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和

李東和

李東和,安徽黃山休寧人,工作於安徽大學商學院。 2011—,安徽大學商學院旅遊管理系,博士、教授、系主任、MTA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2007—2011,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博士、副教授,2008年起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4—2007,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講師;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9—2004,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講師。

1996—1999,西北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2—1996,安徽師範大學地理系,地理教育本科。

各方面評價

1、教學方面

(1)課堂教學:工作以來,承擔多個班級的旅遊地理學、旅遊經濟學和旅遊規劃學等課程的講授工作,授課學時近1000學時(附屬檔案1)。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在教學中引入學科最新前沿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意識。在安徽大學旅遊管理本科班的旅遊地理學課程教學中,每周課後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義務開展學生研讀英文旅遊管理相關文獻活動,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學習英文論文,然後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做英文論文的講解,引導全班同學就每組講解的內容進行討論。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英文論文的意識,引導學生了解學科前沿,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學術報告的形式和規範,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得到學生的好評和支持。歷年來,教學質量考核一直優秀,比如,2004-2005第二學期旅遊地理學學生測評分數為96.15分,2005-2006第一學期旅遊地理學總評90.90分,2005-2006第二學期旅遊地理學學生考核90.12分。

(2)本科生及碩士生導師:工作以來,擔任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導師,總共指導學生51人。在擔任本科生導師工作中,兢兢業業,定期召開針對指導學生的交流會,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就業、深造方面的想法和困難,做到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學生打成一片,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指導的學生有多人考取碩士研究生,多人考取公務員,其他同學也都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在所在班級名列前茅。2008年,開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以及旅遊管理碩士研究生旅遊資源與文化專業課程的教學。

(3)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以來,總共指導旅遊管理本科生畢業論文47篇。在指導畢業論文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識和學術規範,要求所有畢業論文必須撰寫相當篇幅的文獻綜述。2006年上半年,在整個論文指導過程中,與2002級旅遊管理本科班和2004級旅遊管理專升本班12名學生總計來往電子郵件200封左右,同時每個學生面對面指導不少於3次,從選題到收集資料、撰寫、格式等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細緻的指導。經過努力,畢業論文指導取得良好的效果,所指導的論文多篇獲得優秀,優秀率在班級也名列前茅。

(4)社會實踐指導:擔任相關班級的畢業實習指導老師之一,在實習工作中及時了解學生實習的困難和進展情況,受到學生和實習單位的好評,在與其他老師共同努力下,所有學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2005年指導的我系學生參加安徽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進入學校最後決賽;2006年指導我院學生參加第二屆“挑戰杯”合肥鍛壓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獲銀獎;2006年擔任安徽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團隊(黃山旅遊發展調研)指導老師,獲優秀團隊稱號。

(5)專業思想教育:參與院系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和專業學習指導工作。主持2006級本科新生入學典禮,對新生進行了旅遊管理專業思想教育;在2006年全院畢業典禮上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受到大家的好評;2006年在我系科研會議上,為全系研究生做了關於科研選題、論文撰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等方面的專題報告,受到相關領導和學生的稱讚。

2、科研方面學高才能為師,要教好書,首先自己需要不斷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為了使自己能成為旅遊管理專業的一名優秀教師,經過努力,2004年考取南京大學旅遊地理與旅遊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繼續深造,現已如期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與此同時,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撰寫旅遊學術論文,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參與了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學術論文(附屬檔案2),為做好一名優秀的旅遊專業教師奠定了堅實的業務基礎。科研工作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將學科的最新發展情況、學術研究成果介紹給學生,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眼界開闊。

3、教學獲獎和社會工作方面

經過努力,教學工作多次受到表彰:

1、在學校的期中、期末教學檢查的課堂教學、考試試卷檢查評估等環節中,獲教務處通報表揚兩次,院系表揚多次;

2、2004年7月,榮獲安徽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3、2004年,指導我系學生參加安徽大學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榮獲三等獎;

4、2005年6月被評為安徽大學教學優秀獎二等獎。

5、2005年,指導的我系學生參加安徽大學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進入學校最後決賽;

6、2006年,獲得安徽大學2006年度吳文叔獎教金。

7、2006年,參加安徽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學院二等獎、學校三等獎。

8、2006年擔任安徽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團隊(黃山旅遊發展調研)指導老師,獲優秀團隊稱號。

