方的努力試驗和推廣,使稀土已成功地在農作物、經濟作物、蔬菜、水果、林業、牧草以及養殖業方面獲得廣泛套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983年,兼任全國稀土推廣套用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同時參與了鎢、錫、鋁等重要有色金屬行業開發方針和政策研究工作。

1983年至1985年,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常務董事、科技部主任。

1984年,中國稀土開發套用領導小組專家組成立,李東英作為中國稀土開發套用領導小組副組長兼任專家組組長。組織全國各方面稀土專家開展調研,先後五次組織編寫了《專家組調研報告》(共五卷),為中國主管部門制定稀土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1986年,先後受聘於江西省和甘肅省,為省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顧問。

1988年,受聘於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為稀土專家組(後歸國家計委領導)組長,國家計委稀土辦公室機關刊物《稀土信息》顧問。

1990年,李東英和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顧問徐馳聯名向中央領導提交了《贛南稀土工業考察報告》,提出了四點建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寶貴的離子型中重稀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1994年,受聘於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為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李東英向國家領導提交了題為“大力推廣稀土農用,促進農林牧業增產”的建議,促進了國家領導對稀土農用工作的重視。

2002年,李東英和周廉、王震西、才鴻年、張國成等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名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提交了“關於(在包頭)建設”中國稀土谷“的建議”。

2009年,89歲高齡的李東英擔任中國工程院“中國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的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顧問,為制定中國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的發展戰略和相關政策建言獻策。

人物成就

科研成果

李東英是中國稀有金屬工業創始人之一。他主持研究成功鈦、鋯、鉿、鋰、鈹、鉭、鈮等30餘種稀有金屬的生產方法,保證“兩彈一星”等軍工和大規模積體電路等尖端技術所急需的新材料;主持鈦套用推廣工作,經濟效益顯著;並長期從事中國稀土的開發和套用的科技工作;率先提出並組織實施稀土微量元素用於農業生產實際的科學研究和套用推廣,獲得普遍增產、優質和抗逆效果。

•開創中國稀有金屬工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只能生產8種有色金屬。到1957年,中國也僅能生產22種有色金屬,還有40多種稀有 金屬不能生產,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中國人有能力、有信心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走自己的道路。”抱著這樣的決心,身為當時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以下簡稱有研總院)技術部門領導者和學科帶頭人的李東英,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屬主流程為主、系統開發中國稀有金屬工業的技術路線。他親自組織領導建立了稀土、半導體材料、稀有金屬加工和真空冶金、高純元素分析等研究領域和相應的課題組織以及與之配套的專用設備設計、製造研究室,並相繼研製出一批屬國內首創的真空冶金設備。到1962年年底,他們全部解決了過去不能生產的幾十種稀有金屬工業生產方法,並開始在中國內地籌建稀有金屬冶煉廠、稀有金屬合金加工廠和半導體等新材料生產基地。“要發展國防和尖端技術,就要有新材料。”李東英一直倡導材料研究要走在軍工需要的前面。在他的主持下,有研總院開發出半導體純的多晶矽、鈦合金、高純鋰等新材料,為“兩彈一星”、大規模積體電路等國防尖端技術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率先提出稀土農用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稀土元素的套用主要是在鋼鐵、石油化工和玻璃陶瓷等領域,而對其他領域的套用尚未開展。李東英借鑑前蘇聯的一些經驗,主張中國稀土資源的大量開發須立足於開拓量大面廣的套用領域。1972年,李東英首先倡導開展稀土農用的科學研究,他在有研總院燕郊幹校的麥田和棉田裡,進行了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獲得顯著增產,並取得了優質和抗逆的效果。經過對作物果實的高純分析,證明稀土元素沒有進入其果實,從而取得配套技術和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由於涉及學科領域的多樣性和艱巨性,稀土農用需要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李東英回憶說,在國家科委、計委、經委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975年成立了全國稀土套用推廣領導小組,隨後成立稀土農用中心,1988年又成立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組織在國內開展稀土農用跨地區、跨部門、多學科聯合攻關,並在全國大面積示範和推廣套用。20世紀90年代初,稀土在種植業上的套用已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並向林業、牧業、養殖業發展擴大,累計獲經濟效益近百億元,使中國在此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

•參與國家技術政策制定

李東英不僅是一位不知疲倦的開拓者,也是協助領導作出決策的智囊人物。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曾協助時任副總理方毅組織並親自參與攀枝花、包頭、金川三大資源綜合利用方案的研究制定和中國鎢、錫、鋁業科技開發政策研究,在充分利用中國金屬礦產資源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由於長期從事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對國內外科技發展現狀和動向有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再加上知識面廣、肯鑽研、敢創新,李東英主持制定了將技術、經濟、政策融於一體的《中國技術政策》材料工業部分,分別提出了材料工業11個方面50條技術政策、有色金屬工業10個方面50條技術政策,並組織參與了全國科技長遠規劃有色金屬部分的前期研究工作。

論文著作

•專業著作

礦產與能源卷 礦產與能源卷

《礦產與能源卷:東北地區礦產與能源工業用水對策和可持續發展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07年)

《西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工礦卷 》( 科學出版社 2004年)

•期刊論文

《LSG-LET對石材文物的改性防護研究》( 2005年 02期 石材)

《常壓蒸餾裝置提高輕質油收率的有效技術》( 2005年 35卷 12期 煉油技術與工程)

《片狀納米氧化鋅單晶的製備和表征 李東英》( 2004年 33卷 01期 人工晶體學報)

《均勻沉澱法製備納米氧化鋅和片狀氧化鋅粉體》( 2003年 30卷 03期 雲南化工)

《SG、ET防護劑在石材表面成膜的研究》( 2002年 11期 石材)

《我國的鈦工業》(2000年 03期 有色冶煉)

《我國稀土資源與生產以及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概況》( 1983年 02期 中國稀土學報)

社會任職

曾任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首席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中國稀土學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分會顧問、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和“中國銅發展中心”名譽理事長等。

獲獎記錄

1987年,“中國十二個重要領域技術政策的研究”項目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89年,“1986~2000年中國科技長遠規劃前期研究”項目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人物評價

多年來,李東英不知疲倦,從不停歇。他領導全國有色金屬的技術力量組建了38個科技協作組,對國家一些重大科技決策和科技攻關發揮了重要作用。 (光明日報)

我用”最美不過夕陽紅“這句話為東英院士賀壽,絕沒有半點”老有所成“的意思。作為我國稀土和稀有金屬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巨大貢獻決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我之所以要引用這句話,完全是為他那種雖已年過8旬仍然精神煥發、滿腔熱情的敬業精神所嘆服,所感動。 (國務院稀土辦 竇學宏 )

提起一輩子醉心的鈦,李老興致盎然,思維敏捷,妙語連珠,透著一種科學工作者特有的深沉和睿智。 ( 《鈦工業進展》 曹祥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