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實

李文實(1914-2004),出生於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都公社甘都街。1945年畢業於成都齊魯大學,1950年5月至1951年6月在上海誠明文學院中文系任教授,1951年至1979年4月在香日德農場工作,1979年5月至1990年8月在青海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任教,曾先後任第六屆、第七屆青海省政協委員。1990年9月退休,2004年3月8日在化隆甘都逝世,享年9l歲。

基本信息

作品與獎項

李文實先生師從顧頡剛大師,先後承擔青海民院漢語言文學系本科生中國文學史、少語系碩士研究生中國古典文學課程及輔導講座,並編寫了幾十萬字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輔導講話》《中國史籍舉要》《詩經》《楚辭》等講稿。特別是對西北的歷史、文化、地理、風俗的考察和對青海地方史志的整理編纂做出了突出貢獻。自1980年以來,先後在《青海社會科學》《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讀〈青海地方史略〉瑣議》《再談〈青海地方史略〉》《青海地方史札記》《吐谷渾族與吐谷渾國》《有關吐谷渾歷史上幾個問題的探討》《西陲古地甄微》《黃河九曲新考》等著作、論文。其中,《西寧府新志與楊應琚》一文,獲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西陲古地與羌藏文化》獲青海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85年獲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統戰部頒發的青海民族問題五種叢書榮譽獎,1986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人生履歷

解放初期,李文實先生在上海誠明文學院師從顧頡剛先生,投入到了西北古史地課題的研究。顧先生對自己的弟子的研究課題深以為許,鼓勵文實先生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只要開好頭』以後便會做深入的研究。”顯然,這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科研課題。顧先生對自己這位悟性極高,又勤奮好學的弟子寄予了厚望。不料,正當李文實先生剛剛投入此項研究時,大禍臨頭。1951年,先生被誣入獄,並很快從上海押解到了青海,由此開始了長達30年的牢獄生活。李文實先生一介書生,求告無門,30多歲的大好年華,就在天蒼蒼,野茫茫的寒苦之地度過,吃盡“煉獄”之苦。學術生涯的終結,這對於一位年富力強,有抱負、有才華以學術研究為旨趣的學者而言,比任何皮肉之苦都難以忍受。

李文實先生出獄後,正值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小平同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青海民族學院領導求賢若渴,在全面了解了李先生的情況後,深為先生才華被埋沒而惋惜。於是妥善安排了李先生的生活,使之儘快重返他熱愛卻久違了的學術崗位,繼續他中斷了30年的西北古地文化的研究,並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對此,李文實先生以全身心的投入予以回報。

李先生雖經長年監禁之磨難,然他精神上沒有絲毫的沮喪、萎靡,先生目光坦然而剛毅,為人極其謙虛隨和。凡跟他打過交道的人,無不被他的剛毅所打動。他說:“人稱我是‘出土文物’,那就盡其用吧!”的確,在眾人眼中,先生是“有求必應”的仁者。李先生之課餘,請教的人接踵而至,有前來探討問題的,有來請他甄別地名或請教修地方史的,先生有問必答,答而有據,記憶力好得驚人,尤其對古籍文獻學、目錄學、古代歷史地理學以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等方面,有著極其淵博的知識,先生給研究生開文獻課,只拿了薄薄的幾頁提綱上課,但講起相關的文獻,如數家珍,滔滔不絕,聽課者無不嘖嘖稱奇。而向先生請教問題時,他總是用和他人討論的口吻,從不強加於人,即使對方是剛出校門的年輕教師,他總以“您”相稱;給人寫信落款總寫“李文實上”。青年學子給先生呈上論文,他都會仔細閱讀並以工整的毛筆字寫上自己的意見與建議,有時還給寫出一些相關的書目以供參考。先生之德,感人至深。

李文實先生過人之處,在其學術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得益於自幼熟悉並精通早陲邊地的多種少數民族語言、深厚的國學根基以及對西部的實地考察。他以嚴謹的求實態度,重新考證那些沿襲已久,甚至奉為權威的有關西部古地名的解釋。他不惟書,不惟名人言,不惟權威,惟求真理。

生不僅勤於文獻古籍之研究,更不顧年事已高,利用去各地講學之便,跡行實地考察。像李先生寫的《隋煬帝西巡道路中幾個地名的考實》,對其中《隋書》中涉及地名、路線的失誤作了補正與糾錯,得.出了翔實、可靠的結論。先生多年來走過青海、甘肅的不少地方,對古籍中相關的記載,或梳理或澄清、或考證,剔誤糾訛,無不具有開創意義。

李先生的一生,雖說辱重榮薄,辛酸多於歡樂,可先生從不言勞,從不抱怨,從不敷衍。也絕少向人提及自己所蒙受的冤屈。先生何以有如此的胸襟氣象?這源自李先生深厚的學識修養,以及他對世事人物的洞察力;這源自他在長期的人生顛簸中養成的人格魅力;他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有形無形的桎梏,真所謂“海闊天空氣象,風光霽月襟懷”,這也是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精神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