9、2006年指導我院學生參加第二屆“挑戰杯”合肥鍛壓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獲銀獎。

社會兼職情況:

1、受聘擔任多屆全國導遊資格考試(安徽考區)面試評審,參與導遊考試命題。

2、安徽省旅遊學會會員。

3、2006年,受聘為2006“萬景杯”中國(安徽)中東部旅遊交易會暨安徽旅遊產業創業技能比拼大會――“太平國大杯”安徽省導遊電視大賽裁判。

4、學生評價

多年的努力,換來學生的積極評價,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良師益友,自己也倍感欣慰。以下是我系一位低年級同學與一位高年級同學在qq上的聊天記錄,後來這位高年級的同學轉發給我的,看到學生這樣評價自己,我感覺作為一名旅遊專業教師的自豪,也藉此結束我自己的介紹:

“昨晚準備對你發表一下感慨,李東和老師,真的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聽他講話真的很受鼓舞,當我們覺得我們是在大學校園裡莫名其妙地忙碌的時候,他好像用一種異樣的方式在牽引著我們。呵呵,雖然他上的地理學知識有時聽起來比較枯燥,我甚至會打瞌睡的,可真的是喜歡上他的課,是因為能受到他的思想的引導和薰陶吧。他從不發火,可是我們尊重他,他從內心裡對學生負責,是一種看不見,也沒有人會來檢查的負責。他給我們的感覺是以一種嚴格的學術研究的眼光來要求我們,讓我們覺得我們也很重要,也能,也應該做一些更深的學習和研究;可是他又很寬容,當我們做不好的時候,他又會鼓勵我們,說這是開始,沒關係。整體感覺就是:第一,他重視學生的發展,相信只要努力,我們都會有收穫;第二,他寬容我們暫時的無知。真的是好老師,可是我們經常讓他失望。呵呵,隨便侃了一下我的感想。”

主要科研經歷、學術論文

一、主要科研經歷(按時間順序)

1、參與《安徽省肥西縣三河鎮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

2、主持省教育廳項目《“兩山一湖”旅遊區生態旅遊開發研究》;

3、參與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黃山市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4、參與《安徽省廣德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

5、主持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資助計畫項目《基於客戶關係管理旅遊智慧型建議系統研究》;

6、參加《江蘇沿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

7、參加建設部項目《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及保護措施研究》;

8、參加建設部項目《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編制導則》;

9、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旅遊/遊憩流的空間分布模式及空間效應研究》;

10、參加《安慶市宜秀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11、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黃山旅遊經濟開發研究》;

12、參加江蘇省旅遊資源普查工作;

13、參加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基於遊客體驗的安徽旅遊資源分區最佳化開發戰略研究》;

14、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旅遊業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問題研究》。

15、主持編制《黃山市鄉村旅遊總體規劃》

16、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我國低碳旅遊景區建設研究”

二、主要學術論文(按時間順序)

1、國際生態旅遊市場分析.旅遊學刊,1999,14(1);

2、論生態旅遊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15(2);

3、黃山市生態旅遊開發的初步研究.經濟地理,1999, 19(5);

4、旅遊經濟在“富民強省”戰略中的作用.安徽日報(理論版),2001年8月9日;

5、推進旅遊投資主體多元化.安徽日報(理論版),2003年5月6日;

6、旅遊業發展對目的地社會影響評價研究-以安徽省黃山市為例.黃山學院學報,2003(1);

7、區域旅遊業發展中目的地居民參與問題研究.人文地理,2004,19(3);

8、打造合肥旅遊經濟的南擴扇面.安徽日報(理論版),2004年3月19日;

9、旅遊罩:類型、形成機制及其對旅遊業發展的啟示,旅遊學刊,2006,21(2);

10、基於“以人為本”思想的城市遊憩公園解說系統規劃初探――以合肥市逍遙津公園為例,人文地理,2006,21(3);

11、蘇州水鄉古鎮旅遊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鄉古鎮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7, 26(2);

12、基於旅遊地居民感知和態度的旅遊影響空間分異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鎮為例.地理科學,2007,27(4);

13、旅遊資源非優大城市旅遊業空間拓展戰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為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